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丽燕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文本
  • 3篇教学
  • 2篇语文
  • 2篇思维
  • 2篇作文
  • 2篇文教
  • 2篇写作
  • 2篇经典文本
  • 2篇辅导
  • 2篇高考
  • 1篇滴水
  • 1篇滴眼
  • 1篇读写
  • 1篇读写融合
  • 1篇对比手法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测评
  • 1篇眼泪
  • 1篇议论
  • 1篇议论文

机构

  • 9篇江苏省梁丰高...
  • 1篇太仓市明德高...

作者

  • 9篇朱丽燕
  • 1篇俞雷

传媒

  • 1篇语文知识
  • 1篇语文天地
  • 1篇语文教学之友
  • 1篇教育家
  • 1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快乐阅读
  • 1篇语文教学与研...
  • 1篇中学语文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试论逻辑思维引导下的议论文写作被引量:1
2018年
"逻辑性"事关议论文写作的成败。结合作文教学实际,提出应在逻辑思维引导下,通过巧用结构模式、强化过渡等技巧,从物质、文化及历史角度旁征博引来加强论证,从而提高议论文的逻辑性。
朱丽燕
关键词:高考议论文逻辑思维
读写融合:《逍遥游》中悟思辨
2021年
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每周安排有固定的时间,但仅靠作文课上的训练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学生的思辨训练延伸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教学效果将会更好。为此,笔者以《逍遥游》教学为例,从文本探究出发,引导学生学习《逍遥游》以寓言故事为载体、因事及理、辩证思考的思辨方式,并辅之写作训练。
朱丽燕罗翔
关键词:《逍遥游》寓言故事高中作文教学写作训练读写融合文本探究
语文作业设计的困境与突围
2016年
语文学科,尤其是语文作业时间往往被其他学科挤占,被形式化、边缘化。如何让语文作业在设计上实现突围,从而真正发挥其作用呢?好的语文作业设计需要正确的、先进的语文作业观来指导,现有的语文作业设计观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高中语文作业观的现实困境1.语文作业就是由练习题构成教师往往根据当天的教学,拿相应的辅导书布置语文作业。这是高强度语文教学环境与教师的思维定势使然。
朱丽燕
关键词:语文作业思维结果辅导书思维训练课堂模式
着眼生活,思考“三味”——我看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2017年
近十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通过命题或材料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路、人与时尚、人的忧与爱、人的活动与动物的关系、人类智慧的各种表现、人在说话中的个性与创新……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其命题动机则是让学生思考——“人与车”的关系、“人与车”的互动——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朱丽燕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作文命题新材料作文考场作文
抉择未来,从生涯测评开始
2021年
生涯测评是心理测评在生涯发展中的应用,通过一些问卷量表及各种心理、职业生涯测评工具等,帮助学生评估和了解自我,找到自身的优势,也可以帮助学校收集数据和信息,用于教育研究及决策等。生涯测评是生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生涯教育研究、生涯咨询、个体辅导等不可或缺的工具。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自2019级新生入学开始,全面使用由南京全景生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中生生涯复合量表》进行生涯规划探索和研究。
俞雷朱丽燕
关键词:生涯教育个体辅导生涯规划心理测评复合量
由繁至简,以简驭繁--《阿房宫赋》再解读
2021年
读文言文,若能读懂,那繁文亦简,若读不懂,那简文亦繁。学生到了高中阶段,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解读基础,但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的篇幅以及难度也相应增加,学生在阅读这些文言文的时候,第一感觉仍然是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言文教学应当有怎样的策略取向,值得高中语文教师认真思考。
朱丽燕
关键词:高中教材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教师《阿房宫赋》高中阶段
品味教学——反思让你走得更远
2012年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优化,符合课改的要求?本文笔者试着以自己的教学经历为例子,做一初步的探讨。
朱丽燕
关键词:教学反思
浅析《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对比手法运用
2019年
对比手法在经典文本中并不罕见,对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以下简称"《一》文")这样的经典文本,也早有研究者指出了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比如严华银老师在强调让学生真正自主"独创"和"批判"时,就明确需要理解文中的"对比"描写的目的,欣赏"对比"的艺术。而笔者在分析该文本的时候,大脑里忽然闯入一个想法:要让学生自主解读并有所发现,其前提是什么?
朱丽燕
关键词:对比手法眼泪经典文本老师描写
重塑经典文本的生命:语境·体验·重构
2021年
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多篇经典文本,突出了陶冶学生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新的方式、选取新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入经典文本内核,重塑经典文本的生命。结合教学实践,从语境、体验、重构三个角度挖掘经典文本的价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
朱丽燕
关键词:经典文本语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