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睿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压
  • 6篇老年
  • 6篇高血压
  • 4篇老年高血压
  • 3篇血浆
  • 3篇增生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增生
  • 2篇血浆脂联素
  • 2篇血清
  • 2篇脂联素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老年人
  • 2篇高血压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抑制剂
  • 1篇地平
  • 1篇眩晕
  • 1篇血清肌酸激酶
  • 1篇血清胱抑素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市第四医...

作者

  • 8篇李睿
  • 7篇沈丹
  • 7篇曹萍
  • 6篇钟亚
  • 1篇曾晓云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清胱抑素C含量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 C)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7例老年 BPH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为轻度25例、中度67例、重度145例;纳入同期非前列腺增生患者1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 Cys C、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空腹血糖(FBG)、血脂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计算前列腺体积(PV)。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PH 患者的 PV显著增大[(18.94±4.62)ml 比(40.09±12.72)ml],最大尿流率(Qmax )显著降低[(18.67±4.60)ml/s 比(9.93±3.54)ml/s],血清 Cys C 水平显著升高[(1.03±0.23)mg/L 比(1.53±0.61)mg/L],P 均<0.01。亚组分析显示,在轻、中、重度 BPH 组血清 Cys C 水平[(1.32±0.45)mg/L,(1.42±0.32)mg/L,(1.61±0.64)m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均<0.01);且重度组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 <0.01或 P <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血清 Cys C与 BPH 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FBG、BUN、Scr、PV、IPSS 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79~0.580,P <0.05或<0.01),与 Qmax 呈显著负相关(r=-0.243,P <0.05)。结论:血清 Cys C 水平在老年 BPH 患者显著升高,且与前列腺增生程度有关,与肾功能相关,可用于预测老年 BPH 患者的肾功能。
沈丹曹萍李睿钟亚
关键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前列腺增生老年人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联合前列腺体积检测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评估联合前列腺体积(PV)检测与高血压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男性高血压病患者287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级高血压38例,2级128例,3级121例。根据危险分层,低危11例,中危42例,高危102例,极高危132例;纳入同期非高血压患者128例作为对照组。入选者治疗前均经超声检测前列腺大小,并接受IPSS评估。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计算体重指数(BMI)和PV。结果高血压组患者IPSS评分为17.35±6.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4.12(t=3.542,P<0.01);高血压组PV为(39.71±17.83)ml,亦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3.65±11.42)ml(t=3.389,P<0.01)。PSA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组中,3级高血压组的PV及IPSS评分显著高于1、2级高血压组(F=3.53,4.17,均P<0.05);高危和极高危组的PV及IPSS评分显著高于中低危组(F=5.09,8.92,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PV与年龄、SBP、DBP、FBG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9,0.294,0.266,0.221,均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375,P<0.01)。IPSS评分与年龄、SBP、FBG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4,0.272,0.216,均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284,P<0.05)。结论 IPSS评分增高和PV增大常与高血压病的多种传统危险因素并存;后者可能同时促进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进展。
沈丹曹萍李睿钟亚
关键词:高血压前列腺增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体积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增龄变化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onl 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的增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7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48例)及合并糖尿病组(127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血浆RBP4水平的变化,了解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对血浆RBP4水平的影响。分析高血压患者增龄变化对血浆RBP4水平的影响。结果单纯高血压组和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浆RBP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高血压组与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浆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RBP4与TG、LDL-C呈正相关(r=0.347,r=0.229,P<0.01)。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浆RBP4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年龄与RBP4、臀围、体重、体重指数、舒张压、平均动脉压、TG、LDL-C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与糖尿病患者一样,体内存在与RBP4水平增高相关的胰岛素抵抗。而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RBP4水平逐渐降低,推测胰岛素抵抗因素在中青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占的地位较老年人更加明显和重要。
曹萍李睿沈丹钟亚
关键词:高血压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年龄因素
缬沙坦及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影响的对比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降压药物缬沙坦及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探讨血浆APN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7月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85例(完成163例),随机分为两组:氨氯地平组94例(完成80例),缬沙坦组91例(完成83例)。两组分别用氨氯地平及缬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腹围、腰围、血脂、血浆APN水平的改变。结果 (1)氨氯地平组及缬沙坦组两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分别经氨氯地平及缬沙坦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氨氯地平组收缩压下降(22.7±11.2)mmHg,舒张压下降(8.4±6.9)mmHg;缬沙坦组收缩压下降(20.8±10.8)mmHg,舒张压下降(9.5±7.2)mmHg;治疗后两组之间无论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两组治疗前血浆APN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1)。缬沙坦组治疗后血浆AP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血浆APN水平改变不明显(P>0.05)。治疗后缬沙坦组血浆APN水平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氨氯地平比较,缬沙坦能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APN水平,推测缬沙坦降压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提高血浆APN水平有关。
