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艳
-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唐山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对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现状的反思被引量:4
- 2008年
- 我国生态文化建设无论在精神形态层次,还是在制度形态层次和物质形态层次都存在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三个层次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整体上全面推进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
- 李秀艳
- 关键词:生态文化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出路被引量:17
- 2008年
-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反思和超越的结果,其主要特征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精神形态层次、制度形态层次和物质形态层次都存在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要根据系统原则,在这3个层次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整体上全面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 李秀艳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观循环经济
- 环境乐观主义与环境悲观主义之争的反思与启示
- 2010年
- 环境乐观主义与环境悲观主义体现了人类对待环境问题的不同态度,对于两者,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既要汲取其合理成分,又要避免其不足之处,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通过转变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
- 李秀艳王淑娟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 学问与德性并举——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一门科学,是面向生活实践的知识。因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要更新教学内容,使其具有理论深度和广度;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严肃的学理探讨,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使学生在学有所获的同时,真诚地、自发地实现道德的善。
- 李秀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学改革
- 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流派辨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将“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混同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流派”而加以批判。实际上,“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流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将分析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澄清错误认识。
- 李秀艳
- 关键词:概念辨析环境保护生态伦理学思维方式
- 惩罚中的觉醒:一种生态伦理观的建构
- 2004年
- 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因此 ,我们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走进非人类中心主义 ,并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指导 。
- 李秀艳崔子修
-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
- 罗尔斯顿与克里考特的荒野论争及其反思被引量:8
- 2013年
- 罗尔斯顿和克里考特对美国既存的荒野观和荒野保护路线存在不同的看法。罗尔斯顿捍卫美国既存的"无人"荒野观,主张荒野保存;克里考特批判美国既存的"无人"荒野观,主张建立生物多样性保留区。实际上,克里考特的生物多样性保留区,虽看似解决了对印第安人的环境不正义问题,但却更易导致对环境的破坏。而罗尔斯顿揭示了环境不正义的根源,即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因此,只要在荒野保存中坚持生存原则,尊重文化差异和环境权利原则、公正原则(含补偿正义原则),就能在保护荒野的同时,实现环境正义。
- 李秀艳
- 关键词:环境正义
- 论西方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转型被引量:3
- 2008年
- 中国国内的环境伦理学界在移植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重建,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伦理学——环境整体主义的道德哲学,它既涵盖了整体主义的和谐发展论,又包括完整的环境正义观。
- 李秀艳
- 关键词:环境伦理
- 建构整体主义生态伦理观--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反思
- 李秀艳
- 对我国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的思考——基于河北的调研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我国农民对生态文明认识简单化,缺乏生态与环保知识,法律维权意识与环境社会责任感淡薄,在生态文明实践中具有从众化与功利化倾向。这与我国环保的政府主导型有关,与农民的小农意识及其经济文化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投入,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 李秀艳白臣
- 关键词: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环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