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丽

作品数:9 被引量:14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云冷杉
  • 5篇冷杉
  • 3篇云冷杉林
  • 3篇杉林
  • 3篇冷杉林
  • 2篇云冷杉针阔混...
  • 2篇针阔混交
  • 2篇针阔混交林
  • 2篇空间异质性
  • 2篇混交
  • 2篇混交林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点格局分析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估测
  • 1篇幼苗
  • 1篇森林生物

机构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八达岭...

作者

  • 9篇李艳丽
  • 7篇杨华
  • 4篇亢新刚
  • 3篇沈林
  • 3篇王妍
  • 3篇邱实
  • 2篇岳刚
  • 1篇邓华锋
  • 1篇涂云燕
  • 1篇彭道黎
  • 1篇赵广亮
  • 1篇王玲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8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异质性被引量:25
2014年
2012年8月在长白山林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中设置一块60 m×60 m典型更新样地,采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分析方法、分形维数和Kriging插值方法,分析林下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更新层幼苗幼树以冷杉和色木槭为主,占更新总数的87.4%;样地中更新幼苗幼树呈聚集分布,聚集斑块最大半径为9.93 m;更新幼苗幼树之间具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其88.7%的变异由结构性因素(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环境异质性)引起,11.3%的变异由随机性因素引起;更新幼苗幼树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各向异性,南北方向上的分形维数最小,异质性最高,东北-西南方向上的分形维数最大,异质性最低;更新幼苗幼树树高比地径的空间异质性强;更新幼苗幼树地径和树高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分别为29.97和31.86 m,随机因素和结构因素对其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具有同等作用.
李艳丽杨华亢新刚王妍岳刚沈林
关键词:云冷杉空间异质性地统计学
基于偏最小二乘的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被引量:17
2014年
利用密云县2006年TM遥感影像和国家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乔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森林生物量与影响森林生物量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森林生物量估测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所选自变量间存在多重相关性,影响模型稳定性与估测精度。针对自变量间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密云县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并与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的模型进行对比,用预留的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718,精度高达90.1%。运用模型反演,密云县森林乔木生物量估测值为893.388万t。
刘琼阁彭道黎涂云燕李艳丽高东启
关键词:森林生物量偏最小二乘主成分回归
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以2004年和2009年两期的八达岭林场林相图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is9.3软件平台上进行空间信息建立和处理,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转移矩阵法分析了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未来10年(至2019年)森林景观类型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为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规划提供基本依据。结果表明: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为阔叶林面积总量减少,针叶林和混交林面积总量增加,疏林地类型消失;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改善,各景观类型趋向于更加均匀合理的方向发展;预计至2019年八达岭林场灌木林仍然占主导地位,阔叶林会继续减少。
邱实赵广亮杨华王玲李艳丽
关键词:马尔可夫模型八达岭林场GIS
Nilson自然稀疏模型初探被引量:1
2014年
林木自然稀疏是自然选择最清晰、最好的例子。关于引起自然稀疏的原因、预测变量以及模型形式的分析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自然稀疏模型主要有Reineke模型、-3/2自疏法则、WBE模型等。文中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Nilson自然稀疏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其他主要的自然稀疏模型进行比较,得出Nilson自然稀疏模型能直接呈现出林木株数与直径之间的关系,且随着直径从0增加到无穷大时,其自然稀疏线的斜率在0到-2之间变化,因此Nilson自然稀疏模型描述自然稀疏过程比其他模型更为有效;并从Nilson自然稀疏模型的优缺点、适用范围、运用推广、自稀疏模型的研究方法和模型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该模型以及其他大多数自然稀疏模型只能运用于纯林,对混交林自然稀疏模型的研究将是未来自然稀疏研究的一个重点,纯林、混交林自稀疏关系将会广泛运用于林业经营管理中。
花河兰杨华邓华锋李艳丽
关键词:自然稀疏林分密度自然选择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及其关联性被引量:31
2014年
应用点格局分析方法 O-ring函数,分析了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以及各生长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林分整体、主要建群种冷杉、云杉和红松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分布,属于增长型种群。(2)林分整体、冷杉、色木槭在0—10 m小尺度上均呈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上以随机分布为主,云杉、红松和椴树在整个研究尺度上以随机分布为主。(3)冷杉和色木槭在较低龄级阶段小尺度上呈明显的聚集分布,较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或者均匀分布,冷杉聚集程度随着龄级增大而降低。(4)在冷杉、云杉、红松、椴树和色木槭5个树种组成的10个种对中,冷杉与红松、云杉与红松在小尺度0—10 m范围上以正相关为主;色木槭与冷杉、红松、椴树在小尺度0—5 m范围上主要以正相关为主;云杉和冷杉、椴树、色木槭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均以不相关为主。椴树和冷杉、色木槭在10—25 m尺度范围上以负相关为主。(5)幼龄层冷杉与乔木层冷杉在小尺度上呈显著负相关,与乔木层其他树种主要表现为不相关。
