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鹏
- 作品数:43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消肿止痛合剂诱导缺氧内皮细胞再生效应观察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研究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其信号通路VEGF-Dll4/Notch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03、104、105、106、107倍稀释的消肿止痛合剂药物原液分别对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作用1、3、6、9d进行浓度筛选;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消肿止痛剂组(缺氧+消肿组)、缺氧+消肿止痛剂+Axitinib组(缺氧+消肿+AXI组)、缺氧+消肿止痛剂+MK-0752组(缺氧+消肿+MK组)。采用CCK-8法测定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按试剂盒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水平,RT-PCR检测VEGFA、Notch、Dll4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48、72h细胞活性下降(P<0.01),24、48h细胞上清中LDH含量显著增加(P<0.01),且24、48h VEGFA、Notch、Dll4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P<0.01);与缺氧组比较,消肿止痛合剂干预后,48、72h血管内皮细胞相对活性显著升高(P<0.01),细胞分泌的24、48h LDH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24、48h VEGFA、Notch、Dll4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消肿止痛合剂组比较,VEGF阻断剂干预细胞后,消肿止痛合剂对缺氧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减弱,48、72h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1),48、72h LDH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48、72h VEGFA、Notch、Dll4 mRNA表达量降低(P<0.01)。Notch阻断剂干预细胞后,48、72h细胞活性不变,24、48h LHD下降的趋势增加,24、48h VEGFA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Notch、Dll4 mRNA表达增加的趋势被有效抵制(P<0.01)。结论:消肿止痛合剂可改善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其机制可能与影响VEGF-Dll4/Notch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何志军刘涛宋渊李岩陈文李金鹏姚兴璋
- 关键词:消肿止痛合剂血管内皮细胞皮瓣坏死
- 陇中消肿止痛合剂在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术后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陇中消肿止痛合剂在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陇中消肿止痛合剂,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皮瓣成活率,凝血功能、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评分。结果:两组皮瓣成活率及术后各时点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低于治疗组(P<0.05);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评分对照组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陇中消肿止痛合剂在局部带蒂转位皮瓣治疗软组织缺损中未降低皮瓣的存活率,能促进肿胀消退,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缓解疼痛。
- 李金鹏郭婕何志军刘涛陈文李盛华
-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皮瓣消肿止痛合剂疗效观察
- 中药干预炎症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累及关节疼痛剧烈为特征的常见的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复杂,与关节软骨损伤、软骨基质降解、软骨下骨重塑、炎症和软骨细胞凋亡代谢等诸多因素有关。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α、骨形态发生蛋白等细胞因子密切参与骨关节炎发生、发展。在中医学“整体观、个体化、治未病”理论和“通经活络、祛风散寒、强骨补肾”等治疗原则指导下,中医药治疗骨痹历史悠久、疗效稳定。兹通过查阅最新文献,总结上述细胞因子与骨关节炎的关系及中医药干预的最新成果,以期为骨关节炎的深入研究及临床运用中医药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 魏晓涛何志军刘涛李金鹏陈杰王威威
- 关键词:骨关节炎细胞因子软骨修复炎症
- 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22年
- 探讨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对慢性咳嗽的疗效分析。将甘肃省通渭县中医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慢性咳嗽患者80例,以等距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应用复方甲氧那敏胶囊,实验组患者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将2组治疗效果、咳嗽减轻时长、咳嗽停止时长及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有效率(97.5%)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咳嗽症状减轻及咳嗽症状停止时长都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效果更佳。
- 崔佳宾李金鹏张东仓苟早平
- 关键词: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慢性咳嗽
- 消定膏对膝骨关节炎IL-1β、TNF-α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消定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膝骨关节炎106例分为2组各53例,治疗组给予消定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奇正消痛贴膏治疗,疗程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膝关节液标本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组间IL-1β、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关节液IL-1β、TNF-α浓度均下降(P<0.05)。结论:消定膏可能是通过降低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来发挥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 刘朝辉孔令俊谭小花王亚伟李金鹏李兴国雒永生毕军伟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消定膏奇正消痛贴膏
- 糖尿病神经病变过程中非编码RNA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5
- 2024年
