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中 作品数:128 被引量:439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环镜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新疆和田玉的性质特征及其成矿机理探讨 被引量:7 2009年 自古以来,新疆的和田玉就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软玉玉材,尤其近几年,随着优质玉材的减少,其在市场上的价格一路飙升。特别是,新疆和田玉中极品羊脂白玉,其独特的羊脂白的性质特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社会各界学者就新疆和田玉的性质特征和矿床成因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旨在探究和田玉的历史文化及矿床形成机理。 贺林芳 李红中 徐丽关键词:和田玉 矿床成因 中国玛珥湖的气候记录研究评述 被引量:3 2009年 玛珥湖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火山口湖,其特有的沉积环境是发育和保存高分辨率气候记录、恢复古环境的理想场所。前人研究显示,研究玛珥湖可以掌握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信息,进而可探究气候演化。本文综述中国玛珥湖研究的现状,旨在探究玛珥湖的重要研究意义。 苏志华 李宏卫 李红中 马占武 安燕飞 车晓光关键词:高分辨率 全球变化 西藏南部彭错林硅质岩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化学分析,探讨了藏南彭错林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厚层状绿色、棕褐色硅质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局部受Fe,Mn矿化,Al/(Al+Fe+Mn)比值小,在Fe-Mn-Al... 何俊国 周永章 李红中关键词:硅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文献传递 山西吕梁袁家村条带状铁建造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4 2015年 山西吕梁作为华北克拉通上条带状铁建造(BIF)的重要产区之一,位于华北中央构造带中。袁家村BIF分布于吕梁岚县袁家村一带,极有可能是华北克拉通内最为典型的Superior型BIF。与华北克拉通其他大多数BIF相比,袁家村BIF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包括它的形成时代(2.3-2.1Ga)、铁建造类型和低级变质程度(低绿片岩相)等。因此,研究袁家村BIF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可为探讨大氧化事件之后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以及国内Superior型BIF的成因提供研究基础。袁家村BIF产于吕梁群袁家村组变沉积岩系的下部,前人根据上覆和下伏含火山岩地层的时代,推测袁家村组的形成时代为2.3-2.1Ga。BIF整体产状陡倾,沿北北东-北东东向呈L形带状分布。依据原生矿物的共生组合及产出特征,可将BIF沉积相划分为氧化物相(60%)、硅酸盐相(30%)和碳酸盐相(10%)。氧化物相是本区BIF最主要的沉积相,主要矿物为赤铁矿、磁铁矿和石英,从而可进一步划分为赤铁矿(24%)和磁铁矿(36%)亚相;硅酸盐相BIF以大量硅酸盐矿物出现为特征,散布于研究区,主要矿物组成除了石英和磁铁矿之外,还有铁黑硬绿泥石、绿泥石、铁滑石、镁铁闪石和阳起石等。在与碳酸盐相BIF构成过渡相的BIF中,还可发现大量的铁白云石。而碳酸盐相主要矿物为菱铁矿、铁白云石和石英等,主要发育于研究区的南部。依据含铁岩系构造格局特点复原获得了原始沉积相分布略图,沉积相主要呈南北向延展,自东向西显示出相变规律,西边为碳酸盐相,东边为氧化物相,其间是过渡的硅酸盐相。通过袁家村BIF的岩相学和含铁矿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可大致推测原始沉积的矿物组成为无定形硅胶、水铁矿、与铁蛇纹石和黑硬绿泥石组成类似的铁硅酸盐凝胶、富Al的粘土碎屑和含铁、镁、钙的碳酸盐软泥。这些沉积物在随 王长乐 张连昌 兰彩云 李红中 黄华关键词:条带状铁建造 沉积相 沉积环境 浅谈封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关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发展战略,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的实质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需要。旅游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当今社会的“朝阳产... 于丽芳 周永章 赵文霞 李红中文献传递 基于物质来源的前寒武纪BIF沉积过程 BIF的成因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重要科学问题.目前,学术界提出了BIF具有火山喷发作用(阎鸿铨,1985)、陆源风化物沉积作用(Zhai and Windley,1989)、热水喷流沉积作用(Zhang et al.,20... 李红中 翟明国 张连昌关键词:铁矿 条带状铁建造 成矿分析 前寒武纪 文献传递 地方病发病区域的地下水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地方病是指发生在一定地区内的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及影响妨碍人们健康生产生活方式的疾病的总称,其分布广、病种多、受害人口多。根据致病因子,地方病被划分为化学元素性地方病和生物源性地方病,前者主要是因为食物和饮水... 李红中 杨晓东 吕文超 徐丽关键词:地方病 地下水 化学元素 饮水安全 文献传递 庞西垌花岗质复式岩体X射线荧光光谱、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及其对岩浆分异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 2015年 云开地块西南缘的庞西垌复式岩体由外而内、由上而下依次为花岗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和花岗岩,即由高级变质岩渐变过渡至岩浆岩。X射线荧光光谱、等离子体质谱对三类岩石的分析结果表明,三类岩石皆属于过铝质岩石系列,造岩组分和微量元素具有渐变过渡的特征。在花岗片麻岩演化为花岗岩的熔融、分异过程中,Al2O3,CaO,MgO与TiO2等造岩组分含量逐渐增高,SiO2含量逐渐降低;稀土元素总量整体升高,稀土元素中轻稀土含量逐渐增高,而重稀土含量逐渐降低,显示出轻重稀土分异增强的特征,在多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亲缘演化基因的庞西垌花岗质岩石系列。这表明云开地块表变质壳岩石的重熔可能是花岗质岩石的重要成因。其演化机制可能是,表壳岩石在发生熔融之后SiO2最先脱离母岩不断熔出,重稀土可能随着SiO2熔体逐渐向上富集;而Al2O3,CaO,MgO,TiO2以及轻稀土相对SiO2则向下富集。 曾长育 丁汝鑫 李红中 周永章 牛佳 张介棠关键词:岩浆分异 华北克拉通南缘舞阳地区铁山庙组BIF的微区特征及地质意义 2013年 铁建造(Iron Formation,简称IF,TFe>15%)的概念由James(1954)首次正式提出,它最早是指美国Superior地区前寒武纪地层中的一类富铁的沉积岩(Van Hise&Leith,1911)。条带状的铁建造成为BIF(Banded Iron Formation),它曾被称为铁英岩、条带状赤铁石英岩和碧玉铁质岩等。BIF建造构成了铁矿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红中 张连昌 翟明国 王长乐关键词:BIF 铁英岩 石英岩 前寒武纪 锰氧化物改性硅藻土对水体中高浓度Zn2+离子的修复研究及意义 2007年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来自采矿、冶炼、电镀、皮革、陶瓷等行业的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类污染主要以废水的形式排放到表面水体,污染江河流域,进而污染地下水或通过农业灌溉污染土壤.重金属最终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其对人体的毒性通常不会即时显现,但是可以在人体中逐渐积聚,造成慢性中毒,不容易为人们所察觉,一旦病发即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严重的破坏,极大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苏育炜 杨志军 石贵勇 王超凡 葛云 韦彩慧 李红中关键词:锰氧化物 硅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