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 作品数:7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六倍体小黑麦品种资源Glu-1位点的多态性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我国新疆101份和波兰11份六倍体小黑麦品种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共检测到17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其中Glu-A1位点编码的HMW-GS有3种变异类型,即1(a)、2*(b)和Null(c),Glu-B1位点编码的HMW-GS有8种变异类型,即7(a)、7+8(b)、7+9(c)、6+8(d)、20(e)、13+19(g)、7+18(r)和6.8+20y(s),Glu-R1位点编码的HMW-GS有6种变异类型,即1r+4r(a)、2r+6.5r(b)、6r+13r(c)、2r+9r(d)、6.5r(e)和0.8r+6r(f)。这些小黑麦品种的HMW-GS组成以Null(c)、7+18(r)和6r+13r(c)为主,分别占58.93%、67.90%和58.00%。在112份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30种HMW-GS组合变异类型,其中[Null,7+18,6r+13r(c,r,c)]和[2*,7+18,6r+13r(b,r,c)]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16.91%和16.02%,其他类型组合出现频率较低,个别材料具有少见的特殊亚基组合,如[2*,7+18,2r+9r(b,r,d)]、[2*,6.8+20y,2r+6.5r(b,s,b)]等类型。分析2个地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发现新疆品种的遗传变异范围小于波兰品种,波兰品种在Glu-1位点上的遗传变异更丰富。结果还显示,在六倍体小黑麦的人工进化过程中Glu-B1位点发生了很大变异,产生了小黑麦特有的7+18(r)和6.8+20y(s)亚基,而且频率很高,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
- 王曙光孙黛珍李瑞李晓燕杨武德
-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GLU-1位点等位变异多态性
- 六倍体小黑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3
- 2006年
- 利用RAPD标记对10份六倍体小黑麦、1份普通小麦和1份黑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9个RAPD引物中,有10个引物(52.63%)可扩增出清晰且具多态性的条带。10个引物共产生385条DNA片段,其中38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9.74%,不同引物扩增带数变幅为8-71条,平均为38.5条,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为298~3054bp,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724-0.833之间。对12份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进行聚类分析,在平均GD值0.77水平上可将12份供试材料分为3类。研究结果为将六倍体小黑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 周福平孙黛珍王曙光李瑞冀彩萍
-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RAPD标记聚类分析
- 六倍体小黑麦萌发期抗旱性分析被引量:32
- 2008年
- 利用20%PEG-6000(-0.975 MPa)为渗透介质室内模拟干旱,分析六倍体小黑麦萌发期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鞘长、根长、根数的变化,采用模糊隶属函数与抗旱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各个形态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黑麦各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鞘长、根长都比对照不同程度地降低或缩短,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根数却增减不一,表明根数对水分胁迫的反应方向不一致;品种"Tornado"(S9)萌发期综合抗旱性强,为小麦抗旱育种提供了种质资源;发芽率与六倍体小黑麦萌发期抗旱性的关联度最大,可作为形态指标加以利用。
- 王曙光孙黛珍周福平李瑞李晓燕杨海峰
-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萌发期抗旱性渗透胁迫
- 六倍体小黑麦灌浆期抗旱性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采用盆栽在六倍体小黑麦灌浆期控水模拟干旱,分析干旱对各个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然后采用模糊隶属函数与抗旱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品种灌浆期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各个形态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灌浆期水分胁迫下所有品种都表现出株高降低,穗长变短,单株粒重、千粒重下降,每穗总小穗数、主茎穗粒数减少,而且与对照之间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品种“Tornado”对灌浆期干旱具有强的抗性,可作为今后小麦抗旱育种的种质资源;(3)单株粒重、主茎穗粒数、千粒重与抗旱性关联度大,可作为灌浆期抗旱形态指标。
- 孙黛珍周福平王曙光李瑞袁斌
-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灌浆期抗旱
- 山西育成小麦品种(系)Glu-1位点的遗传变异被引量:2
- 2007年
- 为了了解山西育成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为山西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山西省87个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HMW-GS)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测到Glu-A1位点编码的HMW-GS有3种类型,分别是Null、1和2*,其中Null出现频率较高(68.97%);Glu-B1位点编码的HMW-GS有7、7+8、7+9、6+8、14+15和17+18共6种类型,其中7+8出现的频率较高为44.83%;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有2+12、5+10、3+12、4+12、5+12和2+10共6种类型,其中2+12出现的频率最高(44.83%)。共检测到26种HMW-GS组合变异类型,其中Null,7+9,2+12出现频率较高(20.69%)。品质评分发现得分较高的有1,7+9,5+10等组合,它们出现的频率为3.45%。
- 王曙光刘昌海李瑞孙黛珍
-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 黑麦优良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7年
- 黑麦属蕴藏着许多对改良小麦有用的基因资源,将黑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小麦不仅可以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而且可以有效改良小麦的产量、品质、抗性及适应性等性状。为了了解目前黑麦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研究现状,本文从黑麦基因导入小麦的途径、黑麦基因资源在小麦中的鉴定以及黑麦基因资源在小麦中的应用前景三方面总结论述了黑麦优良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促进黑麦优良基因向小麦中转移,深入开拓和利用黑麦基因资源。
- 李晓燕王曙光李瑞杨海峰孙黛珍
- 关键词:黑麦基因资源
- 不同基因型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为了给小麦品质遗传改良中亲本的选配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36个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HMW-GS)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测到Glu-A1位点编码的HMW-GS有3种类型,分别是Null、1和2*,其中Null出现频率较高(72.22%);Glu-B1位点编码的HMW-GS有7+8、7+9、6+8、13+19、7、13+16、17+18和20共8种类型,其中7+9出现的频率较高为41.67%;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有2+12、5+10、3+12、4+12、5+12和2+10共6种类型,其中2+12出现的频率最高(38.89%)。共检测到21种HMW-GS组合变异类型,其中Null,7+9,2+12出现频率较高(19.44%)。品质评分发现得分较高的有1、7+8、5+10、1、7+9、5+10、2*、13+19、3+12、2*、20、3+12、1、7+8、4+12和Null、13+16、4+12共6种组合,它们出现的频率为22.22%。
- 李瑞王曙光周福平李晓燕杨海峰袁斌孙黛珍
-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