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撒利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三维激光扫描
  • 2篇中误差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基于GIS
  • 2篇城市热岛
  • 1篇单木
  • 1篇导师
  • 1篇地籍
  • 1篇地籍测量
  • 1篇地裂缝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面三维激光...
  • 1篇点云
  • 1篇点云数据
  • 1篇元胞
  • 1篇元胞自动机

机构

  • 14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安咸阳国际...
  • 1篇陕西燃气集团...

作者

  • 14篇撒利伟
  • 9篇冯晓刚
  • 6篇李凤霞
  • 5篇李萌
  • 4篇刘明星
  • 3篇石辉
  • 3篇杨鑫
  • 2篇周在辉
  • 2篇许五弟
  • 1篇袁龙飞
  • 1篇赵西安
  • 1篇谢国华
  • 1篇闫增峰
  • 1篇杨鑫
  • 1篇刘志忠

传媒

  • 9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测绘技术装备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6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导师轮换制度的测绘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导师制度在我国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探讨基于导师制度和导师轮换制度下的测绘专业本科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就导师轮换模式的内涵和外延作以详细论述,同时就实施该制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以论述,构建了基于导师轮换制度的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模式,对落实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冯晓刚刘明星撒利伟杨鑫李凤霞
关键词:测绘专业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热岛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以快速城镇化为研究背景,以西咸一体化为样区,基于Landsat TM热红外波段数据,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获得了1988、2000和2010年三个不同时相西咸地区热岛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并借助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西成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热岛的演变成因,结果表明:①西咸一体化致使西咸地区热岛效应加剧,表现为22年间热岛区域面积累计增加95.79 km^2;②热岛区域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强热岛区和常温区面积减少的流入;同时,绿岛区域是西成区域内变化仅次于常温区域的热岛类型,累计增加161.72 km^2;③22年间西成地区强热岛区域表现为由面及点的发展趋势,而热岛区域则呈现摊大饼式的面状扩展模式;④PCA分析表明:城市人口、建成区面积、人均道路面积、人均绿化面积、平均风速和降水量6个影响因子为西成一体化进程中城市热岛演变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冯晓刚撒利伟许五弟李凤霞李萌周在辉
关键词:城市热岛转移矩阵主成分分析中误差
微分法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单木三维绿量测定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三维绿量是计量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最实质性因素,然而现有方法计算单木三维绿量的精度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提出微分法计算单棵树三维绿量,并把此方法与传统方法台体法、绿视率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台体法计算的树冠体积最大,绿视率法计算的三维绿量较大,而本文提出的微分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快速、高效地估算单木三维绿量,更符合树木的实际情况.把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应用于单木三维绿量计算,在精准农林业领域具有推广的应用价值.
李凤霞石辉撒利伟冯晓刚李萌
关键词:三维绿量三维激光扫描微分法台体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被引量:6
2019年
在农村粗放的用地模式下,土地浪费和土地污染严重,人地关系紧张;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黄土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实整理潜力展开研究.利用GIS技术及数理统计等方法构建地理数据库,分析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的特征与不足,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现实环境,构建潜力修正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理论潜力修正,用以测算农村居民点现实整理潜力.以延安市志丹县为案例研究得到: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理论潜力值仅为现实潜力值的37.63%,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差距较大.建立农村居民点用地现实潜力评价模型,并进行潜力分级和分区评价,对指导黄土高原地区乃至其它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具有现实意义.
撒利伟孙业鹏谷宁
关键词:黄土高原农村居民点用地土地整理综合评价
基于GIS的西安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问题,阻碍城市建设,影响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国内外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为此,在许多地区和城市,政府相关部门已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进行监测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然...
撒利伟
关键词:地裂缝地面沉降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土力学
文献传递
森林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18年
基于大量样方实测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异速生长模型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西安森林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发现,西安五种绿地类型乔木综合指数D表现出:风景区绿地>文教区绿地>居住区绿地>工业区绿地>道路绿地.西安不同类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密度空间分布不均衡,表现为文教区绿地>风景区绿地>居住区绿地.西安城市居住区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密度集中分布在1.21~3.63kg/m^2;西安城市风景区树木碳密度取值范围介于1.92~13.64kg/m^2;西安城市文教区树木碳密度取值范围介于0.422~94.646kg/m^2,未来西安森林植被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但仍需优化西安森林植被结构,加强城市物种多样性保护,从而更好地发挥森林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
李凤霞石辉撒利伟刘明星冯晓刚李萌
关键词:森林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应用CITY green模型评价西安文教区绿地生态效益
2017年
基于西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使用ARCVIEW软件和CITY green模型,定量评价西安文教区绿地生态效益及服务价值量,并进行了科学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碳密度为3.009t/hm^2,年清除大气污染物为1.21t/a,单位面积暴雨径流削减量是71.076m3/hm^2,2026年、2036年、2046年、2056年、2066年的固碳与清除大气污染物的生态总量分别为203.89t、224.49t、234.51t、237.53t、239.49t;2016年、2026年、2036年、2046年、2056年、2066年的生态效益价值依次为19.38万元、29.25万元、32.11万元、33.66万元、34.17万元、34.51万元。反应出绿地固碳效益的优势、潜力,绿地系统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城市绿地具有显著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能够指导森林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李凤霞冯晓刚刘明星撒利伟李萌西
关键词:生态效益CITY生态价值
公交网络中路径系统的表达和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Arc-Node结构是GIS的基本数据模型,在对较为复杂的地理事物(公交线路、水系、输电线路等)的表达中,这种模型显得不足,因此复杂地理事物的表达是GIS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Route数据模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合适的方法.在Arc-Node结构基础上,通过属性表多重连接,形成Route结构,使地理信息表达与应用要求相一致.结合公交线路的结构特征和交通管理与应用要求,分析研究了在Arc-Node结构基础上建立公交线路Route数据结构的方法和过程,为地理信息在线路这类复杂地理事物的应用方面奠定了数据和信息基础.
撒利伟许五弟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公交线路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将元胞自动机理论和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构造了可用于城市热环境模拟与预测分析的CA-Markov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基于单窗算法反演了西安市2000年和2006年两个不同时相城市热环境数据,并利用构建的CA-Markov耦合模型,模拟分析了西安市2018年城市热环境格局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CA.Markov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用于城市热环境的模拟研究;(2)2018年西安市不同热岛类型面积由高到低依次为:常温区〉绿岛区〉热岛区〉强热岛区〉强绿岛区,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70.20%、13.06%、12.01%、3.67%、1.06%;2006~2018年12a间强热岛区、热岛区、常温区、绿岛区和强绿岛区的面积变化分别为:0-31%、-0.60%、1.2%、-0.84%、-0.08%;(3)2018年西安市热环境状况整体趋于良好,常温区占绝对优势,但局部地区热环境表现为小幅加剧的趋势.因此,建议西安城市规划建设中热环境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考虑.
冯晓刚撒利伟李凤霞李萌周在辉袁龙飞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模型热环境
分步逼近法实现界址点定位的研究
1999年
针对地籍测量中界址点坐标未知,界址标志丢失一类问题,提出了分步逼近法实现边界的绝对定位.实测数据表明,该法不仅满足了界址点定位精度。
赵西安谢国华杨鑫撒利伟
关键词:地籍测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