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

作品数:71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地震局任务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1篇地震
  • 16篇地震活动
  • 16篇强震
  • 14篇数值模拟
  • 14篇值模拟
  • 13篇断层
  • 11篇震前
  • 10篇地震前
  • 9篇地震带
  • 8篇强地震
  • 8篇中强地震
  • 8篇走滑
  • 8篇走滑断层
  • 7篇强震活动
  • 6篇有限元
  • 5篇有限元模型
  • 5篇中等地震
  • 5篇首都圈
  • 5篇构造应力
  • 4篇地表变形

机构

  • 63篇北京市地震局
  • 28篇中国地震局
  • 9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71篇李红
  • 31篇朱红彬
  • 29篇武敏捷
  • 27篇岳晓媛
  • 20篇邢成起
  • 16篇武安绪
  • 14篇陈连旺
  • 13篇林向东
  • 11篇李腊月
  • 7篇邓志辉
  • 5篇岳小媛
  • 5篇李玉江
  • 4篇王丽红
  • 4篇李菊珍
  • 4篇韩孔艳
  • 4篇冉洪流
  • 3篇周庆
  • 3篇陆远忠
  • 3篇冯刚
  • 2篇张洪魁

传媒

  • 14篇国际地震动态
  • 5篇地震地磁观测...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4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地震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中国地震
  • 2篇世界地震译丛
  • 2篇中国地震监测...
  • 2篇2010年度...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华南地震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8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平静幕后期中强地震活动与未来强震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各平静幕后期的中强地震活动特征,认为:①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9个活跃幕中有7个在首发强震前3年内发生中强地震,其中第四活动期1-4活跃幕首发强震前2年内都发生了中强地震,未来第5活跃幕首发强震前,以发生中强地震作为序幕的可能性较大;②华北地区平静幕后期的中强地震活动,对其后活跃幕首发强震在时间和地点上有一定指示作用。由于华北地区可能即将进入新的强震活跃幕,该研究对判断华北地区未来强震趋势具有实用意义。
朱红彬李红邢成起韩孔艳
关键词:中强地震活动强震预测
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场与强震活动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综合考虑云南地区三维波速结构、活动地块构造、地震活动性等多种因素,建立研究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GPS观测资料确定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模拟了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状态。结合云南地区近百年来发生的6级以上强震,探讨该地区构造应力场与强震分布的关系。对比分析表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过渡区与已发强震具有较好的对应性,并指出了值得注意的3个潜在地震危险区。
李玉江陈连旺李红叶际阳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最大剪应力强震活动地震危险区
汾渭地震带中北部中强地震前的中等地震异常平静
2012年
汾渭地震带中北部白2004年6月开始出现长达5年的3.5级以上地震平静,平静被2009年原平4.2级地震打破后,又相继发生2010年大同4.6级和阳曲4.6级等地震,此后处于相对平静状态。目前这种平静表示危险解除还是蕴藏更大危险,是判定该地区未来地震趋势亟待解决的问题。
朱红彬岳晓媛武敏捷李红林向东
关键词:地震平静汾渭地震带地震异常中北部地震趋势
川滇地区强震序列库仑破裂应力加卸载效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5
2008年
通过建立较精细的川滇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了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强震活动对于其他活动断裂潜在强震孕育进程的库仑破裂应力加卸载效应.模拟结果显示在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学展布形态和运动学性质的构造背景之上,川滇地区强震活动相互影响的主要特征是活动断裂面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大多处于增大状态.其中,金沙江断裂带、小江断裂带、楚雄—建水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上的强震所产生的加载作用比较强,而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腾冲—澜沧断裂带则较弱.1981~2000年川滇地区M≥6.5地震序列的模拟结果显示,后续地震全部位于已发生地震所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大区之内.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川滇地区,一个强震发生之后,发震断层本身强烈卸载的同时,库仑破裂应力的加载效应在其他主要活动断裂带潜在强震孕育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强震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效应是应力加载,已发生的强震加速了下一个强震的孕育进程,进而导致一系列地震的发生,直至整个区域所积累的应变能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区域地震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平静期.
