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 作品数:58 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静脉注射ATP诱发支气管哮喘1例
- 1993年
- 静脉注射AT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国内罕有报道,现将我院发现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59岁,因反复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年,突发心悸3h于1991年8月31日下午4时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 入院查体:BP15/q kPa,自动体位,颈静脉无怒张,叩诊心界无扩大,心率178次/min,节律整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丰满,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凹陷水肿。
- 李刚罗开良
- 关键词:哮喘腺苷三磷酸静脉内注射
-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分析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心绞痛及无症状心肌缺血≥60岁的患者235例,其中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Dd)男性>55mm,女性>50mm共154例作为ICM组,LVDd平均为(64±8)mm;而LVDd男性≤55mm,女性≤50mm共81例作为非ICM组,LVDd平均为(46±5)mm。分析ICM组与非ICM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结果ICM组血尿酸水平[(433±143)μmol/L]较非ICM组[(361±137)μmol/L]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与LVDd显著正相关(r=0.25,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并发ICM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且血尿酸水平与LVDd显著正相关。
- 李刚张灿晶王志华马弗愚汪洋
-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肌疾病冠状动脉硬化尿酸
-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及层黏蛋白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P)及层黏连蛋白(LN)与CHF及其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平衡法检测老年CHF组患者39例(心功能Ⅱ级14例,Ⅲ级21例,Ⅳ级4例,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法NYHA)及老年心功能Ⅰ级组(NYHA)46例血清HA,PCⅢP及LN浓度。结果血清HA,PCⅢP及LN浓度分别为:CHF组(359.75±84.59),(77.88±24.67),(86.73±23.90)μg/L;心功能Ⅰ级组(211.60±54.80),(64.82±23.99),(82.26±23.98)μg/L。与心功能Ⅰ级组比较,CHF组HA浓度显著增加(P<0.05);两组间PCⅢP及LN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血清HA浓度升高可提示老年CHF及其心肌纤维化。
- 李刚严清波魏良明
- 关键词: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
- 胰岛素抵抗与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载脂蛋白E的浓度间关系被引量:2
- 1999年
- 为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载脂蛋白E(ApoE)浓度间关系,收集55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及47例对照组。用血浆空腹血糖浓度(FPG)×血浆空腹胰岛素浓度(FPI)÷22.5计算IR。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ApoE浓度。结果陈旧性心肌梗塞组血浆FPI、IR与ApoE水平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正相关(P<0.05)。提示胰岛素抵抗与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ApoE水平间存在相关关系。
- 李刚陈运贞吴应珍黄维嘉李增高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载脂蛋白E心肌梗塞
- 沉默CrkL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生存力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沉默CrkL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生存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用空白试剂、阴性慢病毒和CrkL RNAi慢病毒(沉默CrkL mRNA)感染H9C2心肌细胞,并进行缺氧/复氧(H/R)干预。实验分为空白组、阴性病毒组、CrkL沉默组、空白+H/R组、阴性病毒+H/R组、CrkL沉默+H/R组。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CrkL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心肌细胞CrkL蛋白、p-ERK1/2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CrkL沉默组较空白组和阴性病毒组,CrkL沉默+H/R组较空白+H/R组和阴性病毒+H/R组CrkL mRNA、CrkL蛋白、p-ERK1/2蛋白、细胞增殖率均降低(P<0.05或P<0.01),细胞凋亡率均增加(P<0.01)。结论沉默CrkL能加重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生存力降低。该过程可能是由p-ERK1/2蛋白表达降低介导的。
- 张志升杨东艳张蕾李刚扶艳波
- 关键词:心肌细胞细胞凋亡细胞存活
- QRS波群等电位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 1998年
- 为探讨QRS波群等电位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36例、非心肌梗死168例QRS波群等电位图。结果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与非心肌梗死组在心室除极早期负电位的分布各具特征性。两组间的逆转时刻、负电位占据前胸时刻及最小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QRS波群等电位图对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前壁100%、98%;前间壁50%、100%;下壁90%、98.9%。认为QRS波群等电位图对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
- 李刚李增高
- 关键词:心肌梗塞等电位图QRS波群
- 口服吡二丙胺和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
- 1993年
- 1983年以来,我们应用吡二丙胺(双异丙吡胺)和胺碘酮(乙胺碘呋酮)单用或合用转复心房颤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特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共有20例进行了28次转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4~63岁。基础心脏病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例,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9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6例;另外有3例为可疑冠心病,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7例患者入院时有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除4例超过1年外,其余均不超过6个月,最短为14天。病人人院后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常规化验、心电图、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 罗开良李刚李佩莉陈庆伟高大中王冀平凌宗秀李增高
- 关键词:胺碘酮心室纤颤
- 缺失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与心肌梗塞的关系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探讨缺失型(D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5例心肌梗塞患者及47例附照组,用 PCR技术检测 ACE基因缺失/插入多态性。结果:心肌梗塞组 ACE DD、D基因频率分别为 0.80、0.87较对照组 0.83,0.83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失型ACE基因可能与冠心病发病无关联。
- 李刚陈运贞柳青曾昭淳姚珍微许炜兰雁飞凌红罗开良李增高
- 关键词:遗传学心肌梗塞ACE
- 羟氯喹对梗死区周边心肌共济失调毛细管扩张突变基因下游分子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羟氯喹对大鼠梗死区周边心肌共济失调毛细管扩张突变基因(ATM)下游信号分子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按Maisel方法建立心肌梗死与假手术模型,将术后3 d仍存活的SD大鼠按不同干预条件分为心肌梗死羟氯喹组(A组,n=11),心肌梗死安慰剂组(B组,n=15),假手术羟氯喹组(C组,n=7),假手术安慰剂组(D组,n=7)。计算处理3个月后各组死亡率,原位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梗死区周边心肌MMP-9、P-Akt、P53蛋白表达。结果:A、B、C、D组大鼠处理3个月后死亡率分别为9.0%、40.0%、0%、0%,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4)%、(30±5)%、(2±2)%、(3±2)%。A组与B组心肌MMP-9蛋白IA分别为0.67±0.11、1.07±0.13,P<0.05;P-Akt蛋白IA分别为1.12±0.21、0.58±0.18,P<0.05;P53蛋白IA分别为1.01±0.20、0.98±0.19,P>0.05。C组与D组心肌MMP-9蛋白IA分别为0.42±0.14、0.56±0.16,P>0.05;P-Akt蛋白IA分别为0.78±0.20、0.62±0.23,P>0.05;P53蛋白IA分别为0.49±0.22、0.32±0.19,P>0.05。结论:羟氯喹通过调控ATM的下游信号分子Akt蛋白表达及活性,可抑制梗死区周边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降低死亡率。
- 周婧李刚
- 关键词:心肌梗死凋亡羟氯喹
- 欧洲老年医学教学现状的启示被引量:7
- 2013年
- 据报道目前欧洲20%的人口年龄≥65岁,15%的人口年龄≥80岁。普通内科医师的就诊病人中39%是≥60岁的老年人[1]。到2050年,≥65岁,80岁的人口比率分别将达到34.7%,26%[1]。高龄﹑体弱﹑并存多种疾病的老年病人的快速增多,需要特殊的社区和机构来照顾,给社会和老年医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
- 李刚
- 关键词:老年医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