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安
-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万源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止血材料Arista AH在脊柱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止血材料AristaAH控制脊柱手术中活动性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在脊柱手术中的适应证。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筛选2005年1-5月期间脊柱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中使用AristaAH止血,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方法止血,评价两组的止血效果及副作用。结果两组在止血效果及副作用等各项指标评价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AristaAH对脊柱后路手术中的出血止血效果等同于常规外科操作技术,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对于前路手术中椎体切除过程中的出血止血效果略优于常规操作技术。结论AristaA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脊柱外科术中止血剂,在前后路手术中均有其应用价值。
- 刘鹏赵建华范伟力刘明永李远安
- 关键词:脊柱脊柱手术AH
- 骨移植替代物医用硫酸钙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21
- 2006年
- 目的 观察医用硫酸钙(Osteoset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12月~2005年5月,采用Osteoset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治疗9例四肢良性肿瘤性骨缺损(四肢组),其中肱骨黄色纤维瘤1例,髋臼黄色纤维瘤2例,肱骨骨囊肿1例,桡骨骨囊肿1例,股骨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股骨骨化性纤维瘤1例,股骨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同期将材料作为自体骨增量物用于5例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患者(脊柱组),其中腰椎管狭窄症2例,腰椎滑脱症2例,腰椎峡部裂1例。通过影像学方法评估Osteoset颗粒的成骨作用。结果 14例患者平均获随访6.2个月(3~9个月),Osteoset颗粒植入后1~3个月开始吸收,4~6个月完全吸收并被骨组织替代。四肢组患者术后骨肿瘤无局部复发,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脊柱组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医用硫酸钙是一种成骨性能优良的骨移植材料。
- 刘鹏赵建华范伟力刘明永李远安
- 关键词:医用硫酸钙植骨骨缺损脊柱融合
- 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点与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总结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点,并观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6例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资料,通过6~28个月随访,观察经后路内固定、椎间及后外侧融合术的疗效。结果6例均为L5椎体滑脱;4例因治疗合并伤漏诊腰椎滑脱而使之成为陈旧性损伤;2例曾在外院行腰椎后外侧内固定术失败。本组术后腰痛症状完全缓解,1例翻修发生一过性神经根不全功能障碍;术后X线片示5例解剖复位(83.3%),融合率为100%。结论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均为严重创伤所致,易发生在L5,因合并伤而致早期漏诊率较高。经后路内固定、椎间及后外侧融合术有望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刘鹏赵建华范伟力刘明永李远安
-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创伤骨折椎间融合术
- 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被引量:5
- 2012年
- 胸锁关节脱位相对少见,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或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不佳。2007年6月~2010年9月,我院采用改良克氏针配合钢丝内固定法治疗胸锁关节脱位3例,方法简便,固定牢固,疗效满意。
- 李远安
- 关键词:胸锁关节关节脱位内固定
- 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术选择性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适应证、外科措施、术后康复措施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6年12月期间接受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27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资料。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为正常值的40%-65%,术前胸腰段后凸畸形为22°-44°。神经功能Frankel C级6例,D级9例,E级12例。手术固定伤椎上下各一个椎体,采用自体骨后侧或后外侧植骨。术后硬支具保护3—6个月。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腰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8.3个月(12~31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至正常值的87%(65%-100%),术后即刻后凸角度平均9°(0°~30°),最终随访的矫正丢失度平均3.7°(0°~6°);植骨融合率为100%,无内固定失败者。术后Frankel评级平均提高1级,最终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11%(0%~40%)。结论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急性不稳定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效果,术后硬支具保护有助于维持复位效果。
- 刘鹏李远安赵建华柳峰刘明永范伟力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融合术
- 中老年人颈髓损伤中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分析中老年患者颈髓损伤中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并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 0 0 4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随访3个月以上、年龄在5 0岁以上的19例颈髓损伤中央综合征临床资料,对其受伤机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患者损伤暴力程度和原有颈椎退变程度分为4组:A组(n =8) :暴力大、退变重;B组(n =4 ) :暴力大、退变轻;C组(n =5 ) :暴力小、退变重;D组(n =2 ) :暴力小、退变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依次为A、C、B、D。A、B、C组均接受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治疗,D组接受保守治疗。预后良好程度依次D、B、C、A。结论 中老年人颈髓损伤中央综合征的神经损害程度与受伤暴力及原有颈椎退变程度成正相关,预后与之呈负相关,前路减压是治疗该损伤的有效术式。
- 李远安赵建华刘鹏刘明永范伟力
- 关键词:脊髓损伤外科治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