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卫锋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病
  • 3篇肾病大鼠
  • 3篇阿霉素肾病
  • 3篇阿霉素肾病大...
  • 2篇蛋白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肌动蛋...
  • 2篇纤维细胞
  • 2篇肌成纤维细胞
  • 2篇肌动蛋白
  • 2篇肌肌
  • 2篇Α平滑肌肌动...
  • 2篇成纤维细胞
  • 1篇代谢
  • 1篇型胶原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粘连蛋白
  • 1篇肾衰
  • 1篇肾衰患者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石永兵
  • 4篇徐卫锋
  • 3篇张文娟

传媒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慢性肾衰患者的铁代谢状况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测定慢性肾衰患者的血清铁参数,探讨肾性贫血患者的铁代谢状况。方法:将慢性肾衰患者45例,按血肌酐(Cr)水平分为氮质血症期组和尿毒症期组。分别测定慢性肾衰患者的Cr、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铁蛋白(SF)、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IL-1),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肾衰患者血清中Hb、Hct、SI、TIBC、TS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RP、lL-1和SF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肾性贫血的患者存在铁代谢紊乱及铁超负荷的倾向。此外,慢性肾衰患者体内存在持续的慢性炎性反应,加重了铁代谢紊乱。
徐卫锋石永兵
关键词:慢性肾衰肾性贫血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
红景天抑制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方法用阿霉素诱导制成大鼠肾病模型,红景天治疗组第4周起喂服诺迪康胶囊[即圣地红景天0.672g/(kg.d)],对照组及肾病组喂水[3mL/(kg.d)],于第4、8、12、16和20周末分批处死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肌成纤维细胞(MFB)的标记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结果16周肾病组大鼠肾小管间质α-SMA半定量为6.24±0.57,明显高于红景天治疗组3.84±0.28(P<0.01),且与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相关(r=0.872,P<0.01)。结论红景天能抑制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对肾间质的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张文娟石永兵徐卫锋
关键词:阿霉素肾病圣地红景天Α平滑肌肌动蛋白肌成纤维细胞
阿魏酸钠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静脉注射制成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B组和C组),治疗组(C组)第4周起肌肉注射阿魏酸钠(50mg/kg),对照组(A组)及肾病未治疗组(B组)喂水(3kg-1·d-1),于第4、8、12、16和20周末分批处死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肌成纤维细胞的标记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结果20周B组大鼠肾小管间质α-SMA半定量为6.8±0.6,明显高于C组(4.4±0.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正相关(r=0.878,P<0.01)。结论阿魏酸钠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对肾间质的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石永兵张文娟徐卫锋
关键词:阿霉素肾病阿魏酸钠Α平滑肌肌动蛋白肌成纤维细胞
氟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系膜基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肾病、治疗三组,每组各10只。分2次(间隔15天)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每次3mg/kg)构建肾病慢性病理进展模型。第2次注药后1周,治疗组大鼠予以氟伐他汀10mg/(kg.d)灌胃,于4、8、12、16、20周5个时间点依次各处死大鼠2只留取标本。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24小时尿蛋白含量;光镜下观察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检测肾组织MMP-9、Ⅳ型胶原(ColⅣ)和层粘连蛋白(LN)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有MP-9阳性表达;肾病组第4周即见表达上调,表达量于8周达高峰后逐渐下降。氟伐他汀治疗8周后显著上调MMP-9在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与肾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Ⅳ型胶原在正常肾小管及肾小球基底膜有少量表达,肾病组第4周后表达增高,8周后间质出现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沉积;治疗组肾组织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肾病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氟伐他汀除了通过调脂作用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系膜基质的增生外,可能部分通过上调MMP-9在肾组织的表达和增加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起到肾脏的保护作用。
徐卫锋石永兵张文娟
关键词:阿霉素肾病氟伐他汀层粘连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