曹萍沈丹钟亚李睿
关键词:高血压脂联素氨氯地平
老年人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级和危险分层的老年人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233例,其中1级高血压35例,2级82例,3级116例;根据危险分层,低危3例,中危28例,高危75例,极高危127例。对照组为143例同期住院的非高血压患者。入选者治疗前均接受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评估。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前列腺体积(PV)。分析不同分级和危险分层的高血压与BPH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BMI、FBG及TC显著增高(£值分别为3.883,2.498,2.161,3.399,2.200,2.370,均P%0.05或P%0.01),HDL=C显著降低(t=2.036,P〈o.05);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IPSS评分明显增高(t-3.381,P〈0.01),PV显著增加(t=3.432,P%0.01)。高血压患者发生BPH的风险是对照组的2.03倍(95%CI:1.33~3.11,P%O.01)。在高血压患者中,2级、3级高血压者PV及IPSS评分显著高于1级高血压者(F=6.890、7.576,均P%0.01);高危和极高危组显著高于中低危组(F=30.608、19.804,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PV与收缩压、FBG、TC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3、0.251、0.305,均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235,P%0.05)。IPSS评分与收缩压、舒张压、FBG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6、0.273、0.224,均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88,P〈0.01)。结论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发生BPH的风险明显增加;PV增大以及IPSS评分增高常与高血压的传统危险因素并存;BPH的进展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危险分层的增加密切�
沈丹曹萍李睿钟亚
关键词:高血压前列腺增生
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和视黄醛结合蛋白4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缬沙坦3种药物降压治疗前后的血浆脂联素和血浆视黄醛结合蛋白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年在我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38例,完成研究193例,数字抽签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缬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血压、心率、身高、体质量、腹围、腰围、血脂、血浆脂联素及视黄醛结合蛋白水平等改变。结果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缬沙坦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治疗后3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血浆脂联素水平培哚普利组(7.4±1.8)μg/L与(8.3±1.8)μg/L、缬沙坦组(7.5±1.7)μg/L与(8.4±1.9)μg/L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治疗后培哚普利组、缬沙坦组血浆脂联素水平高于氨氯地平组(7.6±1.8)μg/L(均P〈0.05)。治疗后培哚普利组、缬沙坦组血浆视黄醛结合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氨氯地平组较治疗前血浆视黄醛结合蛋白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视黄醛结合蛋白水平治疗后培哚普利组(36.6±14.2)mg/I。缬沙坦组(36.3±14.1)mg/L低于氨氯地平组(42.7±13.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培哚普利、缬沙坦能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血浆视黄醛结合蛋白水平,从而起到降压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曹萍沈丹钟亚李睿
关键词:高血压脂联素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口服黛力新对多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多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复位后残存症状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BPPV患者资料,共306例,纳入符合标准的多管型BPPV患者共58例,其中包括前庭康复训练组和前庭康复联合口服黛力新治疗组。收集患者病历资料,采用眩晕残障量表(DHI)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306例患者中有193例存在残余症状,多管BPPV患者58例,其中31例患者接受前庭康复训练,27例患者接受前庭康复联合口服黛力新治疗。治疗前各组DH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DHI-T、DHI-E评分均低于单纯前庭训练组(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口服黛力新治疗对多管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的残余症状有治疗效果,且疗效优于单纯前庭康复训练。
毛正盛李睿曾晓云罗志秀刘江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血清肌酸激酶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在老年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235例(高血压组),进行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高血压分级1、2、3级分别为21、60、154例。高血压低中危、高危、极高危分别为23、51、161例。并选择同期住院的非高血压患者128例(对照组)。酶学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时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比较高血压不同分级和危险分层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差异;并对血清肌酸激酶与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增高[(80.18±35.71)U/L vs(40.59±20.01)U/L,P<0.01]。随着高血压级别的增加,血清肌酸激酶逐级明显增高(P<0.05,P<0.01)。高血压极高危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显著高于低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93.01±38.48)U/L vs(45.08±22.06)U/L,(59.31±25.10)U/L,P<0.01]。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血尿酸呈正相关(r=0.383,r=0.466,r=0.272,P<0.01)。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体质量指数和血尿酸均是影响血清肌酸激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肌酸激酶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调节,与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
沈丹曹萍李睿
关键词:肌酸激酶高血压尿酸高尿酸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