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明清

作品数:155 被引量:380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135”重点学科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7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5篇细胞
  • 59篇白血
  • 59篇白血病
  • 49篇急性
  • 41篇流式细胞
  • 40篇免疫
  • 36篇流式细胞术
  • 34篇表型
  • 30篇骨髓
  • 27篇免疫表型
  • 23篇血小板
  • 23篇淋巴
  • 20篇基因
  • 19篇造血
  • 18篇髓系
  • 18篇淋巴细胞
  • 17篇蛋白
  • 16篇造血干
  • 16篇造血干细胞
  • 13篇微小残留病

机构

  • 154篇苏州大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杭州市第一人...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济宁市第一人...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太仓市第一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55篇朱明清
  • 58篇阮长耿
  • 56篇吴德沛
  • 30篇孙爱宁
  • 29篇耿美菊
  • 27篇戴兰
  • 26篇陈黎
  • 24篇沈文红
  • 23篇薛永权
  • 22篇岑建农
  • 21篇陈苏宁
  • 20篇韩悦
  • 18篇刘丹丹
  • 17篇王兆钺
  • 17篇仇惠英
  • 16篇唐晓文
  • 15篇梁建英
  • 15篇何广胜
  • 15篇潘金兰
  • 12篇李建勇

传媒

  • 23篇中华血液学杂...
  • 15篇中国血液流变...
  • 1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0篇苏州大学学报...
  • 6篇江苏医药
  • 6篇江苏省第十七...
  • 5篇中华检验医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白血病.淋巴...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血栓与止血学
  • 2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12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白血病凋亡和多药耐药研究
李建勇王玮朱兴虎唐海英吴书庆朱明清耿美菊张颈崎夏学鸣陈子兴
“急性白血病凋亡和多药耐药研究”是1997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编号BK97165)和江苏省卫生厅优秀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编号Q9705)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的李建勇主任...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凋亡多药耐药
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及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应用特异性荧光抗体CD142-PE标记组织因子,采用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测定2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及25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因子微颗粒,观察组织因子微颗粒在各组患者中的变化。结果表明,2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组织因子微颗粒〔(123.28±197.03)/μl〕明显高于20例健康对照组〔(33.27±16.14)/μl,P<0.05〕;25例APL患者治疗前组织因子微颗粒为(75.24±104.58)/μl,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过诱导治疗缓解后组织因子微颗粒水平明显下降至(34.24±25.20)/μl(P<0.01)。在这25例APL患者中,18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组织因子微颗粒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7例未合并DIC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因子微颗粒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因子微颗粒可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并对APL的DIC状况与疾病预后做出评估。
周莉莉韩悦朱倩胡璐萍赵世香朱明清戴兰沈文红陈黎吴德沛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栓性疾病流式细胞技术
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在正常骨髓出现的频率及意义
目的:微小残留病(MRD)是急性白血病复发的首要原因,目前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尚无理想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融合基因理论上既敏感又特异,但仅适用30%-40%的AML病例,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已广...
朱明清陈黎戴兰沈文红阮长耿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3种GPI锚定蛋白表达的改变
2003年
目的 比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NH)患者血细胞表面 3种糖基化磷脂酰肌醇 (GPI)锚定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 2 5例PNH患者粒细胞表面GPI锚定蛋白CD5 5、CD5 9和CD87的表达水平 ,并分析它们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改变。结果 PNH患者粒细胞表面 3种GPI锚定蛋白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P均<0 .0 5 ) ,红细胞表面CD5 5和CD5 9也表现出相关 (P <0 .0 1) ,但与粒细胞表面CD5 5和CD5 9的缺乏情况并不一致。结论 PNH患者同一系血细胞表面GPI锚定蛋白呈平行关系 。
白霞高维强王兆钺李玉云朱明清阮长耿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的特征(英文)被引量:2
2001年
血小板相关IgG(PAIgG)常用于ITP与其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本研究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了 4 7例ITP(包括Evans综合症 )、13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10例无血小板减少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和 31例正常人的PAIgG ,并与ELISA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FCM检测的ITP患者PAIgG的荧光强度 (MFI) (2 .2 6± 2 .2 9)明显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0 .33± 0 .39) ,AIHA(0 .17± 0 .0 7)和正常对照组(0 .2 5± 0 .15 ) (P值均小于 0 .0 1)。同时 ,ITP患者PA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44 .1± 2 9.0 ) %〕也明显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17.5± 9.4 ) %〕 ,AIHA〔(10 .7± 7.5 ) %〕和正常对照〔(16 .6± 8.4 ) %〕(P值均小于0 .0 1)。有 13例ITP患者 (2 3.4 % )的血小板荧光峰形有异常 (双峰或峰拖尾 ) ,其中有 7例只出现峰形异常而无MFI或阳性血小板百分率的改变。这种情况在正常人的血小板未观察到 ,这可能反映出不同的血小板群体有诊断价值。用FCM测定ITP患者PAIgG总的阳性率为 87.2 % ,稍高于用ELISA检测的 83.0 %阳性率 ,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 85 .1%。本研究表明 ,FCM是一个快速与敏感的测定PAIgG的方法 。
