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 作品数:33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水利厅更多>>
-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利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淮北农灌区“四水”转化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四水"是指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农灌区"四水"转化的定量关系是制定农业灌溉计划和调控田间土壤水及地下水的基础。根据淮北平原各项实验参数指标建立了农灌区"四水"转化模型,提出该模型在农田径流预报、土壤水消退及地下水位模拟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该模型的作用和推广前景。
- 李瑞
- 关键词:水文模型
- 安徽省宿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安徽省宿州市是以超采中深层承压孔隙水为主的缺水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地下水的开采量显著增加,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日益增大。分析了宿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 李瑞
-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
- 蚌埠市水资源问题及开发利用探析被引量:2
- 2018年
- 基于蚌埠市利用现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可用水源及供需平衡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蚌埠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李瑞李瑞胡军
- 关键词:水资源
- 对二氧化氯衰减因素的一点探索
- 2023年
- 二氧化氯作为安徽省农村饮水集中式供水工程中使用的主要消毒剂,其浓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从环境因素和管材材质两个方面入手开展消毒剂衰减因素识别实验,得出:(1)光照强度、pH值、温度、消毒剂初始浓度等均会对二氧化氯衰减造成影响;(2)铸铁管、钢管、PVC管三种不同材质的管材条件下二氧化氯衰减率的大小不同。开展本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李瑞彭建和彭建和
- 关键词:二氧化氯管材
-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与管理初议被引量:1
- 2011年
- 淮北地区是安徽省水资源较为缺乏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地下水资源是该区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供水水源,本文调查描述了安徽淮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借此进行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潜力评价,可为科研与管理人员了解淮北地区水资源状况提供支持,同时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相应的水资源使用与管理建议。
- 李瑞刘猛陈小凤
- 关键词:地下水井
- 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转化影响因素探析
- 2024年
- 饮用水中消毒剂浓度以及消毒剂与水中有机物反应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浓度直接影响水质是否达标,开展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影响因素研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从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消毒工艺的特点和管网布局特征出发,将氯酸钠、亚氯酸钠作为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代表物质,选取温度、pH值、管材、光照和消毒剂类型及投加浓度等因素开展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衰减试验研究,探析饮用水中消毒剂副产物转化因素的规律,研究认为,氯酸钠的转化受残余二氧化氯浓度、二价铁离子的影响,亚氯酸钠则受残余二氧化氯浓度、管网材质、亚铁离子的影响,农村饮水存在消毒剂余量不合格的情况。分析结果对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消毒效果及降低消毒剂副产物具有重要技术指导。
- 李瑞彭建和彭建和
- 关键词: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
- 淮北平原河流污染对浅层地下水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一、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的选定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为第四至第三系松散岩系地下含水层组埋深0,50m,属潜水--弱承压水,
- 李瑞陈小凤刘猛
-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淮北平原河流污染研究区承压水
- 采煤沉陷区雨洪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被引量:29
- 2009年
- 淮北平原淮南市、淮北市及宿州市(简称两淮一宿),由于煤矿井大量开采,已形成了大面积的积水洼地,最大积水面积为10.5 km^2,平均积水面积2.0~2.5 km^2,总积水面积达100 km^2,积水库容2.4×10^8m^3,且在近15~20年内,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平均积水深度3~5.5 m,积水最深达13 m多。论文分析了淮北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能,研究以蓄水为主和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接方式,对沉陷区特征蓄水位及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及蓄水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沉陷区作为湿地开发的三种构造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源供水保证程度和配置能力,同时可促进水生态修复和改善人居环境,在同类地区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 王振龙章启兵李瑞
-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雨洪资源利用淮北平原
- 滁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2010年滁州市共有11处饮用水水源地,其中8处为常规饮用水水源地,总供水人口105万人,综合生活用水量6376万m3。通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水量安全状况评价,滁州市8处常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均为2~3,水量综合评价指数均为3,满足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但是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周边还存在污染源、保护措施不到住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保障措施和建议。
- 陈小凤王再明李瑞王振龙
- 关键词: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 采煤沉陷区雨洪资源利用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分析了淮北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能,研究以蓄水为主的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接方式,对沉陷区特征蓄水位及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和蓄水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将沉陷区作为湿地开发的3种构造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源供水保证程度和配置能力,同时也可促进水生态修复和改善人居环境,对同类地区的改造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 王振龙章启兵李瑞吴亚军
-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雨洪资源利用淮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