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长文
- 作品数:13 被引量:60H指数:6
-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海南省2004~2011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2004~2011年海南省碘缺乏病防治进展情况,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2004~2011年监测的居民户食用盐、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尿碘、智商及18~40岁育龄妇女尿碘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4~2011年海南省居民户食用盐平均碘含量在22.0~31.8 mg/kg之间,2009年后保持在31.5mg/kg左右,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66.98%上升到94.79%(χ2=435.1,P<0.01);8~10岁儿童和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在92.2~202.5μg/L和71.9~170.7μg/L,分别提高了110.3μg/L(F=175.1,P<0.01)和98.8μg/L(F=173.2,P<0.01);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0.1%~5.9%,下降了5.74%(χ2=184.5,P<0.01);儿童智商在89~95。结论 2004~2011年,海南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2009年后各项指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儿童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智力水平逐年提高;妇女碘营养虽达到适宜水平,但接近下限,今后仍需加强这组人群的宣传和监测。
- 吴红英王红美苏英迪吴柳坚易长文符艳王兴任
- 关键词:碘缺乏病
- 海南省外环境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掌握海南省外环境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分布状况,为因地制宜、科学补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在海南省所有市(县、区),以乡镇为单位,根据其不同供水方式采集水样检测碘含量;水碘中位数> 10 μg/L的乡镇,以行政村(居委会)为单位采集水样检测碘含量。按照地理位置(中部山区、东部沿海、西部沿海),水源类型(自来水、插管井、泉水),井深等进行水碘分布状况分析。结果全省21个市(县、区)共检测水样2 566份,水碘中位数为6.0 μg/L,范围为0.1 ~ 150.6 μg/L,各市(县、区)水碘中位数均< 10 μg/L。中部山区、东部沿海、西部沿海地区的水碘中位数分别为3.3、6.5、6.5 μg/L,自来水、插管井和泉水3种水源的水碘中位数分别为5.6、6.4、1.3 μg/L,0 ~、100 ~、200 ~、≥300 m井深的水碘中位数分别为6.6、5.1、4.2、1.5 μg/L。全省230个乡镇水碘含量范围为0.2 ~ 17.9 μg/L,水碘中位数> 10 μg/L的有12个乡镇,包含133个行政村(居委会),共检测水样737份,村级水碘含量范围为1.0 ~ 37.1 μg/L。结论海南省各市(县、区)均属于碘缺乏地区,中部山区更为严重,且全省大多数乡镇外环境处于缺碘状态,未发现高碘行政村(居委会),全省应继续实行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防治策略。
- 吴红英符振旺刘璞瑜王兴任易长文江娟
- 关键词:饮用水碘
- 生活饮用水中二氯甲烷含量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 2020年
- 目的建立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二氯甲烷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用以评价检测质量。方法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二氯甲烷的含量,以二氯甲烷为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识别,分析和量化。结果二氯甲烷的3种浓度结果分别为(1.25±0.24)、(19.45±3.96)、(39.38±7.12)μg/L(k=2)。结论标准系列的配制是产生不确定度的最大影响因素,实验中应注意计量器具的校准与检定及操作规范性。
- 聂宏骞毛书青曾德斌鲁燕妮易长文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不确定度评定
- 生活饮用水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空气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建立生活饮用水中联苯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空气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方法以氯仿为萃取剂,通过注射器往复抽吸进行空气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萃取物经离心后取沉积有机相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2~200μg/L,相关系数为0.9991~0.9996。检出限为0.05~0.22μg/L,回收率为71.5%~103.3%,RSD为1.9%~8.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省时高效,绿色环保,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菊酯类农药的检测。
- 聂宏骞易长文王国玲石慧曾德斌叶海湄
-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拟除虫菊酯农药
- 2004—2011年海南省碘盐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了解2004—2011年海南省居民碘盐食用情况,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性方法,收集2004—2011年海南省碘盐监测资料,在省级、市(县)级水平上和地理(沿海、平原、山区)分布上分析居民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合格碘盐判定标准:盐碘含量为(35±15)mg/kg;不合格碘盐判定标准:盐碘含量在5-〈20mg/kg或〉50mg/kg;非碘盐判定标准:盐碘含量〈5mg/kg。结果在省级水平上,海南省居民盐碘中位数在2004年为30.25mg/kg,2011年为32.14mg/kg;碘盐覆盖率从2004年的77.81%(4780/6143)提高到2011年的96.06%(5890/6132);碘盐合格率从2004年的90.48%(4325/4780)提高到2011年的98.72%(5815/5890);合格碘盐食用率从2004年的70.41%(4325/6143)提高到2011年的94.83%(5815/6132);碘盐变异系数从2004年的64.75%降低为2011年的23.30%。在市(县)水平上,居民碘盐覆盖率在90.00%以上的市(县)从2004年的44.45%(8/18)提高到2011年的88.89%(16/18);碘盐合格率在95.00%以上的市(县)从2004年的16.67%(3/18)提高到2011年的100.00%(18/18);合格碘盐食用率在90.oo%以上的市(县)从2004年的22.22%(4/18)提高到2011年的88.89%(16/18)。沿海、平原乡(镇)的碘盐覆盖率分别从2004年的70.55%(1440/2041)、75.36%(1762/2338)提高到2011年的95.02%(1869/1967)、96.24%(2331/2422),山区乡(镇)碘盐覆盖率8年来维持在89.46%(1578/1764)-97.46%(1690/1734)。2011年海南省碘盐覆盖率低于90%的市(县)有2个,沿海、平原乡(镇)分别有9个和4个。结论海南省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不断提高,但部分沿海及平原乡(镇)非碘盐问题仍较为严重,应加大沿海及其平原�
- 王红美苏英迪吴柳坚易长文
- 关键词:碘盐类
- 分散液液微萃取法在食品分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分散液液微萃取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类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高效低耗和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可应用于环境样品分析、药物分析及食品分析等领域。我们对近年来该法在食品分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微萃取方式的改进、萃取剂及分散剂的拓展及萃取装置的自动化。
- 聂宏骞石慧易长文赖宣丞曾德斌
- 关键词:分散液液微萃取样品前处理
- 海南省外环境水碘分布对重点人群碘营养影响的研究
- 吴红英符振旺刘璞瑜易长文江娟王兴任
- 该课题摸清了该省以乡镇为单位的水碘分布,全省各市县均属于碘缺乏地区,中部山区更为严重,未发现高碘行政村。此前省内尚无此数据。海南省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上处于碘适宜状态,但在统一碘盐标准下,仍然有部分重点人群(孕妇)碘营...
