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涛
-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日照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损伤控制性复苏在严重肝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曹广涛
- 关键词:肝损伤治疗严重肝损伤病死率伤患者
- 肝硬化晚期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被引量:1
- 2007年
- 回顾分析7例急诊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方法,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7例乙型肝炎伴重度肝硬化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38~57岁,平均46岁。术前24h内有消化道大出血5例(出血量1500ml-2500ml),肝昏迷3例,所有患者均有胸腔积液、盘状肺不张和大量腹水,肝功能均为ChildC级。合并重度营养不良1例。
- 曹广涛穆振国郭见光徐贵星刘军
- 关键词:凝血功能围手术期肝移植晚期患者消化道大出血重度营养不良盘状肺不张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ng factor 1α,HIF-1α)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定量检测26例健康者、30例良性溃疡患者及45例胃癌患者血清中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HI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及良性胃溃疡患者(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癌患者血清中HIF-1α的表达水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相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HIF-1α水平的异常表达可能是癌变过程的反映,检测血清中HIF-1α的水平对于指导胃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李伟曹广涛张微
- 关键词:胃癌缺氧诱导因子-1Α酶联免疫法预后
- 先天性广泛粘连性肠梗阻10例诊治体会被引量:7
- 2013年
- 回顾分析10例先天性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经3~7 d保守治疗,病情加重3例,呈僵持状态7例,均手术治疗确诊为先天性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2例,肠梗阻复发并反复发作1例。先天性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反复发作史、饮食不当诱因、典型的CT征象及保守治疗多呈僵持状态等共同特点。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的同时,手术应持积极态度,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疗效、预防复发的关键。
- 曹广涛李伟王新伟王振波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先天性
- 急诊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
- 穆振国曹广涛郭见光汉利孙先普刘军
- 该课题为我院开展肝移植中研究课题之一,主要应用领域为临床医学,适用于急诊肝移植病人。重度肝硬化病人急诊肝移植时都有肝功能衰竭和脾功能亢进,导致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给肝移植手术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改善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移植急诊
- 保留半肝动脉血供肝血流安全阻断时限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门静脉自然转流及非转流情况下保留半肝动脉血供肝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A、B、C组。A组保留肝左、肝中动脉血供及尾状叶动脉、门静脉血供(约占全肝5%),夹闭肝左、肝中叶门静脉,结扎肝右叶肝蒂,到预定阻断时相点,恢复肝脏灌流,切除肝右叶及尾状叶,24 h后检测ALT、肝脏HE染色(细胞核)阳性面积的平均百分数及术后7 d存活率。B组不保留尾状叶动脉、门静脉血供,其他与A组相同。C组完全阻断肝脏入肝血流,肝切除方式及检测指标与A组相同。结果:在A、B、C 3组中,A组的阻断形式对肝脏的损害最轻,B组次之,C组最重。A/100、B/40与C/20损害程度相当。结论:大鼠门静脉转流下保留半肝动脉血供入肝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是100 min,单纯保留半肝动脉血供入肝血流阻断组的安全时限是40 min。
- 穆振国王新伟王洪远梁雅静李建新张林曹广涛
- 关键词:肝血流阻断WISTAR
- 术后胃瘫综合征肠内营养途径建立体会
- 2009年
-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腹部大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PGS患者胃排空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常导致病期延长。近年的临床研究发现,PGS治疗的关键在于营养支持,以肠内营养为主。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是实施肠内营养的先决条件。
- 曹广涛
- 关键词:胃瘫综合征肠内营养
- 保留半肝动脉血供肝血流安全阻断时限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门静脉自然转流及非转流情况下保留半肝动脉血供肝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方法将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组。A组保留肝左、肝中动脉血供及尾状叶动脉、门静脉血供(约占全肝5%),夹闭肝左、肝中叶门静脉,结扎肝右叶肝蒂,到预定阻断时相点,恢复肝脏灌流,切除肝右叶及尾状叶,24 h后检测ALT、肝脏HE染色(细胞核)阳性面积的平均百分数及术后7d存活率。B组不保留尾状叶动脉及门静脉血供,其他与A组相同。C组完全阻断肝脏入肝血流,肝切除方式及检测指标与A组相同。结果在A、B、C三组中,A组的阻断形式对肝脏的损害最轻,B组次之,C组最重。A/100、B/40与C/20损害程度相当。结论大鼠门静脉转流下保留半肝动脉血供入肝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是100 min,单纯保留半肝动脉血供入肝血流阻断组的安全时限是40 min。
- 穆振国王新伟王洪远梁静雅李建新张林曹广涛
- 关键词:肝切除术门静脉转流肝血流阻断WISTAR大鼠
- "冰冻腹"状态下严重腹膜后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冰冻腹"状态下严重腹膜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7年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1例"冰冻腹"状态下腹膜后感染并发脓毒症患者治疗过程,归纳治疗措施及特点并观察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21例患者临床治愈19例,并发大出血死亡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1例.8例腹腔开放患者未出现暴露性肠瘘,但遗留腹壁疝6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1例.患者总住院时间为(61.0±10.5)d,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为(28±5)d.结论以多种形式损伤控制性冲洗引流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是控制严重腹膜后感染的有效手段.
- 穆童张晓单恒云曹广涛穆振国
- 严重肝损伤围手术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67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纠正严重肝损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2008年7月收治的67例Ⅲ~Ⅵ级肝外伤患者,按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比例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血浆、新鲜血小板、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配合注射立止血、纠正低体温、纠正酸碱中毒、纠正低钙血症等综合措施。结果65例围手术期凝血功能获改善,治愈61例,死亡6例。结论围手术期合理补充血液及凝血因子是提高肝损伤合并大出血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 穆振国曹广涛王新伟王海水郭见光
- 关键词:肝损伤凝血功能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