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
-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共聚物胶束对鬼臼毒素的增溶和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制备鬼臼毒素/接枝共聚物胶束,研究共聚物胶束对鬼臼毒素增溶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鬼臼毒素/共聚物胶束,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的含量,采用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胶束的粒径。结果鬼臼毒素的增溶量随着共聚物浓度和PEG接入率的的降低而增加;pH值偏酸性时,胶束对鬼臼毒素的增溶量较大;共聚物胶束对鬼臼毒素的增溶存在饱和现象;鬼臼毒素溶液在血浆和肝匀浆中7h内有60%左右被破坏;被胶束包裹的鬼臼毒素在血浆和肝匀浆中7h内有20%左右被破坏。结论自制共聚物胶束对水不溶药物具有增溶和保护作用。
- 姜同英胡延臣李秀英王朝辉莫凤奎
- 关键词:药剂学
- 丹参酮ⅡA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将注射用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简称Tan ⅡA)制剂在大鼠体内过程和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与市售药品诺新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相比较,初步评价2种药物制剂的药动学与药效学。方法以大鼠为模型动物,测定注射用丹参酮ⅡA制剂及诺新康在尾静脉注射给药后不同时间下的血药质量浓度,以描述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以垂体后叶素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T波高度变化、PR间期变化和PP间期变化为指标,比较2种药物制剂的药效和注射用丹参酮ⅡA的量效关系。结果药动学实验表明,2种药物制剂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注射用丹参酮ⅡA及诺新康药时曲线的AUC无明显差异,平均体内滞留时间(MRT)分别为29.14min和39.17min,平均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11.64min和18.00min,平均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4.92min和54.00min,推测注射用丹参酮ⅡA比其磺酸钠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稍快。初步药效学实验显示,注射用丹参酮ⅡA的中、高剂量组及诺新康组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2种药物制剂相同剂量下,注射用丹参酮ⅡA药效在一定程度上优于诺新康。结论:注射用丹参酮ⅡA与诺新康相比,在体内有相似的药动学过程,具有更好的药效。
- 石远李秀英王天怡常笛郑力王思玲
- 关键词:药剂学药动学药效学
- 姜黄素鼻用微乳凝胶剂的制备及性质考察被引量:22
- 2010年
- 目的制备载药量高、纤毛毒性低、生物黏附性好的姜黄素鼻用制剂,以提高姜黄素脑部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纤毛毒性试验和三元相图进行微乳处方筛选,以载药量、载油量及粒径等为指标,应用单纯形网格法优化处方;采用直接溶胀法制备微乳凝胶并对该微乳凝胶进行影响因素考察;采用在体法纤毛毒性试验,以中华大蟾蜍的上颚黏膜为模型考察制剂的纤毛毒性;以转篮法测定微乳凝胶剂及混悬凝胶剂中药物释放度。结果姜黄素微乳凝胶剂最优处方为泊洛沙姆188-中碳链三甘酯-聚乙二醇400-水-卡波姆940的质量比为21.7∶5.0∶48.2∶25∶1,最大载药量68.97 mg.g-1;60℃、光照下含量明显下降;制剂组纤毛持续运动时间为生理盐水组的95.14%;微乳凝胶剂和混悬凝胶剂24 h累积药物释放量分别为100%、41.1%。结论所制备的姜黄素微乳凝胶剂具有载药量高、纤毛毒性低、可生物黏附的特点且较混悬剂释放完全,符合鼻用制剂标准。
- 李秀英郑力姜同英王占友王思玲
- 关键词:姜黄素微乳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