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凉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现代生物与新药产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检测人结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TRAP方法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对检测人结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进行了研究.当Mg2+浓度为18mmol/L、退火温度为55℃时,能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影响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另两个因素是抽提物的反应用量和阳性片段的污染.
- 顾少华江广平曹根涛盛继群刘建平戴建凉戴建凉林渊林卿刘为平谢毅
- 关键词:结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
- 人类抗砷相关基因(hARRG)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15
- 2000年
- 目的 :克隆并表达人类抗砷基因 human arsenite resistance related gene(h ARRG)。 方法 :从人胎脑中获得 m RNA,建立 c DNA文库 ,通过大规模测序克隆出一人类新基因。 结果 :该基因全长 1170 bp,读框为 (ORF)72 3bp,经序列分析 ,与中国仓鼠抗砷基因 arsenite resistance gene (asr2 )同源性达 88%。根据 ORF设计引物 ,PCR扩增 ,扩增产物酶切后装入 PQE30质粒 ,诱导后获得 >40 %的高效表达。用镍亲和层析法纯化后纯蛋白回收率 >80 %。 结论 :首次在国内成功克隆并表达了人类抗砷相关基因 h ARRG。
- 杨磊王国荃应康黄瑾戴建凉袁有忠刘建平谢毅毛裕民
- 关键词:抗砷基因克隆砷中毒基因表达
- 人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和表达
- 1999年
- 目的 :获得人神经营养因子 - 3 (hNT - 3 )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并表达。方法 :采用PCR方法从 2 0周人胎脑cDNA文库中扩增hNT - 3基因 ,通过双酶切法在M 13mp18载体上克隆获得全长基因 ,将正确全长基因插入PBV2 2 0载体 ,通过选择合适宿主菌获得hNT - 3的高效表达。结果 :获得全长基因完全正确的hNT - 3基因 ,获得占细菌总蛋白 3 0 %的hNT - 3表达菌株。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序列正确的hNT - 3基因克隆 ,并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 章建程殷明戴建凉林卿余浩刘忠权
- 关键词:PCR扩增基因重组基因表达
- 脊髓型减压病神经损伤机制及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效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观察脊髓型减压病(DCS)的神经损伤变化过程,探讨DCS致神经损伤的机制,并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DCS脊髓神经损伤的效用。方法9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安全减压组、生理氯化钠(NS)组、NGF治疗组、高压氧(HBO)暴露组、NGF与HBO联用组,通过建立大鼠脊髓型DCS模型,给予外源性NGF。观察NG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Trk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脊髓组织NGF及其受体Tr-kA1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在极快速减压致伤后24 h达到高峰,NGF阳性细胞主要为神经元胞体和胶质细胞。TNF-αIHC阳性率、组织内蛋白含量和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在48 h达到高峰,TNF-αIHC阳性染色主要为灰质胶质细胞,凋亡阳性染色主要分布在脊髓灰质神经元,TNF-α蛋白表达的时间分布特点与神经细胞凋亡相似,两者变化趋势一致。NGF处理组TNF-α含量和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均在24、48和72 h较生理氯化钠组明显减少。NGF与HBO联用组的TNF-α含量和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单纯NGF组和HBO暴露组。结论NGF、TrkA、TNF-α和神经元凋亡参与了DCS脊髓损伤过程,NGF可起到自身神经元保护作用,TNF-α可能参与介导了脊髓型DCS神经元凋亡,给予外源性NGF有神经元保护效用,与HBO联用可在改善DCS诱发的脊髓神经细胞损伤中起协同作用。
- 殷明赵敏章建程陈锐勇胡家庆方以群王世峰戴建凉
- 关键词:脊髓型减压病神经生长因子高压氧神经元
- 2813条全长人类新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功能预测被引量:6
- 2000年
- 用生物信息学序列分析方法对联合基因科技 (集团 )公司 2 813条全长人类新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功能预测 .由WU BLASTP核酸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P值小于le 2 0的基因合计有 46 6条 ,占总分析基因的 16 .5 7% ,P值在le 10以下的基因合计有 5 6 5条 ,占总分析基因的 2 0 .0 9% ;由蛋白质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 ,含PROSITEpattern的基因有 5 2 0条 ,代表了 10 7种 pattern ;含PROSITEprofile的基因有 333条 ,代表了 2 0 0种profile ;含PFAM结构域的基因有 45 7条 ,代表了 2 41个family ;含PRINTS的家族指纹 1型 (class1)的基因有 12 8条 ,指纹 2型 (class2 )的有 18条 ,总数为 146条 ,代表了 45种家族指纹 ;由特殊结构分析表明 ,跨膜蛋白 470条 ,分泌蛋白 6 77条 ,Coiled coil蛋白 2 2 8条 ,Helix turn helix蛋白 73条 .
