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军
- 作品数:21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关节镜下手术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对急性髌骨脱位患者应用经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配合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例急性髌骨脱位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配合简单训练,手术类型为外侧支持带松解手术和内侧支持带紧缩缝合手术,简单训练为:术后早期石膏固定,4周后去除石膏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6周后开始行逐步完全负重行走及上下楼梯。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手术类型与对照组一致。结果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4.7%;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髌骨脱位患者采取经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杨松波李志军马宁
- 关键词:关节镜康复训练急性髌骨脱位
- 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年龄对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年龄对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年龄为依据,将100例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患者分为A组(60~70岁,60例)和B组(71~80岁,40例),均行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6个月,对2组手术相关指标、WOMAC、SF-12及ADL评分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SF-12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70岁老年患者行关节置换术相对更安全,术后骨关节炎改善程度更佳。
- 王自力李志军杨松波
- 关键词: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年龄
- 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2例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2例,术后石膏托制动1周开始腕关节功能训练。结果22例患者中,1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4—18个月,平均10.4个月,骨折均在2个月内愈合。按照Dine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13例,良4例,可1例,差1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9.47%。结论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较好恢复桡骨远端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关节面平整,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快。
- 王自力郭志敦李志军丁韶龙卢微波程国芳
- 关键词:桡骨骨折内固定钢板
- 小切口复位联合外固定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联合外固定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桡骨远端骨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实施小切口复位联合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QOL-100)量表评分,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上肢功能(DASH)评分以及患者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生活状况、独立能力五个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且实验组患者各项评分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P均<0.05);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DASH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小切口复位联合外固定架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利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周强李志军
- 关键词: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桡骨远端骨折生活质量腕关节功能
- 锁定板与多枚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锁定板与多枚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内固定技术的特点。方法 23例肱骨近端骨折,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锁定板内固定技术,共11例;B组应用多枚针内固定技术,共12例。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优良率等。结果 A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5.3min,B组为91.6 min。与A组比较,B组在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术后功能优良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3~18个月(平均12.5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结论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应用锁定板较多枚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透视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更满意的效果。
- 卢微波王自力李志军丁韶龙程国芳朱文辉
- 关键词:肱骨骨折内固定锁定板
- 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行单侧TK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原因、文化程度和OA分期)、手术情况(手术平均时间、并发症和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和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优良率、治疗依从性、随访并发症]。随访6个月,根据HSS评分将患者分为有效组(HSS评分≥70)(n=82)和无效组(HSS评分<70)(n=1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年龄、OA分期和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疾病原因、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期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病变部位、文化程度、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随访时并发症、术前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OA分期、并发症、依从性等均是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筛选影响OA患者TKA关节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对提高手术效果,改善生存质量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丁韶龙康波李志军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经皮穿针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31例体会
- 2011年
-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7年6月行经皮穿针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获得完整病例31例,男性2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2岁(4-66岁);按neer骨折分型:两部分骨折21例,三部分骨折10例。均采用经皮穿针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结果平均11个月(1—18个月)随访。采用改良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平均分92分(77-100分),优良率迭90%。结论经皮穿针固定两部分及三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卢微波郭志敦王自力李志军丁韶龙程国芳
-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经皮穿针
- 两种术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术后腕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及前臂Henry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术后腕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MIPPO治疗,观察组行前臂Henry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Cooney腕关节评分、腕关节活动范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背伸、旋前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Cooney评分优良率、掌屈、旋后活动范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相比前臂Henry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具有改善效果,对患者腕关节功能具有改善趋势。
- 周强李志军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锁定钢板
- 半椎板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31例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总结半椎板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的疗效。方法:对31例腰椎滑脱患者应用G SS-Ⅲ型内固定系统半椎板减压后内固定,30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1例置入椎间融合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完全复位24例,不完全复位7例,术后达骨性愈合时间6-12个月,12个月后X线提示均融合满意,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2a疗效均稳定。结论:半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
- 卢微波郭志敦王自力李志军丁韶龙程国芳
- 关键词:腰椎
- 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王自力郭志敦李志军丁韶龙卢微波程国芳
-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治疗疗效观察钛板腰椎压缩性骨折高处坠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