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权伟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中加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损伤
  • 2篇动物
  • 2篇血肿
  • 2篇岩下窦
  • 2篇硬膜
  • 2篇硬膜下
  • 2篇硬膜下血肿
  • 2篇入路
  • 2篇神经外科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治疗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硬膜下
  • 2篇慢性硬膜下血...
  • 2篇膜下
  • 2篇膜下血肿
  • 2篇静脉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性
  • 1篇动静脉

机构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天津市北辰医...

作者

  • 8篇权伟
  • 5篇江荣才
  • 2篇白晶波
  • 2篇焦德让
  • 2篇薛德友
  • 2篇张建宁
  • 2篇王实
  • 2篇徐飞
  • 2篇李巍
  • 1篇王永利
  • 1篇罗兰兰
  • 1篇王增光
  • 1篇魏盈胜
  • 1篇申亚峰
  • 1篇李攀
  • 1篇方贵龙
  • 1篇贾颖
  • 1篇梁冰
  • 1篇裘明哲
  • 1篇于耀宇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例额叶变异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心理学和行为症状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已经建立,但临床症状差异很大,其特殊类型额叶变异型与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在临床症状上非常相似,这为鉴别诊断带来了重大挑战。为此,我们报道1例患者表现为进行性认知障碍,早期显著的执行功能障碍行为异常,磁共振成像显示明显的额颞叶萎缩,初步诊断极易误诊为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然而,多模态功能神经影像学结果显示神经病理改变更倾向为可能的额叶变异型阿尔茨海默病。本研究表明,使用详细的神经心理测试、生物学标记物和多模态神经成像来识别这些非典型综合征,将有助于提高诊断和患者管理的准确性。
李攀权伟张惠红周玉颖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执行功能障碍
岩下窦入路栓塞治疗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12例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岩下窦置入微导管,以微弹簧圈、Onyx18胶栓塞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4例行单纯微弹簧圈栓塞,3例行Onyx胶栓塞,5例行微弹簧圈+Onyx胶栓塞。结果成功导管到位后,对12例患者完全栓塞病灶。患者体位性眼球突出症状消失、疼痛缓解,10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部分缓解(单一材料栓塞)。9例患者随访6~24个月,行眶DSA、MRI或CT复查,眶曲张静脉病灶内血栓形成,并且未见空腔,9例DSA随访患者未见复发,其中1例患者患侧眼球外展受限。另3例失访。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治疗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安全、有效、便捷。
薛德友李巍何彦津张虹权伟王实权伟王实徐飞白晶波
慢性硬膜下血肿动物模型的建立及CXCR4促吸收机制探讨
权伟江荣才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脑外伤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2例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中脑外伤(TBI)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优化该难治性感染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TBI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流行病学、伤型、入院时伤情、应用抗生素时间和种类、感染部位、细菌种类、血常规、营养、气道管理情况等参数特点与患者结局的相关关系。结果: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TBI患者以男性居多,伤情较重的居多。第1次应用抗生素时间平均为入院后(19.2±16.6)d;持续使用抗生素时间(40.4±25.9)d;使用抗生素种类平均(3.8±1.2)种;感染部位均为下呼吸道;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前培养阳性最多的细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比例多,确诊后9例应用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不同伤情和不同伤后平均血红蛋白水平其预后不同。结论:TBI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易感因素为伤情较重、有创气道管理、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频繁更换抗生素等。在没有太多药物方案选择条件下,维持患者基本营养可能是促使其转归偏好的主要因素。
文晓龙权伟于鹏贾颖王双林魏盈胜裘明哲江荣才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创伤性脑损伤
脊髓半侧液压损伤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2021年
