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帮清
- 作品数:37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病被引量:7
- 2010年
- 李帮清
- 关键词:烟草尼古丁慢性病
-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清晨高峰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清晨高峰现象的影响因素.<br> 方法: 连续入选2002年10月到2006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病时间明确的...
- 赵秀娟李帮清宋俊贤迟骋陈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
- 血清肌酐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评估血清肌酐增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因AMI住院患者共340例,分为肌酐正常组269例,高肌酐组71例,随诊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30 d病死率、住院病死率、随诊1年病死率的差异。结果高肌酐组患者年龄大、心肌梗死病史多;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值分别为0.003、0.031、0.000、0.001),30 d病死率(32.39%比4.83%,P=0.000)、住院病死率(35.21%比5.20%,P=0.000)、1年病死率(43.66%比11.15%,P= 0.000)都明显增高。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肌酐是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91, 95%CI 2.149~9.808,P=0.000),也是AMI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36,95%CI 2.264~6.845,P=0.000)。结论AMI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增高30 d病死率、住院病死率及1年病死率均明显增加;高血清肌酐是AM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帮清杨莉军胡大一吴淳徐成斌
- 关键词:肌酸酐心肌梗塞医院死亡率
- 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体液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儿荼酚胺、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同酮的影响。方法入选3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入螺内酯组与对照组,各15例,川螺内酯治疗前与治疗1个门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同时采用均相竞争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索Ⅱ与醛同酮。结果治疗1个月后螺内酯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卜腺素、肾索活性及醛同酮明显低于治疔前,也低于对照组。结论螺内酯可明显抑制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儿茶酚胺水平,降低肾素活性及醛固酮。
- 陈斌杜凤和李帮清
- 关键词:螺内酯心力衰竭儿茶酚胺
- 雌激素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某些体液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建立雌激素抗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阐明雌激素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2 1只纯种新西兰兔随机分入 :A组 (切除卵巢未补充雌激素 )、B组 (切除卵巢补充雌激素 )、C组 (未切除卵巢 ) ,给予 1%胆固醇饮食 ,8周时比较动脉形态学变化 ,测定动脉一氧化氮及一些体液因子。 结果 (1) A组兔主动脉内膜面积〔(1.35± 0 .44 ) m m2 〕高于 B、C组〔(0 .2 0± 0 .2 9)及 (0 .34± 0 .2 9) mm2 〕(P<0 .0 5 ) ;(2 ) A组兔内皮素 - 1高于 B组及 C组 (P<0 .0 5及 P<0 .0 1) ,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 高于 C组 (P<0 .0 5 ) ;(3) B、C组血浆雌二醇〔(2 12± 78)及 (2 2 9± 10 3) ng/ L〕和主动脉一氧化氮〔(0 .41± 0 .18)及 (0 .44± 0 .16 ) nmol/ m g〕高于 A组〔(10 3± 6 9) ng/ L及 (0 .2 5± 0 .0 6 ) nm ol/ m g〕(P<0 .0 5 )。 结论 雌激素可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可能与促进一氧化氮生成、抑制内皮素生成、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有关。
- 李帮清徐成斌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雌激素内皮素1一氧化氮
- 医生对戒烟的责任
-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流行作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列入重点控制领域。中国的控烟工作任重道远,而全体的卫生工作者特别是医生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身体力行,努力降低人群吸烟率,...
- 胡大一李帮清
- 关键词:控烟工作公共卫生医务人员
- 文献传递
- 大剂量辛伐他汀在高脂血症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 2003年
- 李帮清胡大一陈红
-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调脂药物血脂
- 雌激素对高胆固醇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3组纯种新西兰雌兔,A组为去卵巢未补充雌激素,B组去卵巢补充雌激素,C组未切除卵巢,均给1%胆固醇饮食。8周后取主动脉行内膜扫描电镜及光镜观察。A组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横断面内膜面积明显增高(P<0.01)、泡沫细胞相对较多(与B、C组比较),A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B组(P<005),余血脂水平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雌激素可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李帮清徐成斌张文军林仲翔吕桂芝贾爱华
- 关键词:雌激素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血症
- 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陈红任景怡乔正国邢燕李帮清武蓓
- 该成果首先在分子、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全面探讨多种他汀类药物对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成分-血管内皮和血管平滑肌的影响和机制,以及对新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标志物和治疗靶点-Lp-PLA2的影响和机制,证明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改善...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血管病学他汀类药物
- 心电图P波异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相关的心电图P波异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 110例老年初发急性Q波心肌梗死患者 ,根据是否有新出现的心电图P波的异常分为 :P波正常组 34例 ,P波异常组 76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观察 12个月再梗死及死亡率。结果 心电图P波异常组三支病变多见 (P<0 .0 1) ,左室射血分数 <40 %者多见 (P <0 .0 1) ;12个月时再发心肌梗死率 9.2 % ,死亡率 6 .6 % ,而P波正常组无再发心肌梗死及死亡病例。结论 新出现的心电图P波异常可能为影响老年急性Q波心肌梗死预后的重要因素。
- 李帮清吴淳蒋宝琦孙宁玲胡大一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P波异常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