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维业

作品数:31 被引量:225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角膜
  • 9篇激光
  • 7篇准分子
  • 7篇准分子激光
  • 7篇分子
  • 5篇网膜
  • 5篇近视
  • 5篇角膜切削
  • 4篇血管
  • 4篇视网膜
  • 4篇细胞
  • 3篇治疗近视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切削术
  • 3篇屈光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角膜切削术

机构

  • 30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眼科研...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31篇李维业
  • 13篇庞国祥
  • 9篇金玉梅
  • 9篇孙玉敏
  • 9篇李莹
  • 5篇王造文
  • 4篇叶阿里
  • 4篇董方田
  • 4篇罗岩
  • 3篇叶俊杰
  • 3篇郑蔚
  • 3篇王忠海
  • 3篇秦梅
  • 3篇钟勇
  • 2篇王韧琰
  • 2篇宋德禄
  • 2篇张承芬
  • 2篇李辉
  • 2篇詹素华
  • 2篇刘熙朴

传媒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华眼科杂志
  • 4篇中华眼底病杂...
  • 3篇国外医学(眼...
  • 2篇眼科
  • 2篇眼科研究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随诊结果分析被引量:76
1995年
应用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对277例(422只眼)近视患者进行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对随诊1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观察。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为-1.00~-10.00D(-4.87±1.54D)。结果显示,术后1年时的残留屈光度为+0.25±0.39D;裸眼视力≥0.8者占97。6%,≥1.0者占91.4%;实际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范围内者占97.4%;2.8%的术眼有轻度以下的角膜上皮下雾样混浊;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者占7.6%,2行者占0.5%;一过性眼压升高者占20.4%。术后6~12个月屈光度的变化≤0.50D者占92.8%。提示此手术治疗-10.00D以内的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稳定性好、预测性强的方法,强调术后应长期随诊。
王造文庞国祥郑蔚王蔚荃孙玉敏金玉梅李维业
关键词:近视激光角膜切削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临床研究
庞国祥李莹王造文李包罗孙玉敏金玉梅李维业
该成果引进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改进了手术程序,缩短1/2手术时间,保证激光束准确切削在角膜光学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PRK数据库,可快速查找、分析和预计在每个时间点的屈光资料,指导临床工作;发现了术后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规律...
关键词:
关键词:激光治疗仪近视角膜切削
准分子激光兔角膜切削术后细胞凋亡和增殖被引量:24
1999年
目的寻找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术后细胞凋亡和激活增殖的动态联系,评价激光去除上皮(phototherapeutickeratectomy,PTK)和机械刮除上皮(mechanicalepithelialscrape,MES)对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对18只兔按PTK和MES行PRK(-9.90D,6.0mm直径),术后定期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及制作病理切片,TdT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terminaldUTPnickendinglabeling,TUNEL)原位显示凋亡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定量统计比较凋亡水平差别。结果PRK术后角膜基质细胞出现凋亡,程度与角膜基质细胞减少和其后增殖有关。PTK组4小时角膜基质细胞凋亡和减少水平较MES组低,1个月时激活和增殖水平亦低。结论PRK术后立即出现了角膜基质细胞减少和凋亡,其水平与后期基质细胞激活和增殖密切相关,推测基质细胞凋亡是引起创伤修复的起始因素;PTKPRK较MESPRK基质细胞凋亡少和减轻术后激活水平。
李岩庞国祥詹素华金玉梅孙玉敏李莹李维业
关键词:细胞凋亡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细胞增殖
SPARC——与角膜创伤修复有关的钙调蛋白被引量:10
2001年
在鼠和人体内SPARC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 ,序列同源性为 92 %。SPARC在眼的许多组织有较高水平表达。内皮损伤、屈光性角膜手术后 ,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质可见SPARC的出现。SPARC能通过细胞外基质调节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 ,诱导细胞呈圆形 ;促进培养的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重排 ,在损伤部位由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表达 ,这些细胞从事于基底膜的合成和重建 ;以Ca2 +依赖方式特异性结合Ⅲ、Ⅳ型胶原 ,参与细胞外基质装配、更新或重建的钙依赖性的过程 ;指导细胞迁移或增殖 ,介导角膜上皮和角膜基质间相互作用过程 ,作为一种修复因子参与角膜创伤修复过程 ,包括角膜移植免疫过程。
李莹李维业
关键词:角膜创伤钙调蛋白SPARC氨基酸
波前像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4年
像差是指某一光学系统与理想光学系统的光学偏差。人眼并非理想的光学系统,组成这一系统的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存在各自的光学缺陷,因此人眼存在像差,而像差的大小直接影响视网膜的成像质量。本文就人眼像差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其与调节、近视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艾立坤付晶李维业