- 田立峰戴建凉黄达蔷付旭平沈健民范俊张雷马良宵谢毅毛裕民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编码蛋白质
- 锌指结构基因ZNF302序列的克隆与表达谱分析
- 2000年
- 从人胎脑cDNA文库中克隆到 1条 16 85nt的锌指蛋白新基因cDNA序列 ,命名为ZNF30 2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ZNF30 2的C末端含有 13个保守的C2 H2 锌指结构 ;Northern blot结果提示这一基因可能存在 3 .0kb和 4.2kb的 2种转录本 ;Unigene软件包分析 ,该基因定位于 19号染色体 19q13 .2 13 .3 ;cDNA基因芯片检测显示疤痕成纤维细胞经TGFβ1刺激和ECV30 4细胞经PMA ,LPS刺激后 ,ZNF30 2基因表达明显升高 ,提示其与细胞增殖的正调控有关 .
- 夏放杨泉胜应康戴建凉顾少华谢毅毛裕民
- 关键词:锌指蛋白生物信息学基因芯片表达谱
- 一个新C_2H_2型锌指蛋白的功能的初步研究
- 2000年
- 通过筛选人 18周胎脑cDNA文库 ,得到一条编码 332AA的全长新基因 .生物信息学研究表明 ,该蛋白质序列有 2个C2 H2 型锌指结构 ,其中 1个锌指结构有RNA binding蛋白特异锌指的特征 .虽然同源比较发现与多种蛋白质精氨酸N端转甲基酶 (proteinarginineN methyltransferase)有一定的同源性 ,但新锌指蛋白不含转甲基酶的活性功能区域 ,属功能未知的基因 .利用基因芯片研究功能未知基因的表达是一种较好的手段 ,通过代谢增强剂PMA(phorbolmyristateacetate)刺激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 ,观察细胞受激活后新锌指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 ,结果表明新基因表达量提高了 11倍以上 ,证实新基因属内皮细胞的极早期应答基因 (Immediateearlyre sponsegene ,ERG) .
- 吴海戴建凉吴超群应康谢毅和桂芬陈菊祥
- 关键词:锌指蛋白基因芯片
- 人cDNA序列中二类甲硫氨酸密码子的区分
- 2000年
- 在人类cDNA序列确定全长基因的过程中 ,必须判断第一个ATG密码子是真正的起始密码子还是框内的非起始作用的甲硫氨酸密码子 .在总结了这二类密码子上下文共有序列特征、周期性、密码子的碱基偏向性、以及编码的氨基酸的疏水性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 ,从模式识别的角度出发 ,将这二类密码子视为由此构成的多维特征空间中的二个模式类 ,应用费歇线性判别法进行分类器的设计 ,并对分类器的错误率进行估计 ,表明在这些特征下 ,这二类密码子可以区分 .以此分类器的标准判断真正的起始密码子和非起始甲硫氨酸密码子 ,其准确率可达 75 % .
- 付旭平戴建凉田立峰黄达蔷沈健民吕军谢毅毛裕民
- 关键词:位置权重矩阵Z曲线CDNA序列
- 人原肌球蛋白结合蛋白3(TMOD3)cDNA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从人的胎脑cDNA文库中克隆到 1条人原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3(TMOD3)基因 .该基因cDNA序列长140 2bp ,可以编码 35 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 ,与大鼠、果蝇和线虫的原肌球结合蛋白同源性分别为 82 % ,41%和 35 % .TMOD3基因定位在人 15q2 1.1 q2 1.2 ,位于遗传位标D15S146和D15S117之间 .采用基因芯片杂交的方法研究其表达谱情况 ,发现该基因在多种组织和细胞中均表达 .
- 戴建凉方国洪唐榕曾立徐坚顾少华谢毅毛裕民
- 关键词:原肌球蛋白基因芯片基因编码基因
- 人神经营养因子-4/5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 2000年
- 目的 :从人胎盘组织基因组 DNA中 ,克隆人神经营养因子 - 4/ 5 (h NT- 4/ 5 )基因。方法 :经 PCR扩增出的 DNA片段用 Pst I单酶切后 ,酶切图谱与文献报道一致。再将大量扩增后的目的 DNA片段连接于测序载体M13m p18,用手工测序和 ABI373A DNA自动序列分析仪自动测序。结果 :两项分析结果都确证所得到的目的基因与天然 h NT- 4/ 5编码序列一致。 结论 :首次成功地从人胎盘组织克隆出人神经营养因子 - 4/
- 楼屹王国荃沈芸戴建凉谢毅
- 关键词:PCR基因克隆DNA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