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霞

作品数:74 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手术
  • 24篇乳腺
  • 20篇腺癌
  • 14篇乳腺癌
  • 11篇甲状腺
  • 9篇肿瘤
  • 8篇术后
  • 8篇疗效
  • 8篇淋巴
  • 8篇静脉
  • 7篇乳房
  • 7篇外科
  • 7篇下肢
  • 6篇血管
  • 6篇切除
  • 6篇淋巴结
  • 6篇甲状腺癌
  • 5篇乳腺疾病
  • 5篇切除术
  • 4篇血栓

机构

  • 73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作者

  • 73篇张静霞
  • 27篇袁宏钧
  • 26篇蒋劲松
  • 24篇姜蔚
  • 23篇邹寿椿
  • 20篇施敦
  • 14篇孙可望
  • 13篇张成武
  • 11篇郑雅娟
  • 10篇仲妙春
  • 7篇卢惟钦
  • 7篇叶再元
  • 6篇赵大建
  • 5篇裘华森
  • 4篇雷科锋
  • 4篇孙元水
  • 4篇王跃东
  • 4篇倪超
  • 3篇吕振晔
  • 2篇宋向阳

传媒

  • 12篇浙江医学
  • 7篇浙江实用医学
  • 4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2004年浙...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残胃再发癌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1998年
本组18例残胃再发癌。9例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残胃全切(包括1例行残胃、脾联合切除,1例行残胃、脾、胰体尾、左肝外侧叶联合切除术)和区域淋巴结清扫,余5例行姑息性手术。残胃全切手术组术后平均生存期4.5年(54个月),姑息组0.35年(4.25月),切除组优于姑息组。作者重点讨论残胃再发癌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强调残胃再发癌第一次手术资料的重要性,在把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提倡积极的手术态度,以提高残胃再发癌的切除率,廷长此类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
蒋劲松邹寿椿张静霞裘华森施敦
关键词:胃肿瘤外科手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近8年来手术治疗的61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多灶性情况、肿瘤是否侵犯包膜、肿瘤直径及病理特征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寻找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566例,滤泡状癌50例。所有患者中,中央区(VI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3.0%(265/616),颈外侧区(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9.2%(118/616)。肿瘤突破包膜、直径〉1cm者同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滤泡状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乳头状癌(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中央区,其次为颈外侧区。初次手术应常规清扫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当肿块直径〉1cm、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时或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应常规清扫颈外侧区淋巴结。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更高.应区别对待。
郑雅娟袁宏钧仲妙春吕振晔张静霞姜蔚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乳头状癌滤泡状癌
184例胃癌术后胃肠外营养支持
1999年
<正>胃癌病人术后如何尽快恢复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一直广受关注,胃肠外营养支持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地位已被普遍公认。我院1990年10月~1998年10月共对184例胃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86例术后予以胃肠外营养支持,现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84例中男114例,女70例,年龄27~70岁(平均55.8岁),65岁以上66例。术前营养状态:平均体重为53.6±7.3kg,血浆白蛋白平均值为35.1±4.1g/L,淋巴细胞总数平均为1.05±0.04×10~9/L。184例病人中,86例予术后胃肠外营养支持为观察组,98例未予胃肠外营养支持者为对照组。两组间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及术前营养状态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张静霞
关键词:胃癌术后胃肠外营养
急性髂股血管损伤29例分析
在下肢的大血管损伤的诊治中,急性髂股血管损伤常合并全身多发病,病情凶险,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临床救治相对困难。作者自2002年5月~2006年11月共处理急性髂股血管损伤29例, 总结分析如下。
蒋劲松叶再元张静霞卢惟钦
文献传递
抗凝溶栓联合用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DVT)的溶栓效果。方法将72例 ADVT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平衡液500ml 加尿激酶25万U;第2组以低分子右旋糖酐...
蒋劲松施敦张成武邹寿椿张静霞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疗法下肢深静脉血栓
文献传递
胸大肌切开第Ⅲ水平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乳腺癌第Ⅲ组淋巴结的受累情况,探讨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加胸大肌开窗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30例,在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基础上,施行胸大肌开窗清扫第Ⅲ组淋巴结,对该组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第Ⅲ水平淋巴结阳性率13.08%,与原发肿瘤大于5cm、腋淋巴结阳性个数≥4枚及高复发率有关,术后无胸肌萎缩、严重的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结论:联合胸大肌劈开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伤较小,对腋窝第Ⅲ组淋巴结清扫效果明确,能为乳腺癌术后的综合治疗提供准确的临床病理依据。
孙可望张静霞杨琼雷科锋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
青少年甲状腺癌诊断与治疗(附47例报告)
青少年甲状腺癌临床并不少见,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成人甲状腺癌均有较大差异,青少年正处丁生长发育阶段,避免误诊,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法更显得重要。为此,我们就1988~2004年8月我院收治的25岁以下甲状腺癌47例...
姜蔚张静霞孙可望
文献传递
皮下埋植药泵双插管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被引量:3
1994年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2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和6例继发转移性肝癌行皮下埋植式药泵,经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灌注栓塞化疗.观察结果,24例症状改善、23例癌灶缩小、18例AFP高于正常者2个疗程后平均值下降77%;中间生存期为14个月.此法不仅疗效优于单纯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而且对肝内转移灶、门静脉癌栓也有较好疗效.
邹寿椿赵挺裘华森赵大健施敦邓高里张静霞
关键词:肝肿瘤药泵皮下埋植药物疗法
改良杉浦(Sugiura)术式联合断流术被引量:2
1996年
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治疗术式不外分流术和断流术两大类,而近年来国内有逐渐倾向于断流术的趋势。我科自1986年以来,对部分门脉高压症病人采用改良杉浦(Sueiura)术式治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0~58岁,平均43.7岁。11例均属由慢性肝炎(乙肝或丙肝)引起的门脉性肝硬变。均有上消化道出血史,其中8例有多次出血史,2例为手术(脾切除、系腔分流)后再出血。9例术前行食管吞钡检查,示静脉重度曲张3例,中度曲张4例,轻度曲张2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例,B级6例,C级4例。
施敦邹寿椿张静霞孙元水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手术方式断流术
股深动脉血流重建加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股深动脉血流重建加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经验及疗效。方法选择无理想旁路术流出道,股浅动脉、动脉及其分支全段或多节段闭塞或严重狭窄,股深动脉起始部狭窄、闭塞的FontaineⅢ期、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5例,施行股深动脉血流重建加大隐静脉原位Ⅰ期动脉化。结果23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10例FontaineⅢ期术后静息痛消失,15例FontaineⅣ期术后静息痛消失13例,减轻2例,5例足(趾)坏死者术后2周行截足(趾)术。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踝/肱血压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深动脉血流重建加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严重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简单、有效,特别适合年老体弱且下肢无理想旁路术流出道的患者。
蒋劲松叶再元张静霞卢惟钦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大隐静脉静脉动脉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