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祖武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石流
  • 6篇泥石
  • 6篇泥石流
  • 3篇暴雨
  • 2篇危险度
  • 2篇危险度评价
  • 2篇暴雨泥石流
  • 1篇单调性
  • 1篇地基
  • 1篇映射
  • 1篇雨型
  • 1篇预压
  • 1篇预压法
  • 1篇源地
  • 1篇灾害危险性
  • 1篇真空预压
  • 1篇真空预压法
  • 1篇直剪
  • 1篇直剪试验
  • 1篇软土

机构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黄淮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1篇彭祖武
  • 7篇余宏明
  • 5篇陈鹏宇
  • 4篇王硕楠
  • 3篇邵莲芬
  • 2篇谢凯
  • 1篇乔景顺
  • 1篇刘勇
  • 1篇李小雪
  • 1篇李科
  • 1篇李才
  • 1篇滕伟福
  • 1篇李小雪
  • 1篇钟晓华
  • 1篇戴巍

传媒

  • 2篇山地学报
  • 2篇岩土力学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建筑技术
  • 1篇施工技术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0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等级相关的泥石流危险因子筛选与危险度评价被引量:22
2013年
针对泥石流危险因子之间的单调性差异和主次危险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结合散点图和Spearman等级相关评价泥石流主次危险因子相关性的方法,以散点图作为危险因子初步筛选的依据,以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作为危险因子最终筛选和权重分配的依据。以云南省37条泥石流沟的基础数据为例,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综合评价模型,以此计算东川市12条泥石流沟的危险度评价结果,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法比经典方法更能体现物源条件与动力条件对泥石流危险性的贡献,从而证明了新方法的合理性。
陈鹏宇乔景顺彭祖武谢凯余宏明
关键词:危险度泥石流单调性非线性
共形映射在数据拟合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2013年
数据拟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数据分析手段,但有时会出现几种拟合方程相关性系数差别很小的情况,难以对拟合方程作出选择。为寻求一种能够对多种数学方程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的新方法,利用共形映射以拟合函数方程构造解析函数,通过指数形式,将方程曲线映射成单位圆周,同时也将实测数据点映射到复数坐标系中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论认为,利用共形映射对数据拟合效果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其能将很小的数据差异放大,提高数据的分辨率;同时,相比实测数据拟合图件,映射后图件的直观性更强,更有利于对数据拟合效果的分析评价。
彭祖武李小雪余宏明
关键词:共形映射数据拟合复变函数
栾川暴雨泥石流易发性实时动态区划被引量:7
2013年
河南省栾川县是暴雨型泥石流易发地区,历史记载该县曾数次发生区域性泥石流。2007年及2010年栾川县又暴发了两次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全县损失惨重。为了给栾川县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有效途径,结合野外泥石流调查数据及GIS技术探讨,建立了栾川暴雨型泥石流易发性实时动态区划模型。该模型系由物源积聚、径流产能及土体强度弱化等三大条件11个因子构成,通过计算易发指数和净易发指数二值,实时判别栾川县泥石流高易发区域并进行预警;因子权重通过三标度层次分析法进行赋值;因子本身划分成不同级别并按1到0进行量化。同时,结合2010年"7·24"暴雨型泥石流灾害点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论表明,模型同时适用于坡面型泥石流和沟谷型泥石流,具有实用价值。最后基于上述模型,认为易发指数>0.216且净易发指数>0.05可作为栾川县暴雨型泥石流暴发预警警戒值。
邵莲芬彭祖武余宏明陈鹏宇王硕楠胡媛媛
关键词:暴雨泥石流
河南省栾川县泥石流源地土大直剪试验被引量:6
2013年
栾川县泥石流为降雨型泥石流,降水对泥石流源地土的强度影响较大。对栾川县自然泥石流土样(沟谷型、坡面型)和人为泥石流土样(矿渣)分别在天然含水量、快速饱和、饱和3 h条件下进行大型直接剪切试验,得到抗剪强度指标c、φ和强度包线与含水量的关系,以及不同含水状态剪应力与位移关系。结果表明,除矿渣粘粒含量太少,c值趋近于0外,矿渣φ和其他土样c、φ在天然含水量到饱和状态是明显降低的,饱和状态下剪应力-水平位移曲线有明显的波动,并在饱和3 h后,土样的抗剪强度进一步小幅度降低。一定条件下的前期降雨对泥石流的发生贡献很大。前期降雨充足,源地土体快速饱水,土体的抗剪强度明显降低,在重力和径流冲蚀作用下易破坏被地表水流带走。随着降雨持续,土体抗剪强度进一步降低,泥石流固体物源启动可能性增加。最后对泥石流不同固体物源类型启动难易程度进行了综合分析。
