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兰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3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吸与吞咽间的交互关系及其应用被引量:13
- 2018年
- 吞咽障碍发生后易并发呼吸与吞咽间的不协调,致使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本文综述呼吸与吞咽间的具体生理机制及其临床运用,旨在关注呼吸、吞咽系统在健康及疾病之间的关系,探其在吞咽障碍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 刘邦亮朱美兰刘惠宇张蕊张娟娟张娟娟
- 关键词:吞咽障碍吞咽
- 第2讲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进展被引量:8
- 2010年
- 1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发病率约15.2%。好发腰4-5占60%,腰5~骶1次之,其它依次为腰3~4、腰2-3、腰1~20多个腰椎间盘同时发病者仅占2%-5%。突出的方向多发生于在左侧。
- 朱美兰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神经根
- 辅助心理康复治疗银屑病及其对患者SDS和SAS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心理因素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观察心理康复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以及其对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9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焦虑药和辅助心理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DS和SAS评分。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83.7%,对照组67.4%,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SDS和SAS评分:两组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的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是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在治疗时不容忽视。
- 曾敏帆刘藕根姜美英朱美兰
- 关键词:认知教育心理康复治疗
- 表面肌电图在单侧脑卒中患者30s反复唾液吞咽试验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通过运用表面肌电图(s EMG)分析单侧脑卒中患者30s反复唾液吞咽试验状态下的肌电信号特征,探讨表面肌电在单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单侧脑卒中后吞咽正常患者、单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各15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测定两组患者在30s反复唾液吞咽试验状态下健患两侧舌骨上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对比分析二者间的异同。结果:在30s反复唾液吞咽试验状态下,同组舌骨上肌群健患两侧波形平均值、峰值、波形面积之间相比较,对照组健患两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试验组健侧以上指标数值均明显大于患侧(P<0.05)。上述指标组间相互比较,试验组健侧略大于对照组健侧,但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侧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侧,有明显差异性(P<0.05)。单个吞咽波两组组间吞咽时限相比较,试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0s内吞咽次数相比较,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舌骨上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发现,单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健患两侧AEMG、峰值、IEMG值存在明显差异性,而单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正常患者健患两侧不存在;且两人群中吞咽时间、吞咽次数及患侧单侧AEMG、峰值、IEMG值亦同样有差异,这对运用表面肌电图诊断单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可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刘邦亮王根发朱美兰江健张娟娟张娟娟
- 关键词:脑卒中表面肌电图吞咽功能障碍
- 骨组织工程由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过渡
- 2008年
- 大块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面临的棘手难题,采用传统的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及生物材料填充,由于存在种种弊端,均不理想,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大块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等关键性技术难题至今未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采用常规的思路对大块骨缺损进行修复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使骨组织工程走向临床应用,提出并建立"体内灌注诱导成骨微循环系统"。
- 戴江华罗军朱美兰
- 关键词:骨缺损
- 表面肌电图联合洼田饮水试验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
- 刘邦亮朱美兰
- 感应电联合超短波治疗不同病程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 2009年
-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或排出不畅的病症。因需留置导尿,常继发尿路感染,可致继发返流性肾病,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我科运用感应电联合超短波治疗不同病程尿潴留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朱美兰罗军戴江华
- 关键词:超短波治疗感应电病程返流性肾病留置导尿
- 脉冲矫正技术治疗软组织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朱美兰杨勇明张晨昱
- 肌骨超声引导下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 朱美兰朱怡文
-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脑梗死后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15例),将观察组再分为低频1组(0.5 Hz)、低频2组(1 Hz)、高频1组(5 Hz)、高频2组(10 Hz)4小组,每小组各15例。各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认知训练,观察组加以高、低频的rTMS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P300波幅和潜伏期检查、静息运动阈值(RMT)测定。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认知功能评估(MoCA评分、MMSE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及RMT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认知功能评估改善(MoCA评分提高、MMSE评分提高、P300潜伏期缩短及波幅升高)、RMT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变化显著(P均<0.05),但低频1组、低频2组、高频1组、高频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5、10 Hz)、低频(0.5、1 Hz)rTMS治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均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降低RMT值。
- 张娟娟朱美兰朱美兰胡东霞刘邦亮王永静龙菲
- 关键词: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