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克磊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闪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候特征分析
  • 1篇卫星
  • 1篇拉尼娜
  • 1篇雷电
  • 1篇雷电特征
  • 1篇厄尔尼诺

机构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作者

  • 2篇杜克磊
  • 2篇周筠珺
  • 1篇孙凌

传媒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河南地闪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华北电网的多个DF站点所取得的闪电定位资料,对河南省地闪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河南省地闪绝大多数为负闪,正负闪之比约为1/13.地闪峰值电流强度以7,8月为最小,其中负闪峰值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4~24(KA),而正闪的则要高很多.多数正闪有一次以上的回击,而多数负闪有两次以上的回击.负闪频次有两个极大值(在4,8月),正闪频次有3个极大值(在4,6、11月).正负地闪出现的高频时间不同.但低频时间几乎相同.在总地闪较少的月份正闪百分比较大,而总地闪较多的月份正闪百分比较小.地闪在河南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
杜克磊周筠珺
关键词:地闪
我国中部地貌过渡带的雷电特征被引量:10
2008年
我国中部地貌过渡地区地势复杂,是雷电灾害多发区之一,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地区雷电的特征,根据卫星的总闪和地面的地闪定位数据资料,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讨论了总闪与地闪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总闪多年平均分布是西北较少,而东南较多;年总闪数出现极大值的年份恰好是拉尼娜现象强盛年份,或者是弱的厄尔尼诺年;而总闪最小的极小值则出现在ElNio的最强盛年份;地闪的增加往往出现在极易形成不稳定层结的地貌过渡带的核心区域;正负地闪比例与北方有较大差异,而更接近于南方;多数的正负地闪只有一次回击;地面的地闪与卫星的总闪资料在5~9月份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周筠珺杜克磊孙凌
关键词:雷电地闪卫星厄尔尼诺拉尼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