谢凯余宏明彭祖武李科王硕楠陈鹏宇
关键词:抗剪强度
栾川县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
栾川县地处豫西山区,山多地少,区内主要有伊河、小河、明白河、清河四条主要水系和熊耳山、遏遇岭、伏牛山三道山川,素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同时其处在固始-栾川-确山断裂带,位于构造抬升区,夏秋两季降水集中...
彭祖武
关键词:暴雨型泥石流模型构建危险性区划
真空预压法在洪湖湖滨区软土加固中的应用
2012年
通过真空预压法在洪湖湖滨区软土加固中的运用,阐述了真空预压法在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分析了在施工过程中得到的监测数据,验证了真空预压法在机场深层地基处理中的可行性,为类似工程提供依据。
钟晓华彭祖武
关键词:真空预压地基
垃圾填埋场灌注桩施工处理技术被引量:2
2013年
垃圾填埋场土层具有土性成分复杂、厚度不均、土体结构复杂、力学性质差异大和高压缩性等特殊工程地质特点,对现场钻孔灌注桩施工极为不利。经工程地质分析和施工工艺分析研究,施工中采取了开挖施工基槽、砖渣铺垫、护筒护壁、黄土回填及混凝土超灌等处理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钟晓华彭祖武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钻孔灌注桩
基于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被引量:11
2013年
针对经典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以灰色关联度作为次要危险因子筛选依据的不足,采用复相关系数作为泥石流次要危险因子筛选的依据,从而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主要危险因子与次要危险因子组合的多因子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次要危险与主要危险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为了体现次要危险因子对泥石流危险度的贡献作用,采用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计算泥石流次要危险因子的权重,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计算公式。以此计算东川市12条泥石流沟的危险度评价结果,计算结果比经典方法更符合次要因子的补充地位,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陈鹏宇余宏明刘勇李才彭祖武
关键词:危险度泥石流
CPTU试验在土体动力学参数计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探讨孔压静力触探(CPTU)数据能否在土体动力学参数计算中进行应用,结合港珠澳大桥补充勘察项目CPTU及波速测试资料,利用SPSS和OriginPro软件对比分析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更适合于计算研究区波速(Vp、Vs)的经验拟合公式,公式考虑了深度影响,计算结果优于前人经验公式,尤其是当土层埋深大于30m时。基于此,对CPTU数据在土体动力学参数Ed、Gd及μd计算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了研究区土体动力学参数计算公式,公式计算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同时发现土层深度及修正锥尖阻力的负指数形式在拟合土层纵、横波速Vp、Vs时具有重要意义。
李小雪彭祖武滕伟福
关键词:孔压静力触探
栾川“7·24”暴雨泥石流启动模式分类被引量:6
2013年
2010年7月河南省栾川县连续降雨达半月之久,24日又突降大暴雨,导致县境内暴发区域性泥石流(简称"7.24"暴雨泥石流),全县14个乡镇普遍受灾,死亡68人、失踪21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9.8亿元。为给当地政府提供合理的泥石流防治建议,对栾川县"7.24"暴雨泥石流中31个灾害点进行了野外调查并进行了工程地质分析。调查发现,此次栾川县暴雨泥石流类型丰富,泥流、泥石流及水石流均有发育;地貌上看,泥石流多属于坡面型,水石流基本上为沟谷型。同时,因栾川县采矿业发达,矿渣型泥石流发育十分典型,且大多为尾矿坝溃决所致。鉴于栾川"7.24"暴雨泥石流范围大、类型多的特点,若按规范分类则很难提供针对性的泥石流防治建议,而若按启动模式分类则能在防治建议中对症下药。因此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此次调查分析结论,按启动模式将栾川县泥石流划分为7种类型,分别为:沟道拖拽-溃决型、沟道冲切-崩滑型、冲击液化型、坡面崩滑型、坡面冲刷-沟道启动型、尾矿溃决型及其复合型。同时,对7种类型中典型泥石流点的启动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
邵莲芬彭祖武王硕楠戴巍胡媛媛余宏明
关键词:暴雨泥石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