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侃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6篇造粒流化床
  • 4篇生物造粒流化...
  • 3篇流化
  • 3篇流化床
  • 2篇有机物
  • 2篇造粒
  • 2篇溶解性有机物
  • 2篇污泥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2篇粒径
  • 2篇颗粒污泥
  • 2篇混凝
  • 1篇等温线
  • 1篇动态稳定
  • 1篇动态稳定性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限元

机构

  • 9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9篇李侃
  • 7篇王晓昌
  • 3篇李佳育
  • 3篇王振
  • 3篇李忠民
  • 3篇李金容
  • 2篇刘金光
  • 2篇李志华
  • 2篇朱蕊
  • 2篇邹林琳
  • 1篇王文东

传媒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给水排水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0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造粒流化床对不同形态污染物的强化去除被引量:2
2009年
分别采用溶解性葡萄糖和颗粒性淀粉作为配水中的有机物,考察了混凝(烧杯试验)及造粒流化床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研究表明,对于溶解性有机物(COD)而言,混凝对其去除效果非常有限,去除率仅为13.3%,而大部分的颗粒性有机物可通过混凝作用去除;造粒流化床对溶解性有机物(COD)的去除率高达97.8%,远远高于混凝及强化一级处理(CEPT)的。由于颗粒的形成,使得造粒流化床所去除的污染物不仅包括混凝可沉淀和可混凝但不可沉淀两部分,甚至还去除了相当一部分不可混凝的污染物,这是造粒流化床去除效率较高的原因。另外,颗粒的形成对于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强化作用要明显高于对颗粒性有机物的。
李志华王振王晓昌李侃李金容李佳育
关键词:造粒流化床溶解性有机物混凝
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工艺的物化-生化协同作用及工艺研究
生物造粒流化床是将混凝造粒固液分离工艺应用于污水处理的一种尝试。通过对装置进水进行预充氧,维持流化床内的好氧状态,使微生物在流化床内得以繁殖与富集,从而实现物化与生化耦合作用下的污染物强化去除。前期针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实验...
李侃
关键词: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工艺
生物造粒流化床中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及破碎与恢复特性研究
2010年
通过两套生物造粒流化床试验装置的并联和串联运行,运用摄影与图像分析、颗粒静沉和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流化床中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及破碎与恢复特性.在作为一级柱(接受人工配置污水)运行的过程中,流化床主要经历了颗粒成长;在作为二级柱(接受一级柱出水)运行的过程中,流化床主要经历了颗粒破碎.试验结果表明,在多次轮回切换工作的过程中,流化床中的颗粒污泥具有动态稳定性,破碎的颗粒很容易得到恢复.颗粒污泥的有效密度随粒径而变化的趋势不明显,粒径-密度关系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始终处于同一领域,且远高于常规絮凝体的密度,表明流化床中形成的颗粒污泥具有密实的构造.
王晓昌邹林琳李侃朱蕊李忠民刘金光
关键词:流化床颗粒污泥粒径分布
不同形态有机物对自我造粒流化床中颗粒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了溶解态、胶体态及颗粒态有机物对自我造粒流化床中颗粒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机物的形态对颗粒粒径和有效密度有较大影响,即溶解态有机物形成的颗粒粒径最小,胶体态有机物形成的颗粒粒径次之,颗粒态有机物形成的颗粒粒径最大;有效密度规律则相反。此外,颗粒的平均粒径、平均有效密度沿床层高度的变化有不同分布,即自我造粒流化床底部形成的颗粒有效密度最大,但同种原水水质条件下颗粒粒径没有变化规律。
李金容李志华王晓昌王振李佳育李侃
关键词:造粒流化床粒径
二级串联自造粒生物流化床污染物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评价二级串联自造粒生物流化床系统对各种污染物的降解性能,分别采用烧杯试验和连续试验对人工配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水中COD为300 mg·L-1,烧杯混凝试验对配水中乙酸钠的去除能力有限,可混凝部分的质量浓度仅为3.8 mg·L-1,串联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溶解性乙酸钠的去除效果则相对较好,出水平均质量浓度达31.0 mg·L-1。对污染物在空间上分布的分析进一步反映了串联流化床系统内部各污染物的变化规律以及DO的变化对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即DO质量浓度能够在一级柱中从8 mg·L-1被迅速降低到2 mg·L-1,一级柱出水中大部分的溶解性乙酸钠被去除,平均COD为48.1 mg·L-1;二级柱中的DO质量浓度被消耗2.6 mg·L-1,而溶解性COD仅被去除了约20 mg·L-1。
李侃王晓昌王文东李忠民
关键词:流化床
造粒流化床颗粒污泥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造粒流化床对污染物的去除是由混凝沉淀和物理吸附协同作用完成的,然而对于溶解性污染物,混凝沉淀的效果不明显,根据作者的实验分析,物理吸附在溶解性污染的去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者利用静态实验的方法对流化床颗粒对葡萄糖的吸附和扩散传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angmu ir方程、Freud lich方程和W eber-Morris颗粒扩散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颗粒对葡萄糖的吸附等温过程与Langmu ir方程有很好的吻合性;颗粒对葡萄糖的吸附速度与颗粒内部的扩散过程有很好的相关性。
李侃王晓昌王振李金容李佳育
关键词:吸附等温线
桥式镗铣床基础优化设计研究
随着国家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企业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对大型精密加工设备的需求大大增加。桥式镗铣床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成员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桥式镗铣床作为高精度加工仪器,为了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设备制造厂...
李侃
关键词:优化设计有限元模型
文献传递
混凝剂对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泥中微生物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系统研究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生物造粒流化床颗粒污泥生理生态的影响,对投加PAC或PAM后活性污泥的特性和硝化菌群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考察了投加混凝剂后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投加混凝剂相比,投加PAC后,运行60d时反应器中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浓度分别提高了73%、29%;通过平板计数法计算结果可知,未投加混凝剂、投加PAC、投加PAM的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增长是非常稳定的,投加PAC或PAM都促进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荧光原位杂交鉴定结果表明,各个反应器中亚硝化菌(AOB)或硝化菌(NOB)所占比例均基本相当,且AOB数量均略高于NOB数量;投加PAC或PAM都能够提高COD的去除率;投加PAC可大大提高TP的去除率;3个反应器中各种形态氮的去除效果非常接近,脱氮主要靠硝化菌群的生物降解作用,投加PAC或PAM对微生物的硝化作用没有抑制。
李侃王晓昌
关键词:PACPAM生物造粒流化床荧光原位杂交
二级串联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研究
2009年
为了考察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对改善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二级串联生物造粒流化床的工艺试验,在每隔12 h进行串联顺序交替的运行条件下,两柱中的颗粒污泥均能保持108个/g数量级的生物量,且在作为二级柱运行的过程中,流化床仍能保持良好的颗粒污泥形态。两级串联的流化床中,CODCr的去除和DO的消耗具有延续性,且CODCr的去除符合相近的一级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中的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采用二级串联的方法延长流化床的水力停留时间有望作为提高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功效的方法。
李忠民王晓昌刘金光朱蕊邹林琳李侃
关键词:生物造粒流化床颗粒化动态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