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盛良
- 作品数:35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论“小玲珑山馆”为中心的文学活动被引量:4
- 2009年
- 雍乾年间,"小玲珑山馆"为徽商"扬州二马"的人文情怀所笼罩,深深吸引着一批文人士子,成为他们扬州文化活动的中心所在。他们放情山水园林,多以联句或分韵唱和的诗歌创作形式雅集抒怀,促成了德行操守、文采风流标举一时的人文景观。
- 胡祥云方盛良
- 关键词:徽商文学活动
- 个体学术研究与一代文体史著作——读《中国散文通史》(明代卷)
- 2019年
- 《中国散文通史》是一部由北京师范大学郭预衡、郭英德先生主编的学术巨著,其中明代部分由郭英德先生和张德建先生负责。作为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卷的撰写体现了个体的学术研究对一代文体史的贡献。这部师生合作的《中国散文通史》(明代卷)不仅将明代散文的发展概况以一种科学、独特的方式呈示,而且将著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注入其中,学术个性鲜明。
- 胡姗姗方盛良
- 关键词:明代散文学术研究文体史通史著作
- 黄彭年教育行迹考论被引量:3
- 2019年
- 晚清教育名家黄彭年曾两任莲池书院院长,一任关中书院院长。其从教经历,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遍检黄氏《陶楼诗文辑校》《黄陶楼日记》,结合有关黄氏的年谱、史书、方志及其交好者的书札、诗文集等文献资料,详细梳理考辨其教育行迹,以补既往研究诸多阙失。
- 方盛良汪莹
- 关键词:书院教育行迹考辨
- 论《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被引量:3
- 2003年
- 《唐才子诗》是金圣叹批评著作中,唯一的一部以诗歌选本面目出现的文本,但长期以来,它并未如金圣叹小说戏曲等批本那样,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我们今天重读发现,该文本在七律选录标准的确定、分解法的创用、批评内容的展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理应还原其在金圣叹文学批评史乃至我国古代诗歌批评史上应有的地位。
- 方盛良
- 关键词:金圣叹选录标准
- 论《花间集》中的弱德之美及其差异性——以温庭筠、韦庄为中心被引量:1
- 2022年
- 弱德之美是叶嘉莹在研讨词体美感特质过程中提炼的重要概念,涵盖作者创作、文本空间和读者接受三个层面。叶嘉莹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花间词人的创作为典型进行了细腻的分析,对其中蕴含的“弱德”予以充分揭示。温、韦分属花间本色与花间别调,二者不仅在个体境遇、性情德行方面略有差异,而且文本潜能、带给读者的美感体验亦有不同,从中可看出花间词家词作中弱德之美的差异性。
- 王方文祺方盛良
- 关键词:弱德之美花间词温庭筠美感特质
- 清代士商互动之文化原生态个案考论——厉鹗与“小玲珑山馆”被引量:7
- 2007年
- 清代前期,士商互动蔚为大观,商业文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更为直接全面。本文以厉鹗与“小玲珑山馆”为个案,从文化交游、文坛风貌、学术研究等方面考论了一段文化、文学史实,期待在发掘士商互动之文化原生态过程中,重新思考清代文学的命运及其结构。
- 方盛良
- 关键词:商业文化清代前期厉鹗考论个案原生态
- 《再读〈诗经〉四十二首》述考
- 2002年
- 《再读〈诗经〉四十二首》是许瑶光以论诗诗方式批评《诗经》的成果,重新认识这组诗及其作者,对全面理解《诗经》接受史、论诗诗在清代的发展以及引起我们对清代非主流作家的关注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 方盛良
- 关键词:诗经论诗诗
- 论《古文词略》
- 2013年
- 梅曾亮《古文词略》是桐城派编纂的众多选本中唯一的诗文合选本,但长久以来,此选本在学界并未得到广泛关注。即便是在对梅曾亮的研究论著中,《古文词略》亦甚少被提及。实际上,从编纂体例、注释方式、诗文择取标准等方面考察,此选本可视为梅曾亮对于桐城师法的传承。同时,它也蕴含着梅曾亮作为桐城派中坚力量的一种新思考。
- 秦文方盛良
- 关键词:梅曾亮桐城派选本
- “史识”:姚永朴建构“文法”的一个灵魂
- 2018年
- 经史之思一以贯之于桐城派文论中,衍至晚清民国时期,姚永朴面对历史丕变,始终予以坚守,其《文学研究法》在系统梳理、阐释和建构"文法"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史识",并融通在文学发展史、文学理论和批评史、学术史等多个层面,它见证了姚永朴对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护和应对策略,体现出晚期桐城派挽救传统道统和文统的最后努力,也在相当程度上表明中国近代文论转型的复杂和艰难,可谓是姚氏建构"文法"的一个灵魂。
- 方盛良
- 关键词:姚永朴文法史识桐城派
- “小玲珑山馆”诗人群体考略被引量:4
- 2005年
- 方盛良
- 关键词:徽商诗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