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岩
- 作品数:37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感染的分析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细小病毒B19检测:采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盒购自华美工程公司,其余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42例ITP患者进行了巨细胞病毒抗体的检测,其中5例阳性,阳性率为12%,62例ITP患者进行了EB病毒抗体的检测,其中6例阳性,阳性率为10%,70例患者进行了细小病毒B19的检测,其中30例阳性,阳性率约为43%。30例ITP患者进行了单疱病毒Ⅰ型及Ⅱ型抗体的检测,阳性率为27%,其中单疱病毒Ⅰ型抗体阳性者为7例,1例为单疱病毒Ⅱ型抗体阳性。30例ITP患者进行了风疹病毒抗体的检测,其中8例阳性,阳性率为27%。42例ITP患者进行了甲、乙、丙、戊肝炎抗体的检测,其中15例阳性,包括:抗HBsAg(+)及抗HBc(+)4例,11例为抗HBsAg(+)、抗HBc(+)及抗HBe(+),阳性率为36%,另外,43例ITP患者进行了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其中7例阳性,阳性率为16%。结论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可能与多种病毒感染有关。
- 张宝荣王欣解丽娟张美玉姜丽华刘嫣贾万英李静岩乔丽津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儿童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1999年
- 贾万英李静岩乔丽津王琦
- 关键词:白血病药物疗法G-CSF
- 儿童真菌感染15例临床分析
- 目的:提高对儿科临床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例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岁~13岁,平均7.4岁;12例存在基础疾病(急性白血病4例,郎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 乔丽津贾万英李静岩
- 文献传递
- 胎头衔接与分娩关系的初探
- 1991年
- 本文讨论了300例足月头位初产妇临产前胎头衔接与否与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提示,临产前胎头未衔接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显著升高(P<0.05),而胎头衔接与否与胎儿体重大小及产程时间三者无明显关系。讨论了未衔接组剖宫产的首要原因为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医生应提高对临产前胎头未衔接的高度重视,恰当处理以减少围产儿死亡率。
- 于爱萍李静岩孔繁斗沙敏
- 关键词:胎头衔接分娩
- 七年间围产儿死亡情况报告被引量:1
- 1999年
- 齐岩李静岩
- 关键词:围产儿死因死胎
-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20例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认识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方法 回顾分析2 0例临床病例。结果 本组2 0例均经淋巴结活检确诊SNL ;发病以学龄儿为主,男女之比2 :3;均有发热、淋巴结大,白细胞减少,进而行淋巴结活检确诊;2 0例均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随访结果1例于1年后复发,1例于2年后出现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结论 1 儿童SNL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2 对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大者,除进行相关化验检查外,应尽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3 SNL是自限性疾病,预后多良好,亦有复发,少数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 李静岩贾万英乔丽津刘嫣张美玉姜丽华
- 关键词: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皮质激素治疗不明原因发热自限性疾病其他疾病化验检查
- CT检查在儿童白血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对5例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平片及胸部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可能的早期诊断的方法。结果1例胸部平片表现无异常,而CT显示两肺细线状和网状影像。其余4例胸部平片表现异常,同期CT显示双侧肺叶病灶数目和范围均有所增多,主要为小叶间隔和小叶内间质增厚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结论PCP患儿最初X线平片可显示正常,而CT改变的出现早于X线平片。胸部CT检查在白血病合并PCP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贾万英乔丽津李静岩李欣
- 关键词:卡氏肺囊虫肺炎急性白血病儿童
-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关临床特点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5例IT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男:女=1.43,中位年龄31个月,2岁以下占47.06%;急性型占91.37%,慢性型占8.63%。2、47.84%有前驱感染病史,31.76%在发病前1~4周有预防接种史。3、病原学检查阳性率73.81%,其中HPVB1945.24%。4、预防接种疫苗中乙肝疫苗34.57%,百白破疫苗24.69%,麻疹疫苗8.64%。5、临床表现94.12%以轻、中度皮肤粘膜出血为主,重度出血仅占5.88%。6、就诊时血小板数量:平均22.47×10^9/L,≤20×10^9/L占56.47%。7、骨髓常规涂片巨核细胞总数增多的占77.06%,分类中成熟无血小板产生的巨核细胞数〉原始幼稚巨核细胞数〉成熟有血小板产生的巨核细胞数〉裸核巨核细胞数。8、给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97.42%血小板在2周内达正常,复发率4.29%。9、疫苗相关ITP的中位年龄6月,就诊时平均血小板数量22.3×10^9/L,95.06%患儿为轻中度出血;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者占75.68%;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为85.71%,其中HPVB19占64.29%;93.83%患儿治疗后平均4.90天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复发率3.7%。结论1、小儿ITP患者大多数为急性型,预后良好。2、病毒感染与小儿ITP关系密切,HPVB19在小儿ITP发病中有重要意义。3、疫苗相关的ITP发生率高于以往报道,除发病年龄小外临床特点与其他ITP相似,相关疫苗中以乙肝、百白破疫苗多见,应引起注意。4、HPV B19阳性患儿临床特点与一般ITP大致相同。5、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小儿ITP疗效显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有严重出血或血小板极低的患儿止血效果明显,可以避免血小板输注和相关死亡的发生。
- 乔丽津贾万英李静岩刘嫣王欣解丽娟姜丽华张美玉张宝荣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儿
-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分析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以及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方案中关于MDS的最新分型标准对1980年1月至2005年2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6例儿童MDS患者进行重新分型,对患儿临床表现、临床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部分患儿进行随访以观察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部分患者于短期内迅速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绝大多数患者于诊断1年左右死亡,临床预后差。结论儿童MDS患者病程预后与成人患者明显不同,病情进展迅速,临床预后欠佳,应进一步加强对此类患者的临床重视与研究。
- 陈森贾万英李静岩张美玉姜丽华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儿童白血病
- 伴细小病毒B_(19)感染的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张宝荣王琦贾万英李静岩杨洪江
- 关键词:紫癜血小板减少ITP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