- 关键词:
- 关键词:健康教育
- QuEChERS和SPE固相萃取小柱联用检测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建立QuEChERS和SPE固相萃取小柱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农残样品前处理的方法。方法 QuECh ERS和SPE固相萃取小柱联用,对瓜果、蔬菜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的检测。结果四种农药残留阿特拉津、γ-BHC、百菌清、顺式氯菊酯的回收率为78.4%~87.4%,RSD为2.95%~7.23%。结论该方法净化效果好,能有效的延长色谱设备的使用寿命,准确度精密度较好,操作简便,消耗试剂少,稳定性高。
- 易长文
- 关键词:农药残留前处理
- 海南省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及其与水碘、盐碘的相关性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及其与水碘、盐碘的相关性,为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方案》和《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6版)》要求,2017、2018年在海南省21个市(县、区)进行生活饮用水水碘和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分别采集水样、8~10岁儿童和孕妇随意1次尿样及家中食用盐盐样,进行水碘、尿碘、盐碘检测。同时,采用B超法测定儿童甲状腺容积,计算甲状腺肿大率。并根据地理位置将海南省分为中部山区、西部沿海和东部沿海3个地区,比较和分析不同地区水碘、盐碘、尿碘检测结果。水碘检测采用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的"适合缺碘及高碘地区水碘检测的方法研究";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盐碘检测采用直接滴定法。结果共检测水样2566份,水碘中位数为6.0μg/L。共检测儿童尿样4220份,尿碘中位数为170.0μg/L(适宜范围为100~199μg/L),甲状腺肿大率为0.09%(4/4220)。共检测孕妇尿样2124份,尿碘中位数为120.7μg/L(适宜范围为150~249μg/L)。共检测盐样6344份,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7.76%(6202/6344)、97.47%(6045/6202)、95.29%(6045/6344)。中部山区、西部沿海、东部沿海水碘中位数分别为3.3、6.5、6.5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721,P<0.01);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7.86%(1833/1873)、90.52%(1613/1782)、96.65%(2599/26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17,P<0.01);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2.4、160.1、167.4μg/L;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20.1、117.7、103.9μg/L。儿童、孕妇尿碘水平与盐碘呈正相关(r=0.394、0.657,P均<0.05)。结论海南省儿童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孕妇存在碘营养不足的风险,儿童、孕妇尿碘水平与盐碘呈正相关。碘缺乏病防治应重点加强对孕妇的碘营养监测。
- 吴红英刘璞瑜王兴任易长文江娟
- 关键词:碘盐类
- 海南省养殖水产品中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对海南省12种养殖水产品的粗脂肪及脂肪酸组成进行调查研究。方法监测海南省8个市县养殖基地共12种水产品,取其可食部进行粗脂肪和脂肪酸的检测,统计分析粗脂肪与脂肪酸含量与组成。结果共监测12种养殖水产品,其中6种淡水养殖水产品,6种海水养殖水产品;12种水产品粗脂肪和总脂肪酸(total fatty acid,TFA)含量范围分别为1.2~20 g/100 g可食部和1.0~15 g/100 g可食部,两者呈正相关(r=0.989,P<0.01)。每种养殖水产品共检出脂肪酸18~30种,其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12种,含量为0.34~6.4 g/100 g可食部,以棕榈酸为主;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8种,以油酸为主;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10种,含量为0.28~2.6 g/100 g可食部,主要以亚油酸(linoleic acid,L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DHA)、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为主。结论海南省养殖水产品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UFA)为主,多数水产品富含n-3PUFA,且n-6PUFA与n-3PUFA的比值小于6,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健康价值,有利于人群的营养膳食平衡。
- 鲁燕妮易长文聂宏骞邝欣欣
- 关键词:水产养殖脂肪酸营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