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义

作品数:81 被引量:560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9篇生物学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农业科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废水
  • 11篇污泥
  • 9篇蛋白
  • 9篇漆酶
  • 8篇选育
  • 8篇活性污泥
  • 8篇发酵
  • 7篇诱变
  • 7篇啤酒
  • 7篇啤酒废水
  • 7篇细胞
  • 6篇蛋白质
  • 6篇降解
  • 6篇白质
  • 6篇侧耳
  • 5篇芽孢
  • 5篇芽孢杆菌
  • 5篇水处理
  • 5篇SBR
  • 4篇絮凝

机构

  • 66篇河南师范大学
  • 30篇郑州大学
  • 5篇河南省离子束...
  • 4篇新乡医学院
  • 4篇郑州工程学院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河南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安阳市农业局
  • 1篇济宁师范专科...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衡水学院
  • 1篇郑州牧业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81篇李宗义
  • 28篇秦广雍
  • 22篇李宗伟
  • 20篇李培睿
  • 18篇陈林海
  • 13篇王海磊
  • 12篇王雁萍
  • 11篇霍裕平
  • 11篇宛霞
  • 8篇谈重芳
  • 8篇郭伟云
  • 8篇杨天佑
  • 8篇邵强
  • 7篇姚朝阳
  • 7篇王鸿磊
  • 6篇程彦伟
  • 5篇王林嵩
  • 4篇段宇珩
  • 4篇张东辉
  • 4篇王振宇

传媒

  • 21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生物技术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4篇中国食用菌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核技术
  • 2篇食用菌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10篇2007
  • 12篇2006
  • 10篇2005
  • 4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3
  • 4篇1992
  • 2篇1991
  • 6篇1990
  • 1篇1989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生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方法及其专用菌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方法及其专用菌株。本发明所提供的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alcalophilus)HA-1CGMCC№1278可用于发酵生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嗜碱芽孢杆菌(Bacill...
王雁萍秦广雍段宇珩许平辉陈林海李宗伟苏明杰谈重芳李宗义霍裕平
文献传递
氮离子注入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诱变效应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采用30keV氮离子注入对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研究低能氮离子对微生物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FJ-7菌株的存活率曲线为典型的"马鞍型"剂量-效应曲线。经5×1015ions·cm-2N+注入诱变处理,最终获得一株絮凝活性高、遗传稳定性良好的突变株NIM-192。其发酵产絮凝剂曲线表明,突变株NIM-192的菌体生长速度稍慢于原始菌株,但其絮凝活性一直高于原始菌株,絮凝率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4.26%。这很可能是离子注入菌体后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使得菌体合成更多的絮凝剂,导致絮凝活性的增强。
李培睿闫世梁张东辉李宗义秦广雍霍裕平
关键词:N^+注入生物絮凝剂诱变选育诱变效应
强化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被引量:6
2004年
本文就啤酒废水处理过程中厌氧颗粒驯化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等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跟踪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naeroibcSequencingBatchReactor,ASBR)在处理啤酒废水过程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分五个阶段,即细菌增殖阶段、小颗粒污泥形成阶段、小颗粒污泥聚合阶段、初生颗粒污泥阶段和成熟颗粒污泥阶段。
李宗义王海磊王鸿磊李培睿程彦伟
关键词:厌氧颗粒污泥啤酒废水废水处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COD
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1126所产漆酶对靛蓝废水脱色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考察了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1126发酵培养中漆酶酶活和pH的变化,同时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钠及苯酚添加量对漆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加入0.8%羧甲基纤维素钠、100mg/L苯酚时,均能明显提高漆酶的活力。以漆酶/HBT介质体系对靛蓝废水进行脱色,反应100min后,脱色率达90.8%。使用漆酶处理靛蓝废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闫世梁李培睿李宗义李宗伟秦广雍
关键词:大型真菌纺织染料
Bacillus sp.HA-1菌株的选育及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应用N+离子注入诱变技术对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高产菌株。筛选到产酶水平是出发菌株1.6倍的菌株B.sp.HA-1,该菌株于5m3生产罐上发酵24h产酶能力达到6800IU/ml。酶转化25%木薯淀粉生成β-环糊精,12h转化率达到85%。该菌株产酶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F2~20代产酶水平是F1代的98.11%~102.66%。
王雁萍陈林海李宗伟秦广雍李宗义谈重芳段宇珩霍裕平
关键词:N^+离子注入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环糊精选育
三种重要木质素降解酶研究进展被引量:57
2003年
就三种重要木质素降解酶:LiP、MnP和漆酶在自然界的分布,化学组成、结构特征、降解机制、分子生物学等进行综述,并探讨了其作用协同性。
王海磊李宗义
关键词: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降解酶
离子束注入提高Trichosporon lactis T立体拆分布洛芬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以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可立体选择性水解布洛芬乙酯生成S-布洛芬的菌株Trichosporon lactis T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能量30KeV,剂量1×10^15-5×10^15 ions/cm^2的低能N^+注入,筛选立体选择性水解布洛芬乙酯活性高的诱变株。菌株T.1actis T,在4×10^15 ions/cm^2的诱变剂量下突变率最高,正向和负向突变率分别达32.9%和37.1%,因此选定该荆量为T.lactis T的最佳N^+离子注入剂量。经离子束诱变,通过初筛和复筛,共筛选到7株水解布洛芬乙酯的高产菌株,其中诱变株K1培养24h时酶活力比出发菌株T高50%,且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将菌株K1和出发菌株T培养24h,分别加入布洛芬乙酯水解24h,二者水解布洛芬乙酯生成S-布洛芬旋光度均为+54.1°,对映体过量值ee%均为98%,K1菌株水解的产量达6.96g/L,而出发株仅为4.24g/L。
谈重芳陈林海王雁萍李宗伟秦广雍李宗义苏明杰杨天佑段宇珩霍裕平
关键词:低能离子注入TRICHOSPORONLACTIS
油脂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7年
餐饮业废水的大量增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给人民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常用的餐饮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生物法因具有成本低,不需特殊设备,不会带来二次污染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餐饮业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文章对国内外餐饮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的特点和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闫亚娟秦广雍李宗义刘建玲
关键词:餐饮废水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形成机理及相关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利用SBR和优势混合菌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驯化出好氧颗粒污泥,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形成机制等进行研究发现,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经历了细菌增殖、絮状体形成、絮状体聚合、凝絮体形成和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五个阶段;其形成至少有菌丝缠绕、小块污泥互相联合、吸附和连接四种机制。优势混合菌的加入,是好氧颗粒污泥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关键因素。
王海磊魏丽莉李宗义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造纸废水SBR体形驯化
UV照射大肠杆菌对其吸收光谱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探讨了样品池溶液及分光光度计内置紫外光对大肠杆菌吸收光谱测定的影响。发现样品池溶液(2.8 mL双蒸水+0.1 mL生理盐水+0.1 mL LB培养基)较为合理,既给细菌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又对细胞的紫外吸收影响较小;研究同时发现在257 nm波段150 s内细胞吸收强度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内置的紫外光不会影响试验测定结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UV照射0,20,40,60,80,120 s大肠杆菌吸收光谱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UV照射剂量的增加,大肠杆菌吸收光谱存在一个先降后升再降的现象。该现象反映了辐射中细胞损伤死亡和修复存活的生物学效应。该研究从光谱学角度探讨了UV对大肠杆菌细胞的损伤作用,对利用光谱技术研究细胞的辐射损伤、死亡和修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杨天佑李宗伟张凤秋陈林海李宗义秦广雍霍裕平
关键词:光谱大肠杆菌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