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嘧啶
  • 2篇二氢嘧啶脱氢...
  • 1篇毒性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直肠肿瘤
  • 1篇尿嘧啶
  • 1篇肿瘤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癌
  • 1篇结直肠癌患者
  • 1篇结直肠肿瘤
  • 1篇氟尿嘧啶
  • 1篇癌患者
  • 1篇5-FU
  • 1篇5-氟尿嘧啶
  • 1篇COLORE...
  • 1篇CRC
  • 1篇肠癌

机构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市儿童医...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张鹏
  • 2篇何友兼
  • 2篇董秋美
  • 1篇郑伟华
  • 1篇郑伟华
  • 1篇沙丹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的意义
目的:5-FU是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的主要用药。5- FU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临床工作中发现结直肠癌患者按照体表面积给药,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却明显不同,有些患者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本研究通过检测结直肠癌...
董秋美郑伟华张鹏何友兼
文献传递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的意义
2006年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周围正常肠黏膜组织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表达,同时观察患者接受5-FU化疗引起的毒性,探索预测化疗毒性的方法,为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RT-PCR法检测36例结直肠癌患者肠癌组织及周围正常肠黏膜组织DPD的表达,并分析DPD的表达和化疗后毒性的相关性。结果DPD在肠癌组织的表达和毒性无相关性,DPD在正常肠黏膜的表达状况与口炎、腹泻的发生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检测正常肠黏膜DPD的表达可以预测患者化疗后口炎、腹泻的发生情况。
董秋美郑伟华张鹏何友兼沙丹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5-氟尿嘧啶毒性二氢嘧啶脱氢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