- 背景:持续性高血糖症被确认为促进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导致不可逆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神经细胞凋亡增加、氧化应激和炎症。这些协同和单独作用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以及造成进行性神经病变。非编码RNAs可能为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策略。目的: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非编码RNAs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为非编码RNA在糖尿病神经病变预防和诊疗中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所发表的文献,中文关键词“非编码RNA;lncRNA;miRNA;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达谱”;英文关键词“Noncoding RNA;lncRNA;miRNA;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Expression profile”,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选取61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非编码RNA在调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在研究最广泛的调节性非编码RNA物种中,有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环状RNAs(circRNAs)和微小RNAs(miRNAs)。(2)通过非编码RNA的调节作用,引起相关细胞通路、炎症基因及下游相关细胞因子的激活或抑制,将抑制细胞凋亡,改善炎症水平,从而改变靶基因表达来参与糖尿病神经痛的进程。(3)尽管已发现多种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s参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疾病,但许多非编码RNAs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相同的非编码RNAs可能在不同的模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它们在疾病病因学和病理学中的作用模式,以阐明它们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然而,尚未建立评估非编码RNA活性的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特定非编码RNA在调节中起主导作用。(4)微小RNAs、长链非编码RNAs及其靶基因能够调节进行性神经病变,有望成为临床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新靶点和预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 刘涛何志军李金鹏宋渊姚兴璋陈文李岩白璧辉
- 关键词:非编码RNA糖尿病神经病变表达谱
- 基于解剖列车理论应用冲击波循经穴位治疗跖筋膜炎45例
- 2024年
- 目的:观察基于解剖列车理论应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循经穴位治疗跖筋膜炎(plantar fascitis,P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名P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冲击波痛点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体外冲击波循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及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治疗后半年时,两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4周时、治疗后半年时,两组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5.6%(43/45)]优于对照组[82.2%(37/45)](P<0.05)。结论:常规体外发散式冲击波痛点及循经穴位治疗均能有效缓解PF患者行走疼痛症状,提高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且基于解剖列车理论使用冲击波循经穴位治疗效果更明显、疗效更持久。
- 李金鹏郭婕何志军刘涛陈文李岩
- 关键词:跖筋膜炎冲击波穴位
- 消肿止痛合剂通过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研究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消肿止痛剂组(缺氧+消肿组)、缺氧+消肿止痛剂+axitinib(VEGF受体抑制剂)组及缺氧+消肿止痛剂+MK-0752(Notch通路阻断剂)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VEGF含量,采用细胞calcein-AM和PI双染色法判断缺氧后1 d、2 d和3 d死活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检测了24 h和48 h细胞内VEGF-A、Notch和Dll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24 h和48 h后VEGF含量显著增加,细胞死亡率显著增加,且VEGF-A、Notch和Dll4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缺氧组细胞相比,消肿止痛合剂干预后,VEGF的含量显著增加,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且VEGF-A、Notch和Dll4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消肿止痛合剂组相比,VEGF受体抑制剂干预细胞后,消肿止痛合剂对缺氧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减弱,细胞死亡率明显增加,VEGF的含量降低,且VEGF-A、Notch和Dll4的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Notch通路阻断剂干预细胞后,细胞存活率不变,VEGF-A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otch和Dll4蛋白表达增加的趋势被有效抑制(P<0.01)。结论:消肿止痛合剂可改善大鼠皮瓣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其机制与影响VEGF-Dll4/Notch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刘涛何志军宋渊李岩陈文李金鹏姚兴璋
- 关键词:消肿止痛合剂皮瓣坏死
- 炎症信号通路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3年
-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作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严重表现之一,肺部过度炎症是其最常见特征之一。过度的炎症反应将会进一步加重肺部组织损伤,在ALI的病理生理中起着关键的有害作用。既往研究表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STAT])在ALI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中医药防治ALI具有个体化、治未病、作用靶点多、途径广、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等特点和优势。通过中医药调控上述炎症信号通路可改善基础疾病、减轻急性肺部炎症反应、急性肺部组织损伤。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总结了上述炎症信号通路在急性肺损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中医药干预炎症信号通路最新研究成果,旨为后续临床应用中医药防治急性肺损伤及急性肺损伤相关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 林斌李金鹏陈红魏晓涛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信号通路中医药
- Scarf联合Akin结合骨突植骨治疗中重度[母]外翻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估Scarf联合Akin结合骨突植骨治疗中重度[母]外翻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采用Scarf联合Akin结合骨突植骨治疗32例(45足)中重度[母]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全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8个月。术后1足并发[母]内翻,2足出现轻度[母]僵硬,1足出现转移性跖痛,予以矫形鞋垫治疗后疼痛消失。截骨均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2.6个月。末次随访时HVA为13.1°±2.9°,1、2 IMA为4.9°±2.2°,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A为20.9°±3.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9.2±6.9)分、(1.5±0.9)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满意度调查显示,患者非常满意及满意29例(90.6%),不满意3例(9.4%)。结论Scarf联合Akin结合骨突植骨治疗中重度[母]外翻短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李岩刘涛何志军张玉昌李金鹏陈文白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