陈连旺张培震陆远忠陈化然马宏生李丽李红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模拟强震活动库仑破裂应力
数字地震波形分析与地震学研究应用软件
<正>地震学在地震预测、台网建设、工程建设、事件识别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数字地震波形分析也是这些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1~2]。随着数字测震台网的不断建设和系统改造,资料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带来数字地震波...
武安绪徐平林向东武敏捷岳晓媛李腊月李红
走滑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以1973年炉霍M_S7.6地震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地震后在断层两侧的强变形与破裂带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为系统、定量研究同震地表变形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建立了走滑断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探讨了断层位错量、断层倾角、错动方式、上覆松散层厚度、沉积层土性等因素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显示:走滑断层同震地表变形表现为以断层为中心的近似对称单峰分布,强地表变形集中在断层两侧各50m宽度范围,地表变形量峰值随位错量增加而增大,破裂带宽度也随位错量增加而增大,但增量逐渐减小,并趋于一个渐近值;断层倾角对地表变形与破裂带宽度影响表现为随倾角减小变形量峰值点向上盘小距离偏移;走滑兼正断位错引起的变形量峰值最大,但地表破裂带宽度最小,走滑兼逆断引起的变形量峰值最小,但地表破裂带宽度最大,直立纯走滑断层的两参量都居中;走滑断层地表变形量峰值随上覆松散层厚度增大而减小,但随厚度减小的速率逐渐变小,松散层厚度从5m增加到20m时,破裂带宽度随厚度增加而缓慢增加,但自厚度大于20m时,破裂带宽度开始随厚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当不同土性覆盖层(粗砂、粉砂、黏土)厚度相同时,地震引起的地表变形量峰值自粗砂、粉砂、黏土逐次增大,当粗砂厚度为60m以上时,3.6m的同震水平位错已不能形成地表破裂,而粉砂的厚度为70m以上,黏土的厚度则为75m以上.
李红邓志辉陈连旺周庆冉洪流邢成起
关键词:走滑断层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华北地区地震带分段与7.8级以上大震的孕育
依据断裂方向、性质及与相邻构造带关系等构造特征的差异性和地震活动空间、时序特点的差异性,将华北地区银川-河套地震带划分为银川段和河套段;汾渭地震带划分为延庆-代县段、原平-襄汾段和侯马-渭河段;河北平原地震带划分为三河-...
朱红彬邢成起李红
文献传递
晋冀蒙交界中强地震前的中等地震异常平静与活跃
本文研究发现,打破长期平静的中等地震或此后出现的中等地震集中分布区,与未来主震在空间上有一定关系,大多相距小于100km。晋冀蒙交界地区依据地震活动可以进一步分为山西北部和京西北两个地区。
Zhu Hongbin朱红彬Li Hong李红Wu Minjie武敏捷Yue Xiaoyuan岳晓媛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
千岛海沟、日本海沟8级左右地震与华北强震活动被引量:1
2012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以东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今村明恒(1936)、茂木清夫(1976)认为日本8级大震的高活动期与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比较吻合;吴佳翼等(1979)认为日本海沟发生大地震后1年4个月至2年4个月,华北地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最大。华北地区目前强震平静幕的持续时间已接近此前的最低年限,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逐步进入新的强震活跃幕。因此,研究日本大震活动对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的影响,对判定华北地区未来强震形势有重要意义。
朱红彬李红
关键词:强震活动特大地震8级大震持续时间活动期
首都圈中强震前后视应力时空演化过程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选用首都圈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波形资料,利用近震源Brune模式计算首都圈地区2002年至今ML≥2.0地震的视应力值,探讨了震源参数的标度关系,最终选取2.0≤ML≤2.9地震对首都圈地区2002年以来中强地震前视应力的时空异常变化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都圈中强地震前,多次地震出现显著的视应力高值异常,且地震多发生在视应力高值异常区域附近。同时与波速比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印证了异常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由此可见,分析识别首都圈地区的应力状态可以为该地区中强震的危险性提供判定依据。
岳晓媛武安绪冯刚李红武敏捷李腊月
关键词:首都圈地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