杨华李艳丽沈林亢新刚
关键词:云冷杉林
长白山云冷杉种群结构和动态分析被引量:37
2014年
采用匀滑技术和谱分析等方法,在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基础上,对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臭冷杉种群和红皮云杉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臭冷杉径级结构呈典型的倒J型分布,幼苗和幼树在种群中所占比重大,种群个体数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红皮云杉结构近似呈倒J型分布,幼苗所占比重较大。2)臭冷杉种群的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均出现2个高峰,一个出现在第4龄级阶段,另一个出现在第9龄级阶段;红皮云杉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也基本一致,每个龄级阶段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比较稳定,没有太大差异。3)臭冷杉种群的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更趋于Deevey-Ⅱ型;红皮云杉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4)臭冷杉和红皮云杉种群的生存率曲线都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减小,累积死亡率曲线都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增大。5)臭冷杉种群死亡密度函数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变化基本一致,红皮云杉也具有类似的变化。6)谱分析显示,臭冷杉种群天然更新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受基波的影响较大,说明臭冷杉种群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数量动态变化,主要是受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红皮云杉种群天然更新也存在明显的波动,但受基波影响较小。
李艳丽杨华亢新刚邱实
关键词: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谱分析
长白山云冷杉林天然更新及其种群结构研究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是我国东北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其乔木树种幼苗幼树的结构和动态决定着未来林分的结构和生长动态。为了探索长白山地区云冷杉林天然更新规律,明确其种群结构和特征,揭示其数量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在长白山地区典...
李艳丽
关键词:云冷杉空间异质性种群结构
文献传递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林木竞争指标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研究竞争指标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长白山林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典型样地数据,选取12个可测指标并分为3类,即林木距离指标(简单竞争指标、竞争指标ME、竞争指标A、竞争木株数控制指标)、林木树冠指标(生长空间指数、生长空间竞争指数、伸展度、圆满度、投影比)和林木相对大小指标(相对胸径、相对树高、相对冠幅)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分析,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总体层面对这3类林木竞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林木距离竞争指标的变幅较大、离散程度适中且一致,在结构方程中具有较为一致的显著正相关影响效用,林木距离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最高,表明内在一致性最强且能够最真实地反映林木竞争状况;林木树冠各竞争指标离散程度和影响度差异较大,信度和效度相对较低,表明冠幅竞争指标的一致性、反映林木竞争状况的真实性较低,而且受到林木距离指标的影响;林木相对大小各竞争指标的变幅、离散程度、影响效用、信度和效度的变化介于林木距离指标和林木树冠指标之间,而且受到林木距离指标和林木树冠指标的影响。由此可知,与林木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标较为稳定和可靠,与林木相对大小有关的竞争指标次之,与林木树冠有关的竞争指标波动性较大。
王妍杨华李艳丽邱实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
长白山云冷杉林幼苗幼树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更新特征被引量:33
2014年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是我国东北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其乔木树种幼苗幼树的结构和动态决定着未来林分的结构和生长动态。在长白山地区设置一块具有代表性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幼苗幼树更新样地,统计分析幼苗幼树更新特征,绘制地径结构图、树高结构图及其空间分布图。运用点格局分析中的单变量O-ring统计方法,分析更新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用双变量O-ring统计方法,分析更新树种种间的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更新树种组成有冷杉(Abies nephrolepis)、色木槭(Acer mono)、紫椴(Tilia amurensis)、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春榆(Ulmus japonica)7种,其中以冷杉、色木槭为主,更新幼苗幼树的地径近似呈倒J型分布,树高结构近似呈双峰分布;(2)所有更新树种、冷杉、色木槭在小尺度1—10 m的范围内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加,聚集程度减弱,逐渐趋于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紫椴、云杉和红松在空间所有尺度上以随机分布为主;(3)更新树种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在小尺度范围上正关联性比较多,较大尺度范围上负关联性比较多,随着尺度增加,空间关联性减弱。
杨华李艳丽沈林亢新刚岳刚王妍
关键词:云冷杉林点格局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