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 作品数:72 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地震局任务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平静幕后期中强地震活动与未来强震被引量:7
- 2010年
-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各平静幕后期的中强地震活动特征,认为:①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9个活跃幕中有7个在首发强震前3年内发生中强地震,其中第四活动期1-4活跃幕首发强震前2年内都发生了中强地震,未来第5活跃幕首发强震前,以发生中强地震作为序幕的可能性较大;②华北地区平静幕后期的中强地震活动,对其后活跃幕首发强震在时间和地点上有一定指示作用。由于华北地区可能即将进入新的强震活跃幕,该研究对判断华北地区未来强震趋势具有实用意义。
- 朱红彬李红邢成起韩孔艳
- 关键词:中强地震活动强震预测
- 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场与强震活动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综合考虑云南地区三维波速结构、活动地块构造、地震活动性等多种因素,建立研究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GPS观测资料确定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模拟了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状态。结合云南地区近百年来发生的6级以上强震,探讨该地区构造应力场与强震分布的关系。对比分析表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过渡区与已发强震具有较好的对应性,并指出了值得注意的3个潜在地震危险区。
- 李玉江陈连旺李红叶际阳
-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最大剪应力强震活动地震危险区
- 汾渭地震带中北部中强地震前的中等地震异常平静
- 2012年
- 汾渭地震带中北部白2004年6月开始出现长达5年的3.5级以上地震平静,平静被2009年原平4.2级地震打破后,又相继发生2010年大同4.6级和阳曲4.6级等地震,此后处于相对平静状态。目前这种平静表示危险解除还是蕴藏更大危险,是判定该地区未来地震趋势亟待解决的问题。
- 朱红彬岳晓媛武敏捷李红林向东
- 关键词:地震平静汾渭地震带地震异常中北部地震趋势
- 利用具有“颗粒语言”的沙层应变记录综合解译地震信息
- <正>沙层应变记录是一类新型、独特的观测资料,其测量原理基于介质颗粒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地壳颗粒的准应力-应变特性,其观测量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在地震预测中已初步应用,具有独特的演化特征及"颗粒"性前兆意义:
- 武安绪岳小媛林向东武敏捷李红李腊月
- 文献传递
- 河北永清4.3级地震前地磁谐波振幅比变化特征
- 2019年
-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随着孕震区应力发生改变,孕震区介质电导率一般随之变化。根据电磁感应理论,地下介质电导率的变化会使地表磁场的感应成分变化,这种变化分别在地磁垂直分量和地磁水平分量上有所表现。基于1970年Schmucker引入的转换函数概念,2004年,冯志生等提出了地磁谐波振幅比概念,认为地下介质电阻率发生改变,其谐波振幅比也将发生变化。
- 王丽红李菊珍朱红彬李红岳晓媛
- 关键词:振幅比谐波地震前地震孕育过程
- 晋冀蒙交界地震综合异常的ECRS方法识别
- 2019年
- 晋冀蒙交界处于张家口-渤海构造带与汾渭断陷带的交汇部位,区内展布北北东向右旋正走滑以及一系列北北东向张性倾滑断裂共20余条,是历史强震多发区。本文以晋冀蒙交界地区(39.0°-42.0°N,111.5°-116.0°E)为研究区,采用由王海涛等提出的以地震对应概率谱计算为核心的地震前兆异常识别法(简称ECRS方法),建立晋冀蒙交界地区各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概率谱数据库,通过回顾性震例研究和外推式预测,定量识别与提取该区中强地震前的综合异常。
- 李红朱红彬崔博闻费伯秀
- 关键词:地震前兆异常ECR识别法地震活动性参数
- 川滇地区强震序列库仑破裂应力加卸载效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7
- 2008年
- 通过建立较精细的川滇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了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强震活动对于其他活动断裂潜在强震孕育进程的库仑破裂应力加卸载效应.模拟结果显示在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学展布形态和运动学性质的构造背景之上,川滇地区强震活动相互影响的主要特征是活动断裂面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大多处于增大状态.其中,金沙江断裂带、小江断裂带、楚雄—建水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上的强震所产生的加载作用比较强,而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腾冲—澜沧断裂带则较弱.1981~2000年川滇地区M≥6.5地震序列的模拟结果显示,后续地震全部位于已发生地震所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大区之内.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川滇地区,一个强震发生之后,发震断层本身强烈卸载的同时,库仑破裂应力的加载效应在其他主要活动断裂带潜在强震孕育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强震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效应是应力加载,已发生的强震加速了下一个强震的孕育进程,进而导致一系列地震的发生,直至整个区域所积累的应变能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区域地震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平静期.
- 陈连旺张培震陆远忠陈化然马宏生李丽李红
-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模拟强震活动库仑破裂应力
- 数字地震波形分析与地震学研究应用软件
- <正>地震学在地震预测、台网建设、工程建设、事件识别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数字地震波形分析也是这些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1~2]。随着数字测震台网的不断建设和系统改造,资料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带来数字地震波...
- 武安绪徐平林向东武敏捷岳晓媛李腊月李红
- 利用地震前兆综合异常识别方法跟踪分析张家口-渤海构造带地震活动
- 李红朱红彬
- 走滑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以1973年炉霍M_S7.6地震为例被引量:7
- 2019年
- 地震后在断层两侧的强变形与破裂带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为系统、定量研究同震地表变形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建立了走滑断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探讨了断层位错量、断层倾角、错动方式、上覆松散层厚度、沉积层土性等因素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显示:走滑断层同震地表变形表现为以断层为中心的近似对称单峰分布,强地表变形集中在断层两侧各50m宽度范围,地表变形量峰值随位错量增加而增大,破裂带宽度也随位错量增加而增大,但增量逐渐减小,并趋于一个渐近值;断层倾角对地表变形与破裂带宽度影响表现为随倾角减小变形量峰值点向上盘小距离偏移;走滑兼正断位错引起的变形量峰值最大,但地表破裂带宽度最小,走滑兼逆断引起的变形量峰值最小,但地表破裂带宽度最大,直立纯走滑断层的两参量都居中;走滑断层地表变形量峰值随上覆松散层厚度增大而减小,但随厚度减小的速率逐渐变小,松散层厚度从5m增加到20m时,破裂带宽度随厚度增加而缓慢增加,但自厚度大于20m时,破裂带宽度开始随厚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当不同土性覆盖层(粗砂、粉砂、黏土)厚度相同时,地震引起的地表变形量峰值自粗砂、粉砂、黏土逐次增大,当粗砂厚度为60m以上时,3.6m的同震水平位错已不能形成地表破裂,而粉砂的厚度为70m以上,黏土的厚度则为75m以上.
- 李红邓志辉陈连旺周庆冉洪流邢成起
- 关键词:走滑断层影响因素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