关键词:波前像差
家族性高度近视的像差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通过寻找家族性高度近视的像差特点,探索其像差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可能性,分析异常像差在近视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对家族性高度近视、单纯性近视、正视眼共155例进行像差检查,比较各组间像差的差别。结果 家族性高度近视组与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在屈光度相似的条件下,前者的整体像差明显高于后者;在各阶和各项像差的比较中,家族性高度近视表现为高阶像差(第6、7阶)和第5项像差的明显增高。而在单纯性近视组低、中、高度近视的像差比较中,去除第2阶散光像差后各组整体像差无显著差异。 结论 先天性高像差可能是家族性高度近视发生的原因之一。换言之,先天性高像差也许是家族性高度近视发生的遗传标记。
艾立坤李维业焦永红刘玉华贺极苍
关键词:波前像差形觉剥夺
眼眶成纤维细胞局部分泌的而不是全身系统循环的IGF-1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宋德禄王韧琰钟勇李维业李辉董方田
SPARC基因在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动态检测酸性富含胱氨酸分泌型蛋白 (SPA RC)在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 ,为探讨 SPA RC基因在角膜创伤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首先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 ,并设角膜物理损伤组为对照组 ,在不同时间段提取各组角膜上皮细胞总RN A。用基因引物进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 PCR )扩增 ,半定量 SPA RC m RN A的表达水平。然后对 PCR扩增结果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在取角膜上皮之前 ,对受试动物进行裂隙灯检查 ,以判断角膜碱烧伤程度与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 (1)正常角膜上皮细胞可见 SPA RC基因的低表达 ;(2 ) SPA RC在角膜碱烧伤及物理损伤后均见较高水平表达 ,且与正常细胞表达相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 .0 5) ;角膜创伤越严重 ,基因表达水平越高 ;(3 )所检测基因表达结果与显微镜观察角膜水肿、混浊、角膜新生血管等损伤结果呈同步趋势。结论  SPARC在角膜碱烧伤和创伤过程中具有高水平表达。是角膜创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李莹李维业庞国祥王忠海叶阿里
关键词:角膜创伤碱烧伤基因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ANTES与SPARC基因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动态检测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调节物 (regulatedonactivationnormalTexpressedandsecreted ,RANTES)和酸性富含胱氨酸分泌型蛋白 (secretedprotein ,acidicandrichincysteine ,SPARC)在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 ,为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首先建立大鼠异体角膜移植动物模型 ,并设同体角膜移植、角膜碱烧伤模型为对照组 ,在不同时间段提取各组角膜上皮细胞总RNA。分别进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电泳、半定量检测RANTES和SPARCmRNA的表达水平。然后酶切验证表达结果。结果 :(1)正常角膜上皮细胞未见RANTES基因表达 ,可见SPARC基因的低表达 ;(2 )异体角膜移植 3天后各时间点均见排斥眼RANTES基因的高表达 ,同体移植及碱烧伤后未见表达 ;(3)SPARC在角膜移植及碱烧伤后均见较高水平表达 ,且与正常细胞表达有显著差异 ;(4)用RT -PCR方法检测基因变化诊断排斥反应早于裂隙灯检查结果。结论 :大鼠角膜上皮RANTESmRNA表达上调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特异性相关。同时 ,SPARC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碱烧伤和创伤过程中具有高水平表达。依时间顺序 ,RANTES和SPARC早期高表达早于临床观察的排斥反应至少一周。由此 ,选择性对细胞因子mRNA扩增 ,是早期诊断角膜移植排?
李莹李维业庞国祥王忠海叶阿里
关键词:角膜移植免疫学聚合酶链反应
三种青光眼房水引流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三种青光眼房水引流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评价三种不同类型的青光眼房水引流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49例难治性青光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9例 ,2 5例继发性青光眼 ,2例先天性青光眼 ,3例恶性青光眼 ,均施行颞上象限前房到赤道部区域的青光眼房水引流物的植入术 ,其中用 molteno植入 6例 ,用 Baerveldt植入 8例 ,用 Ahmed植入 35例。结果 :用 molteno植入术后一个月 ,4例眼压在 1.37k Pa~ 2 .12 k Pa,成功率 6 6 .7% ,用 Baerveldt植入术后一个月 ,5例眼压在 1.0 4k Pa~ 2 .5 1k Pa,成功率 75 % ,5例随诊 5个月以上 ,3例眼压在 1.0 4k Pa~ 2 .31k Pa,成功率 6 0 %。用 Ahmed植入 35例 ,1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术后一个月眼压在 1.0 4k Pa~ 2 .74kpa,成功率 83% ,8例随诊 6个月以上 ,眼压在 1.78k Pa~ 2 .74k Pa,成功率 6 6 .7% ,19例继发性青光眼 ,术后一个月 ,15例眼压在 1.4k Pa~ 2 .98k Pa,成功率 79% ,8例术后观察随诊 12个月以上 ,5例眼压在 1.6 0 k Pa~2 .92 k Pa成功率 6 2 .5 %。手术并发症包括短暂性前房出血 ,术后低眼压 ,短暂性浅前房 ,引流管外露 ,结膜伤口瘘 ,暴发性脉络膜出血 ,渗出性脉络膜出血等。结论 :三种不同类型的房水引流物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中仍不失为治疗这?
赖宗白钟勇李维业
关键词:青光眼房水引流物AHMED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