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 作品数:13 被引量:46 H指数:2 供职机构: 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烧结温度对防氧化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研制了一种以磷酸盐涂层和陶瓷涂层相结合的新型复合防氧化涂层,并针对不同的烧结温度对这种复合涂层的防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700℃静态氧化30 h后,800℃烧结的复合涂层试样的氧化失重率最小,为0.99%;经过900℃,3 min圳室温,2 min 30次和1 100℃,3 min圳室温,2 min 10次连续热震后,其氧化失重率仅为0.31%,氧化速率为1.34×10-7g·cm-2·s-1。SEM观察结果显示不同烧结温度制备的涂层表面微观形貌明显不同,800℃烧结的涂层表面完整致密,氧化后涂层仍然保持完好,没有脱落,说明该涂层与炭基体的结合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良好,适合作为飞机炭刹车副的防氧化涂料。 孟凡才 薛宁娟 李睿 苏君明 肖志超关键词:烧结温度 双元炭基体刹车盘在飞机中止起飞时的高摩擦特性 被引量:2 2005年 为解决炭刹车盘在飞机中止起飞(RTO)时摩擦系数低的弱点,采用了针刺炭纤维无纬布准三向预制体,以狭缝定向流外热内冷、内热外冷热梯度CVI与树脂浸溃-炭化相结合的致密工艺,生产了双元炭基体的波音757-200型飞机炭刹车盘材料。与原装机的国外炭刹车盘在惯性台上进行了RTO动态力矩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具有粗糙层结构热解炭与树脂炭优化组合的双元炭基体超码炭刹车盘,比国外单一粗糙层结构热解炭基体的炭刹车盘RTO时的摩擦系数提高了22.7%-29.2%,突破了炭刹车盘在飞机RTO动态力矩试验中摩擦系数严重衰减这个长期难于攻克的关键技术。 苏君明 徐东毅 肖志超 孟凡才 辛建国 周绍建 彭志刚 李睿 苑涛 谷立民关键词:飞机炭刹车盘 微观结构 甲烷CVI致密C/C飞机刹车盘的研究 本课题以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作为基体前驱体,在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条件下用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致密C/C飞机刹车材料.主要研究了在沉积温度和气体滞留时间相同,而压力不同时的炭沉积速率,热解炭的微观结构,经过220... 薛宁娟 苏君明 肖志超 谷立民 李睿关键词:热解炭 微观结构 飞机刹车盘 CVI工艺 文献传递 B757飞机C/C刹车盘的研制与应用 为达到大型民用客机C/C刹车盘国产化的目的,采用针刺无纬炭布准三向预制体。以负压前驱体气体狭缝定向流的内、外热梯度CVI及树脂浸渍-炭化相结合致密工艺等创新技术制造了优化组合的双元炭基体B757飞机C/C刹车盘。经试验室... 苏君明 肖志超 徐东毅 孟凡才 周绍建 辛建国 彭志刚 向嵛 李睿 韩媚关键词:B757飞机 不同制动初速度及压力工况下飞机炭刹车盘材料的摩擦特性 用HJDS-Ⅱ模拟试验机及MM-1000摩擦试验机,对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英国Dunlop公司、法国Carbon Industic公司生产的B757型、A320型飞机炭刹车盘材料,在不同制动初速度、压力工况下的摩擦特性... 苏君明 肖志超 孟凡才 辛建国 彭志刚 薛宁娟 李睿 谷立民 邵海成关键词:制动压力 文献传递 制造飞机炭刹车盘的外热梯度气相沉积炉 制造飞机炭刹车盘的外热梯度气相沉积炉,包括炉盖、石墨盖板及其上的保温毡、铜感应圈、石墨发热体其及外层的保温毡、炭盘预制体、炉底、位于炉底的石墨托架和位于石墨托架上的石墨托板、外炉体、进气管、抽气孔,其特点在于:在炭盘预制... 苏君明 肖志超 朱寿庆 李睿文献传递 炭刹车盘负压定向流外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方法及其设备 一种飞机炭刹车盘的负压定向流外热梯度化学气相渗方法及其设备,其特点在于:将飞机炭刹车盘预制体装入炉中,各预制体之间垫入等厚的石墨垫片;在负压下使预制体外热内冷,径向建立热梯度;碳源气体在负压下几乎100%的定向流经各炭盘... 苏君明 肖志超 孟凡才 向嵛 朱寿庆 李睿文献传递 C/C复合材料飞机刹车盘的结构与性能剖析 采用企业、行业及国家相关标准的试验方法,对超码复合材料公司,英国Dunlop公司,法国Carbon Industy公司,美国B.F.Goodrich、ALS公司等生产的9种C/C复合材料飞机刹车盘的物理、力学、热学、摩擦... 苏君明 肖志超 周绍建 彭志刚 辛建国 李睿 韩媚 赵胜利 谷立民关键词:复合材料 飞机刹车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文献传递 甲烷CVI致密C/C飞机刹车盘的研究 本课题以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作为基体前驱体,在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条件下用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致密C/C飞机刹车材料。主要研究了在沉积温度和气体滞留时间相同,而压力不同时的炭沉积速率,热解炭的微观结构,经过220... 薛宁娟 苏君明 肖志超 谷立民 李睿关键词:CVI 热解炭 微观结构 文献传递 针刺炭纤维预制体结构单元对C/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6K炭纤维无纬布/网胎交替叠层及12K炭纤维无纬布/网胎交替叠层,在针刺工艺,致密化、热处理工艺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制备了密度为1.8g/cm3的热解炭/树脂炭双元基体的两种C/C复合材料产品,考察了针刺预制体结构单元对C/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C/C复合材料的热学(垂直方向导热系数)、电学性能及石墨化度基本相当;而针刺6K炭纤维无纬布/网胎预制体C/C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压缩、层间剪切强度分别为127MPa,189MPa,263MPa,24.6MPa;其平行方向导热系数为54.6W/m·K,比常规针刺12K炭纤维无纬布/网胎预制体C/C复合材料相应提高了38%,32.2%,32.8%,38.9%,21%,彰显了细化针刺预制体结构单元对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显著影响. 苏君明 李庭安 李永军 薛宁娟 李睿 姚西明 赵大明 肖志超关键词:C/C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电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