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通和

作品数:163 被引量:719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1篇电子电信
  • 2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81篇离子注入
  • 37篇H13钢
  • 28篇改性
  • 19篇抗腐蚀
  • 16篇双注入
  • 15篇金属
  • 15篇合金
  • 13篇抗磨
  • 12篇离子束
  • 12篇抗腐蚀特性
  • 12篇表面改性
  • 11篇退火
  • 11篇抗磨损
  • 11篇TI
  • 10篇
  • 9篇发光
  • 8篇电化学
  • 8篇电化学测量
  • 8篇铝合金
  • 8篇MO

机构

  • 15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3篇南昌大学
  • 10篇南通工学院
  • 9篇复旦大学
  • 7篇南通纺织工学...
  • 6篇北京大学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5篇教育部
  • 4篇北京有色金属...
  • 4篇北京市辐射中...
  • 3篇暨南大学
  • 3篇南通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作者

  • 158篇张通和
  • 53篇吴瑜光
  • 27篇杨建华
  • 16篇陈俊
  • 15篇肖志松
  • 14篇张荟星
  • 14篇易仲珍
  • 13篇徐飞
  • 13篇程国安
  • 13篇梁宏
  • 13篇刘安东
  • 12篇张旭
  • 11篇姬成周
  • 11篇王晓妍
  • 10篇马芙蓉
  • 9篇邓志威
  • 9篇顾岚岚
  • 8篇周固
  • 8篇薛文斌
  • 7篇孙贵如

