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林
- 作品数:17 被引量:355H指数:9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济阳坳陷中生界古潜山油藏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被引量:20
- 2005年
- 济阳坳陷中生界古潜山具有构造变动复杂、储层非均质性明显等特点,输导体系的确定一直是该类油藏研究的难点。通过对济阳坳陷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格架和沉积充填的研究,识别出不整合面、断层和潜山储集层3种输导类型。且研究表明济阳坳陷中生界发育40余条主断层和3个重要的不整合面,这些纵横交错的深大断裂与不整合面共同构成了中生界古潜山油藏的主要输导通道,并与潜山储集层一起对油气成藏起决定作用。根据断层和不整合面对油气输导作用的大小可识别出断层主导型和不整合面主导型两种输导通道组合,由此总结出凸起带、缓坡带和逆冲—褶皱带3种油气成藏模式。
- 杜学斌解习农任建业张青林
- 关键词:中生界古潜山输导体系成藏模式
- 济阳坳陷中生界潜山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与形成过程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以潜山形成机制为原则 ,以潜山结构类型为基础 ,将济阳坳陷中生界潜山分为断块型潜山、块断型潜山、滑脱型潜山、褶皱型潜山、残丘型潜山。从潜山成因及圈闭组合特征出发 ,在区域上将济阳坳陷中生界潜山划分为 6个潜山构造带。认为潜山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断陷盆地的结构单元特征及基底断裂的活动性质 ,济阳坳陷中生界潜山的形成和演化主要经历了三叠纪印支期褶皱隆升阶段、燕山期侏罗—白垩纪块断抬升阶段和第三纪喜山期拉张块断改造及覆盖掩埋阶段。
- 张青林任建业
- 关键词:中生界印支期拉张燕山期断陷盆地基底断裂
- 陆相裂陷盆地层序地层构成样式分析——以泌阳凹陷核三上段为例被引量:14
- 2005年
- 层序地层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如何将层序地层分析应用于陆相裂陷盆地是当前一个热点课题 ,近年来国内外对陆相裂陷盆地层序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可容空间和沉积物供给沿着活动断层走向和倾向上的变化是控制陆相裂陷盆地层序发育样式的两个主要因素。在走向上 ,断块中部断层活动性最强 ,构造沉降最大 ,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也最大 ,沉积物大多短源供给 ,以发育 型层序为主 ,向着断端 ,断层的活动性逐渐减弱 ,上盘下降和下盘上升速率相对减小 ,形成相对低地 ,是沉积物优先通过的场所 ,以 型层序发育为主。沿着倾向上 ,靠近断层的陡坡带断层活动性强 ,位移大 ,发育 型层序 ,向着远离正断层的缓坡带 ,构造活动性逐渐减弱 ,基底沉降减小 , 型层序样式发育。 型层序的下切谷和盆底扇以及斜坡扇是良好的储集体 。
- 侯艳平任建业张青林罗家群
- 关键词:可容空间层序样式地层层序泌阳凹陷
- 基于构造—地层学的隐蔽圈闭预测——以松南十屋断陷深层为例被引量:3
- 2008年
- 综合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构造—地层学方法,认为十屋断陷深层发育的各类隐蔽圈闭是下一步勘探工作的重要目标。同时,由于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在断陷内部不同的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隐蔽圈闭分布特征。十屋断陷西部皮家地区、北部张家屯—八屋地区位于油气主要运移指向区,分别由断裂坡折带和以挠曲型褶皱为特征的弯折带控制的储集砂体十分发育,盖层及保存条件也十分优越,是深部原生岩性、地层油气藏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带。
- 张青林任建业
- 关键词:隐蔽圈闭层序地层构造坡折带十屋断陷
- 东营凹陷弧形断裂坡折带系统及其对低位域砂体的控制被引量:38
- 2004年
- 东营凹陷的弧形断裂系统由三个环带组成,由于这三个环带中断裂的同沉积活动导致了同沉积构造坡折带的发育,并进而对沉降中心、生烃中心和砂体均产生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已发现的大型低位扇体沿环带分布,并受断裂坡折带的控制。因此,沿层序界面,从构造坡折带向凹陷中心方向是找寻大型低位扇储集体的主要区域。文章总结了陡坡断坡带砂砾岩扇体成藏模式和缓坡构造坡折带两种成藏模式。前者储集体主要由坡折带上广泛发育的低位砂岩复合体组成,其中的扇三角洲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浊积扇的扇中部分是最有利的油气储层;后者储集体主要由由下切水道充填砂岩体、水下扇、废弃型三角洲等砂体组成。这些砂体均是良好的油气储层,并具有相似的成藏动力学过程。
- 任建业张青林陆永潮
- 关键词:储集体断裂坡折带东营凹陷水下分流河道低位扇
- 南海北部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 许长海施和生周祖翼张向涛张青林
- 非碳酸盐岩型潜山油气成藏特征——以济阳坳陷中生界为例
- 2007年
- 在对济阳坳陷中生界潜山钻遇油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典型油气藏进行解剖的基础上,将中生界潜山油气藏分为构造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两大类,并根据油气聚集的构造位置及相对应的油气藏类型,建立了凸起主体型、凸起陡坡型、凸起缓坡型、凹间(内)高地型、逆冲褶皱带型5种成藏模式。
- 张青林任建业
- 关键词:中生界油气藏类型成藏模式
- 南海北部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 许长海施和生张向涛张青林周祖翼
- 川西龙门山彭灌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被引量:37
- 2008年
- 对位于扬子地块西缘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中的彭灌杂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重点讨论了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构造意义。彭灌杂岩为一新元古代侵入的杂岩体,主要由中酸性侵入岩组成,其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SiO2含量变化范围较大(57.70%-71.90%),Na2O〉K2O(K2O/Na2O=0.31-0.85),里特曼指数δ=1.33-2.28,A/CNK=0.93-1.08,彭灌杂岩主体属于准铝质到弱过铝质的钙碱性花岗岩类;稀土总量不高(∑REE=76.25×10^-6-139.80×10^-6),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差别较大(Lan/Ybn=3.86-35.23),弱负到正Eu异常(δEu=0.70-1.8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Sr、Ba、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和Y。与正常壳源钙碱性花岗岩相比,彭灌杂岩显示出更高的Mg#值(多数〉45)和Sr/Y比值(多数20.03-111.34)。通过与其毗邻的埃达克质雪隆包杂岩的比较,表明彭灌杂岩可能是底侵的幔源岩浆与下地壳熔融产物混合的结果。结合其它研究成果,认为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大面积分布的岩浆岩形成于俯冲汇聚和火山弧构造环境。
- 张沛周祖翼许长海张青林
- 关键词:地球化学新元古代龙门山
- 珠江口盆地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 阙晓铭许长海施和生张向涛张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