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姚

作品数:52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易激综合征
  • 16篇综合征
  • 16篇肠易激
  • 16篇肠易激综合征
  • 13篇便秘
  • 13篇便秘型
  • 13篇便秘型肠易激...
  • 12篇降浊
  • 12篇降浊方
  • 11篇中药
  • 10篇浊毒
  • 9篇胆囊
  • 9篇中医
  • 7篇息肉
  • 6篇胆囊息肉
  • 5篇药疗
  • 5篇药疗法
  • 5篇疗效
  • 5篇慢性
  • 5篇化瘀

机构

  • 37篇河北省中医院
  • 30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河北省卫生厅
  • 1篇河北省农业厅

作者

  • 52篇杜姚
  • 46篇杨倩
  • 30篇郭子敬
  • 24篇张云凤
  • 16篇邱贝
  • 13篇李博林
  • 8篇王小天
  • 4篇刘建平
  • 3篇李佃贵
  • 3篇郎晓猛
  • 3篇李鹏
  • 3篇王苏霞
  • 3篇赵丹阳
  • 3篇孙士江
  • 3篇霍东杰
  • 2篇张娜
  • 2篇景璇
  • 2篇徐伟超
  • 2篇赵宝玉
  • 2篇高雪亮

传媒

  • 7篇河北中医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河北中医药学...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四川中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办公室业务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14篇2015
  • 3篇201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本研究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0只SPF级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N)、模型组(M)、美沙拉嗪组(MS)及化浊解毒方高(HZJD-H)、中(HZJD-M)、低(HZJD-L)剂量组,除N组外均采用2.5%DSS溶液复制UC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N组正常饲养,MS组予美沙拉嗪混悬液0.52g·kg^(-1)·d^(-1)灌胃,HZJD-L、HZJD-M、HZJD-H组剂量分别予化浊解毒方混悬液12.5、25、50g·kg^(-1)·d^(-1)灌胃,M组予0.9%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治疗14d。处死小鼠后,进行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组织病理学(histopathology score,HS)评分,透射电镜观察结肠黏膜组织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的MKK6、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p38MAPK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12、IL-2的含量。结果:HE染色可见各治疗组UC小鼠结肠黏膜病理表现均有改善。透射电镜结果可见各治疗组小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与N组比较,M组小鼠结肠组织中HS评分、MKK6、p38、p-p38/p38蛋白表达增高,血清IL-12含量增高,血清IL-2含量降低(P<0.05);与M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中HS评分、MKK6、p38、p-p38/p38蛋白表达均降低,血清IL-12含量降低,血清IL-2含量增高(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能够改善UC小鼠一般情况、组织病理状态及细胞超微结构,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缓解炎症状态有关。
程祎睿王艺灿刘墨熙萱张浩锋刘紫薇郭榆西贾雪梅杜姚杨倩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P38MAPK化浊解毒方
益髓补肾方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益髓补肾方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益髓补肾方组及对照组,各50例,益髓补肾方组在围化疗期给予益髓补肾方+化疗治疗,对照组在围化疗期给予单纯化疗,在一疗程的化疗结束后以问卷形式行生活质量的评估,共计4个疗程。结果:益髓补肾方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44.00%/30.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0.00%/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益髓补肾方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量表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六个单项测量项目除经济困难外,益髓补肾方组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髓补肾方联合化疗治疗HM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推广。
王苏霞杨倩杜姚郭子敬霍东杰解朋云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化疗生活质量
麻枳降浊方对便秘型肠易激大鼠肠组织中5-HT、MC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麻枳降浊方干预前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组织中5-羟色胺(5-HT)及肥大细胞(MC)水平,探讨该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麻枳降浊方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大鼠正常饲养,不限食水,除正常组外各组均通过冰水灌胃法建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阳性药物组给予西沙必利3.6 mg/(kg·d)灌胃,麻枳降浊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麻枳降浊方颗粒剂25.2 g/(kg·d)、12.6 g/(kg·d)、6.3g/(kg·d)灌胃,模型组给予常温蒸馏水灌胃。肉眼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灌胃14 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肠道组织中5-HT表达水平,甲苯胺蓝改良法染色后观察大鼠肠道组织内MC计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好转,肠道组织中5-H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MC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麻枳降浊方可能通过降低肠道组织中5-HT的表达、减少MC的数量,从而改善肠道敏感性及动力异常,起到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
