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滢

作品数:14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电针
  • 8篇穴位
  • 5篇模型大鼠
  • 5篇不同穴位
  • 4篇高架十字迷宫
  • 4篇IBS
  • 3篇电针足三里
  • 3篇心理
  • 3篇易激综合征
  • 3篇天枢
  • 3篇天枢穴
  • 3篇内脏高敏
  • 3篇内脏高敏感
  • 3篇内脏高敏感性
  • 3篇综合征
  • 3篇足三里
  • 3篇脑肠轴
  • 3篇高敏
  • 3篇肠易激
  • 3篇肠易激综合征

机构

  • 1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北京门头沟区...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作者

  • 14篇李滢
  • 14篇张露芬
  • 9篇孙洁
  • 9篇朱文莲
  • 8篇杨磊
  • 6篇朱江
  • 4篇曾霈君
  • 4篇魏惠芳
  • 4篇杨帅
  • 4篇温进
  • 3篇任晓暄
  • 2篇陈磊
  • 2篇赵雅芳
  • 1篇张玲
  • 1篇闫明茹
  • 1篇沈小雨
  • 1篇周登芳
  • 1篇杨佳敏
  • 1篇申松希

传媒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三届国际针...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穴位与非穴对IBS模型大鼠不同部位CGRP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穴位与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IBS)脑肠轴各层次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表达的影响,揭示电针对IBS的作用机制及穴位特异性。方法:将Wistar幼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BS模型组、电针关元组...
李滢朱文莲杨磊孙洁赵雅芳杨帅张露芬朱江
关键词:电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穴位特异性
文献传递
同神经节段穴位对IBS效应机制的比较性研究
目的:比较同神经节段穴位关元穴与大肠俞穴对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性的不同调节效应,探讨腧穴作用差异的机制。方法:采用醋酸灌肠法制备IBS动物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模型组、电针关元组、电针大肠俞组,观察电针治疗后...
朱文莲李滢张露芬朱江
关键词:电针IBSNPY
电针不同经穴对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影响的实验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目前紧张的工作状态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等应激源日益泛化,由此导致的身心疾病已严重影响人的生存质量。临床观察电针对应激性精神心理疾病具有明显疗效。文中旨在通过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行为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免疫失调状态下心理行为的改变及电针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百会组、电针关元组、电针足三里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余各组均采用自制布袋束缚大鼠30 min,每天1次,共20 d制备束缚应激大鼠模型,于造模第2天,各治疗组捆绑固定后给予电针20 min,隔天1次,共10次。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5次及10次,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maze,EPM)检测各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open arm entry,OE)比例及停留开放臂时间(open arm time,OT)比例的变化。结果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电针百会组大鼠OT比例降低明显、电针关元组大鼠OE比例升高明显,电针足三里组大鼠造模后、治疗5次后OT比例均明显降低,治疗10次后大鼠OE比例则明显升高,P<0.01;与造模刚结束比较,治疗5次后电针百会组大鼠OT比例明显升高(P<0.05),电针关元组大鼠OE比例明显降低、电针足三里组治疗10次后模型大鼠OE和OT比例均升高明显(P<0.01);与治疗5次比较,治疗10次后电针关元组大鼠OE比例升高明显(P<0.05),电针足三里组大鼠OE和OT比例均明显升高(P<0.01)。电针各组间比较,大鼠在治疗5次、10次后OE和OT比例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介入具有一定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可改善慢性束缚应激所引起的抑郁、情绪焦虑;百会、关元、足三里穴均具有抗焦虑作用,且不同穴位效应不同,百会在应激早期的抗焦虑作用明显,而关元、足三里穴的作用较为稳定、持久。
孙洁曾霈君魏惠芳温进仲大奎李滢杨磊张露芬
关键词:束缚应激电针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
电针足三里和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的效应差异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比较电针足三里和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的调节效应差异,探讨两穴作用的不同靶点,为进一步研究腧穴效应的特异性规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醋酸灌肠法制备IBS动物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天枢组。电针两穴组给予20min电针刺激,隔日1次,共电针治疗7次。观察电针对大鼠内脏高敏行为反应的影响,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液及脑肠不同靶点处的神经肽Y(NPY)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大鼠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明显升高(P<0.05)。且电针足三里组大鼠丘脑中NPY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电针天枢组结肠组织中NPY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足三里穴有直接的明显抑制内脏高敏的效应,并对丘脑中NPY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天枢穴对内脏高敏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天枢穴只对结肠局部的脑肠肽紊乱有调节作用,推测NPY在丘脑中的含量变化可能是两穴作用差异的关键性调节物质。
朱文莲李滢张露芬朱江杨佳敏沈小雨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天枢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
电针足三里和天枢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的效应差异
目的:比较电针足三里和天枢穴对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的调节效应差异,探讨两穴作用的不同靶点,为进一步研究腧穴效应的特异性规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醋酸灌肠法制备IBS动物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即模型组、电针足...
朱文莲李滢张露芬朱江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天枢IBS内脏高敏感性
文献传递