目的研究建立一种损伤能量精确、重复性好、损伤分级明确、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的脊髓半侧损伤模型。方法选取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进行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小鼠分为分为轻、中、重3个损伤组(每组n=14)和对照组(n=14)。利用液压打击系统制作轻、中、重各级脊髓损伤模型。各组于建模后3、7、14 d行磁共振检查明确损伤情况,同时于14 d处死取标本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记录实验大鼠操作前后磁刺激诱发的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数值,行脊髓损伤运动功能评分(BBB)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根据损伤能量可稳定地制备出轻、中、重型脊髓半侧损伤模型,在损伤后3 d,轻度损伤组大鼠相较于对照组,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BB评分为(20.75±0.43)分,轻度损伤组为(18.50±0.93)分,t=26.671,P<0.05],中度损伤组与轻度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损伤组(9.34±4.07)分,t=108.824,P<0.05];重度损伤组与中度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损伤组(2.50±2.27)分,t=83.290,P<0.05]。磁共振、病理结果可明确显示不同程度的伤后改变。结论脊髓半侧液压损伤动物模型能够精确控制损伤能量,制造分级的脊髓半侧损伤模型。该方法保留部分二便功能,并发症少。
李景刘小备王永利刘宇恒于子洋孙鹏举赵晓程权伟江荣才张建宁王增光
关键词:脊髓损伤动物运动诱发电位核磁共振成像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药物治疗被引量:2
2013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继发性颅脑损伤之一,好发于有颅脑创伤史的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的进展,CSDH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近年来,CSDH的外科治疗主要以成熟而经典的钻孔引流术为主,但该方法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伴随有CSDH高复发、难治愈的特点,
罗兰兰权伟江荣才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继发性颅脑损伤CSDH钻孔引流术神经外科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炎性反应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对神经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液压打击仪建立大鼠TB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TBI组、TBI+HIF-1α沉默表达组及TBI+对照病毒颗粒组,每组150只。TBI组利用液压打击造成大鼠脑组织脑挫裂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开颅不进行打击;HIF—α沉默表达组打击前24h注射携带HIF-α沉默基因的病毒颗粒;对照病毒颗粒组打击前24h注射未携带HIF-α沉默基因的病毒颗粒。TBI后3,7,14d观察:(1)HE染色观察TBI脑组织损伤水肿面积和损伤区形态结构变化;(2)Westernblot检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vW下)和HIF-1α的表达变化;(3)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及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因子-KB(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变化;(4)使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对大鼠的神经功能变化进行动态评估。结果(1)HE染色:HIF-1沉默组脑组织损伤水肿面积伤后3—14d均大于TBI组(P〈0.05)。(2)Westernblot检测:与假手术组、对照病毒颗粒组比较,TBI组HIF-1α表达逐渐升高,至伤后7,14d水平仍较高(P〈0.05);与TBI组比较,HIF-1α沉默组3个时相点vWF表达均降低(P〈0.05),抑制血管形成。(3)ELISA法检测:与TBI组比较,HIF—1α沉默组VEGF显著降低(P〈0.05),而TNF-α、IL-6、NF—KB均表达升高(P〈0.05),MMP-9在7—14d表达亦升高(P〈0.05)。(4)mNSS评分:与TBI组比较,HIF-1α沉默组7-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后大鼠HIF—1α高表达,利于血管形成和抑制炎性反应相关因子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和脑损伤。促HIF-1α表达可能为改善TBI后神经血管损伤提供新的手段。
靳春杰方贵龙权伟江荣才张建宁
关键词:脑损伤
岩下窦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被引量:5
2018年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a efiovenous fistulae,DAVF)是脑血管病中比较复杂的病变。因海绵窦涉及颅内大血管及多组脑神经,所以海绵窦区DAVF的治疗尤其困难。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海绵窦区DAVF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1-3]常规的经动脉入路血管内治疗海绵窦区DAVF虽能改善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由于不可能完全栓塞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较易导致反复复发。
薛德友李巍权伟梁冰申亚峰王实徐飞白晶波于耀宇焦德让
关键词: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治疗动脉入路血管内治疗技术岩下窦DAVF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