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坚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干扰REV3L基因表达逆转结肠癌的耐药性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跨损伤DNA合成途径(TLS)关键基因REV3L的靶向下调对人耐药结肠癌细胞系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用RNA干扰技术(RNAi)沉默REV3L基因在人耐奥沙利铂结肠癌细胞系(THC8307/L-OHP)中的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REV3L基因mRNA及蛋白均低表达的细胞作为实验组。运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形态学的方法检测肿瘤细胞耐药系数变化、耐药性相对逆转率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转染mU6pro-siREV3质粒的实验组细胞REV3L基因的表达被成功抑制。基因低表达的细胞耐药系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对耐药逆转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指标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下调REV3L基因的表达,可逆转人结肠癌细胞的耐药性并促进细胞凋亡,REV3L可以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 李利坚隋御周翔王婷张蕾李元杰徐方
- 关键词:RNAI耐药性逆转
- 下调REV3L基因表达逆转结肠癌细胞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靶向下调跨损伤DNA合成途径(Translesion DNA Synthesis,TLS)中关键基因REV3L对人结肠癌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靶向下调REV3L基因在人高分化耐奥沙利铂结肠癌...
- 李利坚
- 关键词:RNA干扰流式细胞术耐药性逆转
- 文献传递
- 下调REV3通过激活p53诱导结肠癌细胞THC-8307凋亡
- 2015年
-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 i)技术下调结肠癌细胞THC-8307中REV3表达,观察细胞凋亡并探讨p53在该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人高分化结肠癌细胞系(THC-8307)为研究对象,进行REV3及p53干扰质粒的转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干扰效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以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53的表达量。同时,对REV3及p53进行两质粒共转染实验,同时下调REV3和p53后两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下调REV3诱导THC-8307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且实验组p53表达量明显增高;REV3-p53同时下调与REV3单独下调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减低。结论下调REV3通过激活p53诱导结肠癌细胞THC-8307凋亡。
- 尹明伟辛淑文隋御李利坚金彩霞李元杰徐方
- 关键词:RNA干扰P53
- 下调REV3L基因表达逆转结肠癌细胞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靶向下调跨损伤DNA合成途径(Translesion DNA Synthesis,TLS)中关键基因REV3L对人结肠癌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靶向下调REV3L基因在人高分化耐奥沙利...
- 李利坚
- 关键词:结肠肿瘤细胞耐药基因表达病理细胞学
- 文献传递
- REV3基因联合抗癌药物对SW-480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REV3基因低表达联合抗癌药物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RNAi技术降低REV3基因在SW-480细胞中的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REV3表达量的降低情况,选择低表达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细胞作为实验组细胞,再用抗癌药物作用48h后运用MTT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和凋亡变化情况的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EV3基因低表达或抗癌药物(顺铂或槐定碱)单独作用均能促进SW-480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P<0.01);实验组内,与药物空白组相比,REV3基因低表达的同时再联合一种抗癌药物(顺铂或槐定碱),对SW-480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较单一因素更加显著;若将三者联合则比以上任一两种联合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V3基因低表达、顺铂、槐定碱或这三因素两两联合均可促进结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其增殖,若三者同时联合作用效果更加显著,提示"基因+药物"联合抑癌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 黄金娟隋御李元杰金彩霞张竞文贾伟李利坚周翔徐方
- 关键词:RNAI技术SW-480流式细胞仪
- hMMS2基因对结肠癌细胞耐药逆转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为探讨hMMS2(Human methyl methanesulfonate sensitive mutant 2)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耐药逆转的影响,文章以人高分化耐奥沙利铂结肠癌细胞(THC8307/L-OHP)为实验材料,采用脂质体-质粒转染技术构建了带有干扰目的基因hMMS2的miRNA片段并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重组质粒(pcDNA6.2-GW/EmGFP-miR-MMS2)的细胞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Immunostaining technique)检测该细胞系的干扰效率。选择hMMS2低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上述细胞系作为实验组细胞,同时将未曾作过处理的THC8307/L-OHP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空质粒(pcDNA6.2-GW/EmGFP-miR)的THC8307/L-OHP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以噻唑蓝比色分析实验(MTT colorimetric analysis assay)、克隆形成实验(Colony formation assay)对3组细胞的存活率和克隆形成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的奥沙利铂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耐药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克隆形成率(Colony-forming efficiency,CFE)均比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P<0.05),而相对逆转率(Relative reverse efficiency,RRE)增高(P<0.05),提示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以罗丹明123实验(Rhodamine 123 assay)结合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等观测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细胞显著增高(P<0.05);两对照(空白、阴性)组间并无细胞增殖或凋亡的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下调hMMS2基因表达可逆转人高分化耐奥沙利铂结肠癌细胞对L-OHP的耐药性并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凋亡。
- 张蕾隋御王婷李利坚李元杰金彩霞徐方
- 关键词:铂类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