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良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傣族防治肝胆疾病的方法及常用方药
- 本文通过对傣族传统医药理论及其诊疗方法的分析,阐述了拥有丰富动植物资源的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的傣族在防治肝胆疾病方面的医药理论、经验和方法。为开发和应用治疗肝胆疾病的新药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线索。
- 彭友良曾海燕黄之镨杨青梅李建道马伟光
- 关键词:傣族肝胆疾病常用方药
- 文献传递
- 从傣族文化与普洱茶的关系看环境、资源与人文的和谐发展被引量:1
- 2008年
- 傣族是一个喜欢临水而居、与竹为伴的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劳动过程中,傣族人民通过长期的摸索与改进,创造出了其独具特色的普洱竹筒香茶、烤茶、煨茶及烧茶等茶品。而在傣族的佛教文化、待客文化、婚俗文化中,普洱茶不仅是佳茗,而且是具有象征性的礼品,在傣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本文通过对傣族文化和普洱茶关系的系统性阐述,提出了环境、资源、人文的和谐发展应向傣族文化学习、借鉴的观点。
- 曾海燕彭友良黄之镨杨青梅李建道马伟光
- 关键词:傣族文化普洱茶
- 傣医药治疗皮肤病拾萃被引量:2
- 2008年
- 将傣医药中治疗皮肤病的特色傣药加以初步的整理归纳,概述了傣族传统的特色疗法在皮肤病防治方面的应用,以及傣族在治疗皮肤病方面的常用药及用法,这些宝贵的傣医药知识既体现了傣族文化背景和傣医用药的特色,也为今后皮肤病的研发提供依据。
- 刘毅黄之镨李建道杨青梅彭友良曾海燕马伟光
- 关键词:傣医药皮肤病
- 傣族防治肝胆疾病的方法及常用方药被引量:5
- 2008年
- 本文通过对傣族传统医药理论及其诊疗方法的分析,阐述了拥有丰富动植物资源的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的傣族在防治肝胆疾病方面的医药理论、经验和方法。为开发和应用治疗肝胆疾病的新药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线索。
- 彭友良曾海燕黄之镨杨青梅李建道马伟光
- 关键词:傣族肝胆疾病常用方药
- 滇产三七固态生物转化产物的初步药理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对三七生药生物转化后所提总皂苷进行药理研究,初步判断转化效果。方法:采用断头脑缺血、体内血栓形成、氯仿致心律失常及离体心脏灌流实验。结果:腹腔注射1号-5号样品100、200mg/kg,对断头脑缺血小鼠均有明显保护作用;1号200mg.kg-1.d-1×5d,能明显抑制胶原-肾上腺素诱导小鼠体内血栓形成;除1号100mg/kg外,各组均能明显对抗氯仿诱发小鼠心律失常,3、4号高剂量与5号高剂量组相比室颤发生率有所降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1-4号保留了扩张冠脉,但对心肌收缩力和心脏前负荷的影响各有差异。结论:转化后样品与对照品在药理作用上发生了一定变化,提示转化后的三七总皂苷化学结构可能有所变化,与初步的化学分析结果相吻合。
- 马伟光赵云丽汪霞廖伟尚建华黄之镨彭友良张庆芝张超
- 关键词:生物转化药理研究
- 金灯藤的生药学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金灯藤Cuscuta japonica Choisy,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农业生产中将其视为寄生性的恶性杂草。中医临床上用其种子做为滋养强壮药,治疗阳痿、遗精、遗尿;民间用全草煎煮后洗疮毒、治痢。本文首次报道了金灯藤生药学研究的结果,为金灯藤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张庆芝曾海燕彭友良孙娇黄之镨马伟光
- 关键词:生药学研究
- 从傣族文化与普洱茶的关系看环境、资源与人文的和谐发展
- 傣族是一个喜欢临水而居、与竹为伴的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劳动过程中,傣族人民通过长期的摸索与改进,创造出了其独具特色的普洱竹筒香茶、烤茶、煨茶及烧茶等茶品。而在傣族的佛教文化、待客文化、婚俗文化中,普洱茶不仅是佳茗,而且是...
- 曾海燕彭友良黄之镨杨青梅李建道马伟光
- 关键词:傣族文化普洱茶
- 文献传递
-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对西双版纳产绞股蓝总皂苷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应用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对西双版纳产绞股蓝总皂苷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双版纳产绞股蓝总皂苷的含量;用柱层析法研究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对绞股蓝总皂苷的吸附性能以及洗脱参数。结果:西双版纳产绞股蓝总皂苷含量较高,为6.55%,绞股蓝总皂苷比吸附量达30.3mg/g,50%乙醇的解吸率为83.05%,绞股蓝总皂苷纯度可达84.18%.
- 黄之镨玉波罕黄押稳彭友良杨志杰马伟光
- 关键词:绞股蓝总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