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3例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临床疗效,提高其穿刺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总医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TIPS技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右支,成功后将Cobra导管置入门静脉进行造影、栓塞胃冠状静脉、测压,然后将Cobra导管置于门静脉,进行门静脉正侧位造影,引导Rups-100穿刺门静脉。球囊扩张肝实质分流道,置入金属支架,陈旧性血栓用金属支架旷置,造影测压。结果 2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IPS手术,上消化道出血即刻得到控制,手术时间(140.32±43.56)min、手术开始至胃冠状静脉封堵时间(12.53±13.18)min、穿刺针数(4.16±2.73)针、TIPS治疗可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TIPS治疗前后血氨无显著变化。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TIPS,可标识定位指导TIPS操作,并可在第一时间封堵胃冠状静脉出血,提高了TIPS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张洪义冯志强李利吴迪朴龙松李志杰何晓军张辉徐新保肖梅张宏义
- 关键词:门静脉造影术
- 肝癌细胞内Sox17基因表达水平与细胞迁移、侵袭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从基因表达水平上探讨肝肿瘤细胞内Sox17的mRNA表达量与细胞迁移、侵袭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种肝肿瘤细胞HepG2、MHCC-97L、LM3、SK-Hep-1及一种非肿瘤肝上皮细胞QSG7701,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内Sox17、CTT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肝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力。对Sox17基因的表达水平与CTTN的表达量及细胞划痕、Transwell小室侵袭的实验结果进行秩相关检验。结果:与非肿瘤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内Sox17表达水平普遍较低,CTTN的表达水平较高;在4种肝肿瘤细胞中,Sox17基因的表达水平与CTTN的mRNA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划痕区域细胞生长速度、Transwell小室穿膜细胞数的统计结果呈负相关,秩相关系数rs=-1。结论:肝肿瘤细胞内Sox17基因的表达水平的高低与细胞的迁移、侵袭力呈负相关。
- 黄子明张洪义赵刚李志杰肖军闫舫吕丽萍
- 关键词:肝肿瘤细胞分化
- 介入治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恶性梗阻性黄疸主要是由胆管、胰头部、壶腹部等消化道恶性肿瘤压迫胆道,引起胆道狭窄、胆汁淤积、引流不畅所致.其临床治疗比较困难,早期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其治疗创伤大,常被术后并发症等困扰,疗效亦不显著.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适用范围广、可重复性、患者耐受性高等优点,逐渐成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主要姑息性治疗手段,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本文对近些年临床上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所应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 李志杰张洪义黄子明
-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胆道狭窄姑息性治疗胆汁淤积
- 肝动脉造影在原发性肝癌精准肝切除术前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精准肝切除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05—2010年207例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资料,8l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126例采用精准肝切除手术治疗。对精准肝切除组患者术前进行肝动脉造影。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精准肝切除组小于1.0cm病灶的发现率优于常规手术组(81.48%比18.18%),在手术时间(168.20±35.81min比221.75±30.33min)、切除肝脏体积(75.15±28.64ml比133.29±88.35m1)、术中失血(188.98±59.71mI比327.27±45.55m1)、围手术期输血率(256.13±185.24ml比436.97±590.12m1)、术后住院天数(20.53±12.41d比25.72±17.27d)均少于常规手术组;P值均〈0.05。肝动脉造影并未影响精准肝切除组患者术前的肝脏功能。结论肝动脉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供血血管的精准显示方面,以及在术前精准发现〈1.0cm的肝内转移灶或卫星病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从精准肝切除角度出发,术前肝动脉造影是非常值得的。
- 张洪义冯志强张宏义吴迪徐新保张辉肖梅甄玉英肖敏赵刚黄子明李志杰
- 关键词:肝动脉造影原发性肝癌精准肝切除微小肝癌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改进的最新进展
- 2012年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一种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并发症的介入技术,因其安全、有效、微创,并可重复操作等诸多特点,逐渐成为临床治疗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主要手段。该技术1969年由Rosch首先提出并用于实验,
- 黄子明张洪义李志杰朴龙松
-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介入技术门脉高压并发症
- 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比较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及质量进行评价,并用RevMan 4.2.1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的1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年无瘤生存率、1年复发率手术组占优势。术后主要并发症及总住院时间,经皮射频消融组要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热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短期内总体疗效差异不大,但是远期看来,手术组的生存率较高,复发率要低于射频组。
- 黄子明张洪义李志杰赵刚肖国丰
- 关键词:肝肿瘤经皮射频消融外科治疗
-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2010年207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81例采用常规序贯介入治疗。126例采用精准序贯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与常规序贯介入治疗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同术期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可在介入治疗后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AFP值(P〈0.05)船在反应肝功能的ALT、ALB及Child-Pijgh评分方面,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嚷现出对介入治疗良好的耐受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1、2、3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6.67%、22.34%、26.76%,常规序贯介入治疗组术后1、2、3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0.86%、36.88%、47.8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30%、84.26%、78.87%,常规序贯介入治疗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54%、72.34%、6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实施精准序贯介入治疗,在有效控制肿瘤复发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肝脏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 张洪义冯志强肖梅张辉张宏义徐新保甄玉英何晓军李志杰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癌切除术肝功能评估
- 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射频消融技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且不能外科手术切除患者,行透视下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射频消融术,并常规留置金属胆道支架及胆道外引流管,观察手术并发症及黄疸缓解情况并密切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胆道腔内射频消融治疗并留置金属胆道支架及胆道外引流管。术后未出现胆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胆管炎,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7 d黄疸缓解率为65%(13/20);5例患者在术后因晚期肿瘤严重消耗死亡,余患者均存活;3例患者在术后5~6个月黄疸复发,再次行腔内射频治疗后好转;总体1个月支架通。率100%(20/20),3个月支架通。率100%(20/20),6个月支架通。率85%(17/20);1个月存活率100%(20/20),3个月存活率95%(19/20),6个月存活率75%(15/20)。结论作为一种新式的姑息治疗手段,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射频消融对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是安全和可行的,初步疗效令人满意,但尚需大量样本的随机性及前瞻性研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
- 李志杰张洪义冯志强何晓军黄子明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