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荻
- 作品数:17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新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细胞介素-2新的功能位点及其中枢镇痛作用被引量:6
- 1994年
-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本实验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发现侧脑室注射IL—2能显著提高动物痛阈,并能被纳洛酮所阻断,表示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与阿片受体有关。利用基因定位突变技术获得的无免疫活性IL-2实查体仍具有中枢镇痛作用,表明IL—2分子上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功能位点是相互独立的。纳洛酮能够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而不能影响IL—2增殖CTLL-2细胞的作用,提示IL-2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不同的受体途径。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突变为Val后,虽仍保留了免疫活性,但丧失了镇痛功能,表示45位Tyr残基是IL—2发挥中枢镇痛功能的关键残基之一。我们推测IL—2的镇痛功能位点可能在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附近区域。
- 蒋春雷徐荻由振东宋朝佑孙兰英范佩芳王成海路长林郑仲承刘新坦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中枢神经系统免疫镇痛功能位点
- 白细胞介素2镇痛功能位点氨基酸残基相对空间位置的重要性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免疫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中枢镇痛作用,其功能位点由IL-2分子的第44、45和107、117位氨基酸残基共同组成。采用基因定点突变和PCR技术,缺失IL-2分子第66~99位残基,改变第44、45位残基与107、117位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发现其镇痛功能消失。结果提示了组成IL-2分子镇痛功能位点的氨基酸残基间相对空间位置排列的重要性。
- 蒋春雷徐荻曹蕾路长林刘新垣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残基空间结构镇痛
- 白细胞介素-2的中枢镇痛作用被引量:24
- 1994年
- 本实验采用侧脑室给药,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发现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显著提高大鼠痛阈的作用,此作用能被抗IL-2单克隆抗体所阻断。纳洛酮能反转IL-2的镇痛作用,表明其作用机理与阿片受体有关。
- 蒋春雷徐荻郑仲承范佩芳刘新垣由振东宋朝佑王成海路长林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痛阈阿片受体中枢神经系统
- 白细胞介素-2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4年
- 常志远徐荻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生物学功能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
- 两株海南省恶性疟原虫gp195的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分析
- 1992年
-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两株海南省恶性疟原虫gp195的第二区,并用dd NTP链终止法测得154个氨基酸序列。实验结果表明:海南省FCC7801/HN的B3克隆及FCCM21/HN两株此区序列完全相同,与巴布亚新几内亚MAD20株很相近,但有10个氨基酸的位点有区别。
- 管惟滨D.WallikerL.Ranford-Cartwright张林琦徐荻
- 关键词:疟原虫聚合酶链反应脱氧核糖核酸
- 白细胞介素-2镇痛功能位点的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白细胞介素-2(IL-2)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近来发现还有中枢镇痛作用,用不同IL-2突变体测定其对大鼠痛阈的影响,发现完全丧失免疫刺激作用的20Leu-IL-2(20Asp→Leu)仍能显著提高大鼠的痛阈,其作用强度与天然IL-2无显著差异,而另一突变体45Val-IL-2(45Tyr→Val)虽保留免疫学活性却不能提高大鼠的痛阈。这些结果证明IL-2分子中具有镇痛作用与具有免疫作用的功能位点是相互独立的;IL-2分子中第45位Tyr对IL-2镇痛作用的发挥起重要作用。
- 徐荻蒋春雷郑仲承范佩芳孙兰英刘新垣宋朝佑由振东王成海路长林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定位突变止痛
- 抗阿片肽血清对白细胞介素2中枢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5
- 1995年
- 采用侧脑室给药,以钾离子透入后引起的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测定动物痛阈,发现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能够阻断白细胞介素2(IL-2)的中枢镇痛作用;抗β-内啡肽、甲-脑啡肽、亮-脑啡肽和强啡肽A1-134种抗血清均能部分阻断IL-2提高大鼠痛阈的作用,提示IL-2的中枢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有关。间接ELISA结果显示,4种阿片肽抗血清与IL-2有明显的交叉反应,提示内源性阿片肽分子与IL-2分子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抗原决定基,而且内源性阿片肽抗血清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是由于抗血清封闭IL-2镇痛功能位点所致。
- 蒋春雷徐荻宋朝佑刘新垣路长林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阿片肽痛阈止痛
- 人白细胞介素-2结构与镇痛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1996年
- 免疫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中枢镇痛功能。实验采用基因定位突变技术,获得系列IL-2突变体,并测定其免疫学活性和镇痛能力,发现无免疫学活性的IL-2突变体20Leu-IL-2仍具有中枢镇痛能力,而44Leu-IL-2,45 Val-IL-2虽保留了免疫学活性,但其镇痛能力显著性下降或消失,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够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而不能影响IL-2对CTLL-2细胞的增殖作用。抗内源性阿片肽血清与IL-2能发生明显的交叉反应。实验结果提示,IL-2分子是通过由第45位Tyr残基及空间上相近的Phe残基等组成的镇痛功能位点与阿片受体相结合而发挥镇痛效应。
- 蒋春雷徐荻周月芳郑仲承刘新垣宋朝佑路长林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镇痛
- 白介素-2的结构-功能关系被引量:2
- 1992年
- 对白介素-2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尤其是与白介素-2受体中不同亚基亲和力的关系作了概述和总结,对研制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新型白细胞介素-2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徐荻刘新垣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
- 恶性疟原虫的克隆化及克隆株某些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
- 1992年
- 本实验用有限稀释法对海南省两株恶性疟原虫Fcc-1、Fcc-7801进行了体外克隆,共得8个疟原虫克隆。不同克隆对氯喹的敏感性相差显著,对英国抗gp195单克隆抗体、我国抗Fcc-1杂交瘤腹水的间接免疫荧光反应也有显著差异。对抗gp195单克隆抗体的反应表现具有5种类型,其中3种与McBride划分的7种血清型中的Ⅴ、Ⅵ、Ⅶ型相一致。
- 徐荻管惟滨瞿逢伊
- 关键词:疟原虫克隆化氯喹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