杨倩刘建平郎晓猛邱贝杜姚郭子敬张云凤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5-HT
一种防治结直肠腺瘤复发及癌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结直肠腺瘤复发及癌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包括麸炒苍术、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太子参、醋莪术、佛手和地锦草,具有化浊解毒、消癥散结的功效,能够有效预防结...
杨倩杜姚邱贝郭子敬才艳茹杜朋丽柳亚杰王雨鸽
应用浊毒理论论治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糖尿病胃轻瘫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早饱、恶心、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等症状,发病率较高,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中医学中没有“糖尿病胃轻瘫”这一病名,其属于中医学腹痛、痞满、呕吐、纳呆等范畴,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结合“浊毒理论”遣方用药,往往能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近年来应用浊毒理论论治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杨倩张云凤郭子敬杜姚张娜李鹏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浊毒理论辨证论治上腹部胀满食欲不振
麻枳降浊方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麻枳降浊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成药对照组、麻枳降浊方组5组,观察大鼠结肠及回盲部肠组织中肥大细胞(MC)的数量以及小肠黏膜组织中P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MC计数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显著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各治疗组显著增多(P<0.05);各治疗组间对比计数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P物质含量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显著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各治疗组显著减少(P<0.05),各治疗组间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麻枳降浊方减少IBS-C大鼠肠道MC数量,调整胃肠激素分泌释放,增加黏膜P物质的含量,而调节IBS-C大鼠的肠运动功能。
杨倩郭子敬王小天杜姚邱贝张云凤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肥大细胞P物质
麻枳降浊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组织中间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通过冰水灌胃法建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C)大鼠模型,对IBS-C大鼠采用中药麻枳降浊方进行治疗,对大...
杜姚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AJAL间质细胞
文献传递
“脾虚浊毒”理论与内质网应激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性探讨
2025年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疑难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癌变率较高,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活健康。目前U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可能与炎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肠道菌群失调等机制有关。近年来内质网应激成为UC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内质网应激过程导致UC发病的过程与“脾虚浊毒”引起UC的过程相契合。笔者认为“脾虚浊毒”是UC发病的关键病机,内质网应激则为“脾虚浊毒”的微观体现。中医药防治UC由来已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脾虚浊毒”理论与内质网应激角度探讨UC的病因病机,将中医理论基础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UC提供新思路和突破点。
刘秋华李晓静马益彬贾雪梅赵丹阳郭榆西王杰杜姚才艳茹杨倩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溃疡性结肠炎
杨倩教授散结通络法治疗胆囊息肉经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胆囊息肉样病变随着体检项目的普及,以及现代人体质的改变,发病率在逐年上升,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胆囊息肉样变的中医治疗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及认可。研究分析杨倩教授在临床治疗胆囊息肉样变的用药规律及辨证分型,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及思路。
杜姚高雪亮张云凤王辉赵丹阳谷诺诺杜朋丽杨倩
关键词:胆囊息肉胁痛胆胀疏肝利胆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组织中5-HT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观察麻枳降浊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组织5-HT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成药组和中药组,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西沙比利、复方芦荟胶囊、麻枳降浊方,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各组大鼠正常饲养,不限食水。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肠组织病理学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肠组织中5-HT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小肠推进比明显增高(P<0.05),且肠道各组织5-H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麻枳降浊方可能通过降低肠道各组织中5-HT的表达,从而改善肠道敏感性及动力异常,发挥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大鼠的治疗作用。
杨倩邱贝马赟郭子敬杜姚张云凤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5-HT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