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结膜
  • 2篇角膜
  • 1篇滴眼
  • 1篇滴眼液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洛美沙星
  • 1篇盐酸洛美沙星...
  • 1篇眼液
  • 1篇眼症
  • 1篇移植手术
  • 1篇翼状胬肉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染色
  • 1篇针拨
  • 1篇沙星
  • 1篇神经末梢
  • 1篇视屏终端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剔除术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4篇沈祯
  • 4篇朱伟
  • 2篇赵雪芹
  • 2篇陈云珍
  • 1篇杜树波
  • 1篇步建平
  • 1篇刘勇
  • 1篇王芙莲
  • 1篇杜萍
  • 1篇张荷珍
  • 1篇赵丹丹
  • 1篇吴晶晶

传媒

  • 1篇眼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长期视屏终端接触者干眼症3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分析干眼症的临床症状,探讨临床实用的检查方法。方法对325例长期视屏终端接触者干眼症进行临床调查,包括常见症状(眼干、视疲劳,异物感等),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和睑板腺检查。结果常见症状依次是:眼干涩感(82.5%)、视疲劳(70.2%)、异物感(65.2%)、视物模糊(34.8%)、烧灼感(30.2%)、眼痛(24.3%)、畏光(20.9%)、眼红(16.9%)、眼胀(13.2%),流泪(11.4%)等。在临床检查中BUT(84.9%)、Schirmer试验(72.0%)阳性率高,睑板腺异常、角膜荧光染色的阳性率较低。结论干眼症的临床症状中以眼干涩、视疲劳、异物感为主,临床检查中BUT、Scbirmer试验阳性率高,可作为干眼症的主要检查方法。
陈云珍赵丹丹赵雪芹朱伟沈祯张荷珍
关键词: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症
四点固定式连续缝合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四点固定式结膜瓣连续缝合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A组45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四点固定式结膜瓣连续缝合术,B组45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常规结膜瓣间断缝合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拆线时间、疗效、眼部刺激症状评分等并进行比较,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术后3 d、7 d眼部刺激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拆线所用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2组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四点固定式结膜瓣连续缝合方法简便易行,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刺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朱伟沈祯
关键词:翼状胬肉
针拨联合5-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被引量:1
2010年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常因纤维增殖和瘢痕形成而失去滤过功能。因此,对术后早期即将失败的滤过泡及时干预有助于防止滤过失败或挽回滤过功能,进而改善手术的整体效果。我们对22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的患者,采用针拨联合滤过泡旁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5-FU)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陈云珍赵雪芹朱伟杜萍王芙莲沈祯
关键词:功能不良滤过泡结膜下注射治疗小梁切除术后5-氟尿嘧啶针拨滤过功能
角膜异物剔除术联合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角膜异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角膜异物是临床常见的眼外伤之一,角膜由于富含神经末梢,受伤后症状明显,多表现为疼痛、畏光、流泪,同时角膜是屈光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继发感染,影响视功能,严重者可能致失明.近年来我院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使用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朱伟沈祯刘勇吴晶晶杜树波步建平
关键词: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角膜异物剔除术疗效观察神经末梢屈光间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