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清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投照
  • 2篇X线
  • 2篇X线诊断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成像
  • 1篇胆管结石
  • 1篇动态增强MR...
  • 1篇胸片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成像
  • 1篇诊病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设计要点
  • 1篇投照方法
  • 1篇投照技术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检查
  • 1篇腺肿瘤

机构

  • 8篇潍坊市益都中...

作者

  • 8篇李清华
  • 1篇潘靖年
  • 1篇王建伟

传媒

  • 4篇中外医用放射...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建筑安全
  • 1篇中国医院建筑...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诊的疑似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对照组患者在此上采用腹部CT检查,观察组患者在此上采用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比较各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均优于B超检查,(P <0.05)产生统计学意义。且腹部CT检查对直径小于8 mm的小结石检出率与B超检出率相近,(P> 0.05)无统计学意义。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直径小于8mm的小结石检出率高于CT检查,(P <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且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相对于腹部CT比较更具有敏感性,诊断价值更高。
李清华
关键词:腹部CT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管结石
PDCA循环在大型医院整体搬迁中的应用
2021年
在大型三甲综合医院整体搬迁的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组织开展了三次运行测试工作。通过应用该法,临床及医技科室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和解决,提高了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运行效率。
贾兵李清华潘靖年王建伟
关键词:PDCA循环
论放射人员的继续教育与技能提高
2001年
丁伟宗李清华
关键词:继续教育
浅谈X线胶片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001年
丁伟宗李清华
关键词:X线胶片
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肿瘤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肿瘤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乳腺肿瘤检查并确诊的98例乳腺肿瘤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动态增强MRI检查,对照组采用B超检查,对两种方法的确诊率进行研究,分析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肿瘤检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B超检查的检出率为87.75%低于动态增强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5.92%,两组比较呈现为(P <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肿瘤诊断中,动态增强MRI相对于B超检查更具有敏感性,诊断价值更高。
李清华
关键词:动态增强MRI乳腺肿瘤
急诊病人的X线检查与投照技术的灵活应用
2001年
丁伟宗李清华
关键词:急诊病人X线诊断投照技术
在不同情况下胸片投照方法
2001年
丁伟宗李清华
关键词:胸片投照方法X线诊断
核医学科场地建设实践——以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新院区为例
2025年
以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新院区的核医学科场地设计为例,探讨新建医院建筑中核医学科的设计要点,涵盖了平面布局、人员流线、放射防护、暖通系统和排水系统等。在工程方案中,对甲癌病房和PET-CT注射后等候室的放射防护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采用硫酸钡砂浆和铅板等防护材料;暖通设计中,核医学科区域采用多联机(VRV)系统,以减少漏水风险,并确保放射性废气的安全排放;排水设计遵循《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确保放射性废液得到妥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核医学科的设计需综合考虑医疗需求和医务工作者的健康安全,以实现医疗服务的安全和高效。
臧栋李清华贾兵
关键词:核医学科设计要点工程方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