电针不同穴位对慢性炎症痛模型大鼠心理行为改变的实验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慢性炎症痛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电针对慢性痛所致心理行为改变的调节规律。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百会组、电针关元组、电针足三里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佐剂性关节炎(AA,即慢性炎症痛)大鼠模型,于造模第2天各治疗组捆绑固定后给予电针20 min,正常组及模型组捆绑束缚20 min,隔日一次,共10次。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5次、10次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OE%)及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的变化。结果:与造模前比较,电针百会穴组大鼠造模后OE%和OT%明显减少(P<0.05,P<0.05),且治疗5次后OT%、治疗10次后OE%与OT%均降低明显(P<0.01,P<0.01,P<0.05),而电针关元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和OT%则明显升高(P<0.05,P<0.05),电针足三里组大鼠造模后OT%、治疗5次后大鼠OE%与OT%、治疗10次后OT%均明显降低(P<0.01,P<0.05,P<0.01,P<0.05);与造模刚结束比较,电针百会组大鼠在治疗5次、10次后OE%由升高逐步降低,而OT%由低逐渐升高(P>0.05),电针关元组模型大鼠治疗10次后模型大鼠OE%和OT%均明显升高(P<0.05,P<0.05),电针足三里组模型大鼠治疗10次后OT%升高明显(P<0.05);与治疗5次后比较,电针百会组大鼠在治疗10次后OE%降低、OT%升高(P>0.05),电针关元组与电针足三里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和OT%均明显升高(P<0.05,P<0.05;P<0.01,P<0.01)。与电针百会组比较,电针关元组与电针足三里组大鼠在治疗10次时OE%均明显升高(P<0.01,P<0.01)。结论:电针不同穴位具有一定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可改善慢性炎症痛所致大鼠焦虑、情绪行为的变化;不同穴位效应不同,关元穴与足三里穴具有综合调节、抗焦虑效应,且具有相对特异性。
孙洁温进魏惠芳仲大奎曾霈君李滢杨磊张露芬
关键词:慢性炎症痛电针高架十字迷宫
艾灸不同穴位对慢性炎症痛模型大鼠心理行为改变的实验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艾灸不同穴位对慢性炎症痛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艾灸对慢性痛所致心理行为改变的调节规律。方法: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百会组、艾灸关元组、艾灸足三里组,每组各9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佐剂性关节炎(AA,即慢性炎症痛)大鼠模型,于造模第2天各治疗组捆绑固定后给予艾炷灸3壮,正常组及模型组捆绑束缚20 min,隔日1次,共10次。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5次、10次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OE%)及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的变化。结果:1)与造模前比较,百会组治疗5次后OT%降低明显,关元组造模后OT%、治疗5次后OE%和OT%则明显降低,足三里组治疗5次后OT%、治疗10次后OE%降低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刚结束比较,关元组AA大鼠治疗10次后OT%降低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5次后比较,治疗10次后百会组大鼠OT%与足三里组OT%、关元组OE%和OT%均升高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P<0.01)。2)与艾灸百会组比较,艾灸足三里组大鼠在治疗10次后OE%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不同穴位具有一定抗焦虑作用,可一定程度改善慢性炎症痛所致大鼠焦虑、情绪行为的变化;综合分析组内与组间比较的结果特点,关元、百会、足三里三穴均表现出一定抗焦虑效应,且关元穴在长期治疗中效应较为明显,具有相对特异性。
孙洁仲大奎魏惠芳温进曾霈君李滢杨磊杨帅张露芬
关键词:艾灸慢性炎症痛高架十字迷宫心理行为
电针足三里和天枢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的效应差异
目的:比较电针足三里和天枢穴对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的调节效应差异,探讨两穴作用的不同靶点,为进一步研究腧穴效应的特异性规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醋酸灌肠法制备IBS动物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即模型组、电针足...
朱文莲李滢张露芬朱江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天枢IBS内脏高敏感性
艾灸干预不同穴位对束缚应激模型大鼠心理行为改变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艾灸不同穴位对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艾灸对束缚应激所致心理行为改变的作用规律。方法:将35只雄性Wistar大鼠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正常组、束缚应激模型组、艾灸百会(GV20)组、艾灸关元(CV4)组、艾灸足三里(ST36)组,每组各7只。除正常组外,余各组均采用自制布袋束缚大鼠30 min,每日1次,共20次,制备束缚应激大鼠模型,于造模第2天各治疗组捆绑固定后给予艾炷灸3壮,正常组及模型组捆绑束缚20 min,隔日一次,共10次。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5次、10次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OE%)及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的变化。结果:①与造模前比较,艾灸百会(GV20)组大鼠造模后、治疗10次后OE%均降低明显,治疗5次后OT%升高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关元(CV4)组大鼠造模后OT%降低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足三里(ST36)组大鼠造模后OE%和OT%、治疗10次后OE%均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5,P<0.05,P<0.01);与造模刚结束比较,艾灸百会(GV20)组大鼠治疗5次后OE%与OT%均升高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关元(CV4)组大鼠治疗10次后OT%升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灸足三里(ST36)组大鼠治疗5次后OE%、治疗10次后OT%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与治疗5次比较,艾灸百会(GV20)组、足三里(ST36)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明显降低,艾灸关元(CV4)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和OT%升高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艾灸百会(GV20)组比较,艾灸关元(CV4)组与艾灸足三里(ST36)组大鼠在治疗5次、10次后OE%和OT%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趋势,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不同穴位可一定程度改善慢性束缚应激所致大鼠焦虑心理行为的变化;关元(CV4)、百会(GV20)、足三里(ST36)三穴均表现出一定抗焦虑效应,百会(GV20)穴在
孙洁魏惠芳仲大奎温进曾霈君李滢杨磊张露芬
关键词:艾灸束缚应激高架十字迷宫心理行为
电针不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症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肠道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天枢穴、足三里穴对肠易激模型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及肠道微循环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IBS的部分机制。方法:采用VISTAR幼鼠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足三里组,天枢组和足三里组从第6周进行束缚...
杨磊李滢赵雅芳孙洁杨帅陈磊朱文莲张露芬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微循环内脏敏感性穴位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