传媒

  • 47篇北京师范大学...
  • 24篇核技术
  • 13篇微细加工技术
  • 6篇中国科学(E...
  • 4篇功能材料
  • 3篇机械工人(热...
  • 3篇Journa...
  • 3篇金属学报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物理学报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真空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物理实验
  • 1篇机械工程师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 22篇2002
  • 32篇2001
  • 16篇2000
  • 9篇1999
  • 4篇1998
  • 7篇1997
  • 3篇1996
  • 8篇1995
  • 8篇1994
  • 7篇1993
  • 5篇1992
  • 7篇1991
  • 6篇1990
  • 2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7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和Mo多重离子注入H13钢的腐蚀性能被引量:11
2001年
研究了C +Mo +C注入结构和相变 ,用多重扫描电位法研究了其抗腐蚀特性 ,得出了抗腐蚀相生成的条件 ,以及这些相对抗腐蚀特性的作用 ,并对其改性机理进行了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 ,在C +Mo +C双注入H13钢中 ,可有效地提高H13钢的抗腐蚀性 ,并能提高点蚀电位 ,使之更耐点蚀 .三重注入生成了含Fe2 Mo ,FeMo合金相和MoC ,Fe5C3,Fe7C3,Mo和MoO等的表面钝化膜 .这种钝化膜的存在可提高H13钢的耐腐蚀性和抗点蚀特性 .其抗腐蚀和抗点蚀特性优于单注入和双注入 .这种多重注入最可贵之处在于既可提高钢表面的抗点蚀特性 。
张通和吴瑜光王晓妍
关键词:抗腐蚀特性抗点蚀电化学测量H13钢改性机理
钛离子注入硅薄层硅化物结构和特性被引量:1
1999年
用大束流密度的钛金属离子注入硅,能够直接合成性能良好的薄层硅化物,随束流密度的增加,硅化钛生长,薄层硅化物的薄层电阻(Rs) 明显下降,当束流密度(J)为0-75A/m2 时,Rs 达到最小值16Ω/□,电阻率达到0-64μΩ·m 。经过1050 ℃快速退火20s 后,Rs 可下降到2-2Ω/ □,说明退火可进一步改善硅化钛的质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枝状连续的硅化物已经形成。X衍射分析表明,注入层中形成了TiSi和TiSi2 。背散射分析表明,其薄层厚度为80nm 。利用MEVVA金属离子注入,可获得直径达到Φ500m m 注入斑点。
张通和吴瑜光
关键词:离子注入硅化物硅化钛
C和W双注入H13钢的抗腐蚀机制研究
2003年
用多次扫描电位法研究了C和W双注入H13钢的抗腐蚀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还讨论了抗腐蚀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30周期腐蚀后,H13钢表面出现了严重的腐蚀现象,表面上的腐蚀坑形状和排列具有晶态特征。C和W双注入H13钢经过50周期腐蚀后,发现表面仅出现了很轻微的腐蚀现象。当注量较低时,表面出现了小而浅的腐蚀坑,腐蚀坑的形状和排列没有出现晶态特征,说明抗腐蚀钝化层为非晶态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腐蚀特性;当注量较大时,经过长达88周期腐蚀后,表面仍未出现腐蚀坑,说明抗腐蚀特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张旭王晓妍
关键词:H13钢
离子束材料改性应用中的新进展被引量:4
1998年
着重分析了离子注入提高离子束加工效益的途径,离子束工业生产发展现状和未来离子束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张通和吴瑜光
关键词:金属材料
靶温对Ti注入H13钢表面强化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给出了不同靶温下的Ti注入H13钢的抗磨损特性,并研究了不同靶温对强化机理的影响。注入时靶温为液氮冷却、150和400℃,注入能量和注量分别为180keV和3×10^(17)cm^(-2)。不同靶温下注入后,样品表面硬度不同。但均比未注入样品硬度有明显提高。抗磨损能力也有提高,从液氮靶温注入的1.75倍,150℃靶温的7.7倍到400℃靶温的11.2倍。硬度和抗磨损能力的提高程度取决于不同靶温下注入H13钢表面强化机理的差异。低温注入以位错强化和超过饱和强化为主,150和400℃注入TiC,Fe_2Ti等析出相明显增多,它们以析出相的弥散质点强化为主。
陈俊张通和姬成周沈京华杨建华孙贵如高愈尊
关键词:离子注入H13钢温度抗磨性
C+Ti双注入钢中纳米抗腐蚀相的形成和抗腐蚀特性被引量:3
2001年
C+Ti注入样品经过腐蚀和点蚀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了抗腐蚀的丝状纳米相.多重电位扫描法研究表明这种相具有抗腐蚀和抗点蚀特性,其腐蚀电流密度下降10~26倍.X射线分析表明这种相为直径10~30nm的FeTi和FeTi2相,这种相密集的镶嵌在注入层中,其长度大约为150~320nm.腐蚀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密集的丝状的抗腐蚀和抗点蚀的纳米结构.这种丝状纳米相是金属碳化物,这些相构成了具有优异抗腐蚀特性的钝化层.
张通和吴瑜光邓志威马芙蓉易仲珍王晓妍梁宏周固李永良
关键词:抗腐蚀特性H13钢表面处理
Al-Cu-Mg合金微弧氧化膜的摩擦性能研究
利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Al-Cu-Mg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该氧化膜与碳化钨球干摩擦条件下,膜不同深度的磨损率相近,但同一深度下,随磨损时间延长,磨损率逐渐降低,最小可达3.29×10<'-7...
薛文斌邓志威杜建成来永春张通和
关键词:微弧氧化铝合金氧化陶瓷膜表面处理
文献传递
用白光退火研究VLSI浅结工艺
1990年
研究了砷注入硅和砷通过SiO_2层注入硅的快速退火特性。给出了制备0.1—0.6μm的PN结最佳条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晶格损伤退火恢复过程,以及高密度缺陷演变过程,发现增加退火时间和靶加热注入均可大大降低注入层剩余缺陷密度。还研究了增强扩散效应,结果发现,随注入束流密度的增加,增强扩散系数明显增大。给出了As扩散系数与注入条件和退火条件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注入及退火条件对PN结漏电流的影响。确定了如何将PN结建立在离子注入损伤区之外的条件。
张通和李国辉罗晏吴瑜光阎凤章王文勋贺令渝
关键词:集成电路退火离子注入
用稳定化处理改善Nb离子注入Ti-48at%Al合金的高温抗氧化能力
1999年
研究了几种经稳定化处理后、离子注入剂量为3x1017/cm2Nb的Ti-48at%Al合金在900℃空气中的恒温氧化行为;用AES,SEM分析了稳定化处理对注入元素分布及氧化产物表面形貌的影响,探讨了稳定化处理对该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稳定化处理可以减轻或消除离子注入过程中的二次效应,并能引起注入元素及基体合金元素在注入区域内的重新优化分布,进而达到改善离子注入Nb处理的Ti-48at%Al合金抗氧化性能的目的。
李向阳张通和马本坤张永刚陈昌麒
关键词:离子注入高温氧化稳定化钛铝合金
C和Ti双注入H13钢抗腐蚀钝化层的形成被引量:9
2002年
用多次扫描电位法研究了金属 Ti与 C双注入抗腐蚀和抗点蚀钝化层生成的条件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腐蚀坑 ,发现注入层表面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钝化层 .这种钝化层既能抗酸性腐蚀 ,又具有优良的抗碱性点蚀特性 .测量结果表明 ,在 C注量不变时 ,增加 Ti注量可使抗腐蚀特性增强 ;而在 Ti注量不变时 ,增加 C注量可使抗点蚀特性增强 .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张旭
关键词:H13钢TI双注入抗腐蚀特性电化学测量金属表面改性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