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施肥
  • 2篇肥料
  • 1篇氮肥
  • 1篇氮磷
  • 1篇氮磷含量
  • 1篇氮素
  • 1篇需肥量
  • 1篇增产
  • 1篇施肥指标
  • 1篇施用
  • 1篇土地生产力
  • 1篇农地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农作物增产
  • 1篇抛物
  • 1篇抛物型
  • 1篇抛物型方程
  • 1篇综合丰产技术
  • 1篇作物

机构

  • 3篇内蒙古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5篇戴庆林
  • 1篇邹邦基
  • 1篇郭礼坤
  • 1篇索全义
  • 1篇林继雄
  • 1篇吴祖坤
  • 1篇张宁
  • 1篇郭金如
  • 1篇何才富
  • 1篇张金瑞
  • 1篇林葆
  • 1篇段玉
  • 1篇王维敏
  • 1篇王久志
  • 1篇金安世
  • 1篇张乃凤
  • 1篇梁孝衍
  • 1篇高绪科
  • 1篇解惠光
  • 1篇罗成秀

传媒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全国第二次化...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2
  • 1篇198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采用《土地生产力相关归纳法》预报合理施肥量的研究
戴庆林段玉张金瑞
关键词:施肥线性抛物型方程需肥量
内蒙古地区化肥施用与肥分利用现状被引量:16
2000年
: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全区历年来700份肥料试验结果和1999年安排的田间试验得出:氮素化肥肥分利用率由50年代中期的52.6 % ,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27.5 % ,回归方程Y=53.42 -0.661X,r= -0.9670。平均每年下降0.66个百分点 ,1999年的氮素肥分利用率采用差减法计算为21.6 % ,其中小麦为25.5% ,玉米为21.6 % ,马铃薯为20.7 % ,大豆为21.2 % ,水稻为14.7%。磷肥的肥分利用率为18.1 %,除水稻上较低外 ,均处于国内较高水平。钾肥的肥分利用率为59.9 % ,高于国内水平近10个百分点 ,它与我区磷、钾施肥水平较低有一定关系 ,氮肥肥分利用率的下降幅度就自然条件与栽培水平而言 ,一般趋势是灌区>雨养农业区>半干旱农区 ,而半干旱农区受降水量的影响 。
戴庆林郑海春王芬棠朴明姬索全义
关键词:化肥施用肥料利用率氮肥
中国化肥区划
张乃凤林葆李家康吴祖坤林继雄金安世杨罡罗成秀何才富解惠光戴庆林王汝舟梁孝衍郭金如张宁
《中国化肥区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研究工作,侧重于从宏观上指出不同地域化肥产、销、用的方向和战略原则,提出节肥增产的主要途径,为国家有计划地安排化肥生产、分配和施用提供科学依据。该区划从山东省化肥区划试点入手,上下结合,...
关键词:
关键词:化学肥料
我国北方旱农地区农作物增产技术体系研究
王维敏甘吉生邹邦基高绪科王瑞舫王一鸣华天懋梁宏儒戴庆林张喜文王德身郭礼坤文振海庞万福王久志
针对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土壤贫瘠,投肥不足,耕作粗放,广种薄收,结构单一,生态脆弱这些严重影响中国北方旱农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于1986~1990年分别在半干旱偏早、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3种类型的9个具有代表性的...
关键词:
关键词:旱地作物旱地农业北方旱地综合丰产技术
荞麦植株氮磷含量与施肥指标的研究被引量:7
1992年
本文研究了荞麦产量与植株幼苗期氮、磷最适合量的关系,提出了氮、磷化肥的诊断施肥指标与失调、失控指标。结果表明,在荞麦出苗后10天,幼苗期植株含氮量最适范围为2.73~2.84%,产量与含氮量呈抛物线模式,y=-402.3+354.2x-62.35x^2;边际含氮量2.84%;低于2.73%时为氮素失调区,氮素供应不足,应补施氮肥。植株全磷含量最适范围为0.43~0.57%,产量与苗期植株含磷量的回归方程y=67.96+100.49x-88.68x^2;边际含磷量0.567%,低于0.43%时为磷失调区,磷素供应不足,应补施磷。施用尿素可以提高苗期含氮量;y=2.476+0.0498x,即亩增施1kg尿素可以提高植株含氮量0.0498%,施用三料磷可提高苗期含磷量,y=0.313+0.0378x,即亩增施三料磷肥1kg,植株苗期含磷量提高0.0378%。上述资料可作为调控施用氮磷化肥的基础依据。
王永亮刘基业戴庆林
关键词:荞麦氮素磷素施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