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冬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指掌侧固有动脉蒂骨膜瓣转移修复指骨骨不连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为设计指掌侧固有动脉蒂近节指骨骨膜瓣转移修复指骨骨不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7例手部标本逐层解剖观察指骨骨膜动脉的来源与分布,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指掌侧固有动脉在近、中节指骨每侧均发出两条较为恒定的骨膜支,骨膜血管向对侧走行与对侧骨膜支相互吻合成网状,并与肌腱筋膜血管形成交通支,血运丰富。近节指骨近端骨膜支(除拇指外)外径为:(0.54±0.07)mm,如旋转点定在中节指骨基底部,近端骨膜支到旋转点距离(31.83±4.24)mm,旋转点到指端距离(36.00±3.88)mm。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蒂近节指骨骨膜瓣逆行转移是修复手指中、远节指骨骨不连的理想方法。
- 杜冬侯致典焦阳庄永清
- 关键词:指掌侧固有动脉指骨骨膜瓣
- 深圳市体检人群结肠镜机会性筛查结直肠癌的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体检人群中采用结肠镜机会性筛查结直肠癌(CR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体检科采用直肠镜检查筛查CRC的220例健康成年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CRC的危险因素,对确定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最佳分界点。结果 220例结肠镜筛查,结直肠息肉47例,腺瘤35例,阳性率为37.3%。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为结肠息肉或腺瘤的危险因素(P=0.021,OR值为1.042,95%可信区间1.006~1.080),ROC曲线确定最佳分界点为40.5岁(敏感度为95.1%,特异度为28.3%)。结论结肠息肉和腺瘤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年龄为危险因素之一,采用无创价廉的手段在40岁以上人群中进行CRC筛查十分必要。
- 焦月新张爱英林小兰杜冬吴伟晴龚静山
- 关键词: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结肠镜
- 一种新的锤状指分型与相应治疗方法的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分析目前锤状指的各种临床分型,提出不同的分型观点,并根据不同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方法在以往分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临床分型,并在术前根据不同分型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从2009年2月一2013年12月,对58例锤状指畸形的病人进行治疗,其中保守治疗20例,成功6例,另14例二期行手术治疗。52例手术病人根据新的临床分型分别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其中微型锚钉固定36例,可抽出钢丝固定4例,单枚螺钉固定3例,直接缝合6例,关节融合3例。结果术后随访4—30个月,按照Patel的疗效评价体系,其中优28例,良21例,中6例,差3例,优良率84.4%,疗效满意。结论根据病史及影像学资料,术前即可确定锤状指的临床分型,并明确手术方式,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临床病例证实新的分型具有可行性,且临床评价满意。
- 杜冬庄永青傅小宽付强方锡池
- 关键词:锤状指微型锚钉
- 下肢隐股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下肢大隐静脉-股动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上肢血管耗竭的尿毒症患者,通过大隐静脉-股浅动脉内瘘成形术建立下肢血液透析通路,将大隐静脉转位前置与收肌管上方的股浅动脉端侧吻合,最大限度地保留血管通路的长度,术后随访9~38个月,通过观察瘘管通畅率,内瘘血流量,可供穿刺的血管长度等指标来评价该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4例因血栓形成致内瘘失功,1例于术后7个月死于脑出血,其余10例下肢隐股动静脉内瘘都能长期保持通畅,血流量能够满足透析所用,并发症经过临床干预都能使瘘管恢复功能用于穿刺透析。结论针对因各种原因无法在上肢建立血液通路的病例,通过下肢大隐静脉-股浅动脉造瘘建立长期有效的血液透析通路,可以作为传统方法的重要补充,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持久的血液透析通路。
- 付强王康杜冬郭晓静郭宝春谭周勇郭泉
- 关键词:血液透析下肢
- 端端吻合术和端侧吻合术在桡动脉-头静脉造瘘术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比较端端吻合术(ETEa)和端侧吻合术(ETSa)在桡动脉-头静脉造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7月,共收治需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80例,均行前臂远端或腕部动静脉造瘘术,其中端端吻合90例,端侧吻合90例;术后均随访12个月,分别观察早期血栓形成(2周内)、迟发性血栓形成、吻合口狭窄、盗血综合征等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通畅率。结果术后12个月,端端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端侧吻合(P〈0.05),早期血栓的发生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侧吻合术后无1例出现盗血综合征,术后1年通畅率显著高于端端吻合术(P〈0.05)。结论端侧吻合在术后并发症和初期通畅率方面均优于端端吻合,在肢体远端行自体动静脉造瘘端侧吻合术是较好的选择。
- 付强庄永青傅小宽杜冬
- 关键词:端端吻合端侧吻合动-静脉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