王兆钺施纪文张威朱明清韩悦程大卫阮长耿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FCM和细胞遗传学检查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评价流式细胞术联合细胞遗传学检查在恶性淋巴瘤确诊中意义.方法 笔者医院2009~ 2012年29例门诊及住院疑似淋巴瘤患者淋巴组织标本,制备单个核悬浮细胞,分别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和R-显带检测细胞遗传学细胞核型.结果 29例患者中8例病理诊断为反应性增生或慢性炎,通过流式细胞仪和细胞遗传学诊断恶性淋巴瘤,12例患者发现核型异常,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可区分B淋系还是T淋系,区分不同亚型有指导意义,12例患者检测到异常核型,其中4例淋巴结病理提示淋巴结炎或者增生但核型发现异常染色体改变,肯定了为恶性改变,并发现有与亚型相关的特异性核型改变t(11;14),t(14;18),9例患者为复杂核型,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淋巴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恶性淋巴瘤的基础,结合流式细胞术以及染色体检查可以提高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并对淋巴瘤亚型分型以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性意义.
钱卫清陈梅玉仇惠英郑积富魏计锋朱明清岑建农潘金兰孙爱宁吴德沛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细胞遗传学检测
BA-ELISA定量检测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CD62p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功能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BA-ELISA)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单抗7E3和抗血小板CD62p单抗SZ51及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建立BA-ELISA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检测50名健康志愿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急性脑梗死(ACI)和30例糖尿病(DM)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功能,并与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应用该方法对抑制性单抗SZ21和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活化的功能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检测血小板计数敏感度低达3.13×109/L(7E3包被板)和6.25×109/L(SZ51包被板),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23%~8.35%和4.38%~5.78%。测得AMI、ACI和DM患者ADP诱导的(未诱导的)血小板的GPⅡb/Ⅲa和CD62p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均P<0.01)。BA-ELISA测定表明,SZ21和阿司匹林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功能(但P>0.05)。该方法和FCM同时测定健康志愿者、AMI、ACI和DM患者的GPⅡb/Ⅲa和CD62p表达水平。测定数据经直线回归分析得r=0.86。结论 BA-ELISA检测血小板的膜糖蛋白,可精确判断血小板的功能状态,为指导临床预防、诊治、评估疾病提供简便、可行的方法。活化的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可从凝血的角度对上述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进展的判断、抗血栓药物的评估及疾病预后的判断起到辅助作用。
张有涛赵益明朱明清蒋敏程寅峰史进方顾国浩阮长耿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四例伴t(8;21)易位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报道新发现4例伴t(8;21)易位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iphenotypic acute leukemia,BAL),分析的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MIC)分型及临床特征。
何广胜吴德沛周玲薛永权朱明清耿美菊阮长耿
文献传递
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lik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like ALL),又称Ph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BCR-ABL1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基因表达谱与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相似,但缺乏BCR-ABL1融合基因易位[1-2]。
许国发许国发陈苏宁刘立民潘金兰朱明清吴德沛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基因
流式免疫微球芯片技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流式免疫微球芯片技术(FCIBA)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包被不同GP的单克隆抗体,抗GPⅨ(SZ1)、抗GPⅠb(SZ2)、抗GPⅢa(SZ21)、抗GPⅡb(SZ22)、抗P-选择素(SZ51)的不同荧光强度的微球,检测结果与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进行比较。选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非ITP(NITP)组和健康人对照组样本用FCIBA分析SZ1、SZ2、SZ21、SZ22、SZ51共5种特异性血小板自身抗体。结果批内批间差异小;ITP组与NITP组和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ITP诊断的总特异度为81.4%(70/86),MAIPA总特异度为80.2%(6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为62.00%(31/50),明显高于改良间接MAIPA的31.00%(19/50,P<0.05)。结论 FCIBA可以一次同时进行5种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为ITP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测定的新方法。
赵赟霄何杨朱明清阮长耿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自身抗体糖蛋白血小板减少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