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猪源乳酸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产酸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试验旨在分离、筛选出具有强抗逆性、产酸能力强的同源菌株。从28日龄断奶健康仔猪粪便分离得到30株乳酸菌,应用体外筛选法,筛选出在pH值2.5处理2h后的菌株13株;将此13株菌株通过浓度为0.2%胆盐后剩7株。采用牛津杯法进行抑菌试验,从7株菌中筛选出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有较强抑菌作用的4株,分别为R11、R15、R18、R22,对此4株菌株进行产酸试验验证,都表现出强的产酸能力。对这4株菌进行鉴定性试验,结果R11为屎肠球菌,R15为鸡肠球菌,R18为嗜酸乳杆菌,R22为口乳杆菌。
- 郭志杰李杰李鑫张德晓王晓翠
- 关键词:乳酸菌产酸
- 饲料加工和贮存过程对益生菌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本试验研究了饲料加工和贮存过程对9株益生菌活性的影响,最终淘汰活性低的益生菌。将9株实验室分离选育出的有益益生菌分别制成单一的菌制剂添加到仔猪料中,混合机内充分混匀后,并进行制粒,最终将混合机内获得的粉料和制粒机内获得的颗粒料分别贮存60 d。结果表明,无论在饲料加工还是贮存过程中,5株芽孢杆菌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存活率,因此,实验室分离选育出的5株芽孢杆菌适合饲料加工和贮存;而4株乳酸菌在饲料制粒后存活率较低,其中,嗜酸乳杆菌已检测不出活菌数,嗜热链球菌、屎肠球菌、鸡肠球菌与嗜酸乳杆菌相比在饲料混合和贮存过程中存活率较高,但活性不如芽孢杆菌。
- 李鑫李杰张德晓孙涛刘彩娟
- 关键词:益生菌制粒活性
- 应用白腐真菌发酵曲种发酵玉米秸秆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本试验研究了4种配方生产的白腐真菌曲种对奶牛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旨在筛选出以玉米秸秆为主料生产白腐真菌曲种的最佳配方,从而为奶牛等反刍动物提供优质的粗饲料。试验菌种培养基分成4个处理组,主料为74%的粉碎玉米秸秆与1%石灰,加入不同配比的玉米粉和麦麸(比例分别为处理Ⅰ20%、5%,处理Ⅱ15%、10%,处理Ⅲ10%、15%和处理Ⅳ5%、20%),用生产好的白腐真菌曲种进行发酵玉米秸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0d,各处理组曲种均能发酵玉米秸秆,提高粗蛋白(CP)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白腐真菌曲种对发酵玉米秸秆CP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NDF含量影响显著(P<0.05)。74%的粉碎玉米秸秆和1%的石灰添加5%的玉米粉、20%的麦麸配合生产的白腐真菌曲种对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最好,更适宜作为生产白腐真菌菌种的配方。
- 侯进李婷吕文龙李鑫李杰
- 关键词:白腐真菌发酵CPNDF
- 纳米氧化铜对仔猪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铜对仔猪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144头杜洛克×约克夏×长白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1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铜200mg·kg-1;3组在基础日粮中以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200mg·kg-1;4~6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分别添加铜5、50、100mg·kg-1,试验期28d。结果表明,添加纳米氧化铜可显著提高仔猪血浆铜蓝蛋白活力(P<0.05),显著提高仔猪血浆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28d仔猪血浆丙二醛含量(P<0.05)。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纳米氧化铜50mg·kg-1能提高仔猪血浆抗氧化能力。
- 吕文龙魏蓉李鑫郭志杰张德晓
- 关键词:纳米氧化铜仔猪
- 饲用益生菌制剂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0年
- 文章论述了饲用益生菌制剂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饲料加工过程中混合工艺和制粒工艺以及饲料贮存过程对益生菌制剂的影响。
- 李鑫李杰吕文龙张德晓郭志杰
- 关键词:益生菌制剂仔猪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