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 发文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95例脑梗死患者在7天内行颈动脉CDFI和MSCTA检查。分别对颈动脉分叉部内-中膜厚度(IMT)/管壁厚度(CAWT)、斑块表面形态学特征、密度、体积进行分析,将病变分为管壁增厚、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结果 195例患者390处颈动脉分叉部血管纳入分析。MSCTA:正常血管71处(18.21%);CAWT增厚87处(22.31%);斑块232处(59.49%),其中稳定斑块140处(35.90%),易损斑块92处(23.59%)(包括溃疡型斑块5处)。CDFI:正常血管80处(20.51%);IMT增厚86处(22.05%);斑块224处(57.44%),其中稳定斑块136处(34.87%),易损斑块88处(22.56%)(包括溃疡型斑块4处)。MSCTA与CDFI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评价的一致性为72.60%(Kappa=0.63,P<0.05)。结论 MSCTA与CDFI对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颈动脉CDFI应作为首选检查,经CDFI检查存在血管病变者应常规接受MSCTA检查。
- 李炯佾杨呈伟冯沁吴文辉闫朝武徐伟张浩宋会军曹文娟杨晶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
- 介入栓塞治疗囊状复杂型肺动静脉瘘一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杨呈伟李炯佾吴文辉徐仲英徐伟王青赵玉红王芳
- 关键词:肺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治疗复杂型囊状异常血管引流静脉
- 多层螺旋CT造影在主动脉病变腔内修复术后随访的价值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detector row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ransluminal stent-graft placement,TSGP)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接受TSGP主动脉疾病患者,包括:Stanford B型夹层13例,真性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2例,弓降部穿透性溃疡1例,胸主动脉瘤合并局限性夹层1例,胸主动脉瘤合并Stanford B型夹层1例,术后采用MDCTA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1~24个月)。采用轴位图像与多种重建图像相结合来显示支架形态、术前术后主动脉管腔情况的变化和有无并发症。结果:13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后:所有患者均真腔扩大,假腔减小或消失并伴血栓形成,支架未发现移位或断裂;共3例(14%)随访中发现内漏,1例Ⅱ型内漏,建议随访观察;1例术后8个月复查新发现支架近端Ⅰ型内漏,密切随访2个月后患者出现胸痛,复查CT内漏增多,转外科治疗。1例腹主动脉瘤术后1月复查发现Ⅲ型内漏。所有患者介入术后CT随访图像均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论:MDCTA对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后随访较其他检查手段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能及时观察术后疗效、发现并发症,对主动脉疾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后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 李炯佾杨呈伟胡海波曹文娟徐伟张浩张维明王青赵玉红顾立君
- 关键词:腔内治疗
- 原发性肺动脉肿瘤一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患者女,21岁,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咯血,并有右侧胸痛,此后偶有咳嗽、痰中带血,为红色血丝。于1年前出现活动时气喘、胸闷,休息后缓解,并再次出现右侧胸部疼痛,逐渐加重,活动渐少。1个月前症状加重,休息时亦有胸闷,偶有头晕、晕厥、痰中带血。体检:双肺呼吸音低,坐位呼吸,伴双下肢水肿。
- 李炯佾金敬琳杨呈伟张浩张维明徐伟全亚宁
- 关键词:右侧胸痛痰中带血肺呼吸音双下肢水肿胸部疼痛胸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