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虹
- 作品数:37 被引量:177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9例不孕症患者宫颈解脲脲原体检测与分析被引量:7
- 2002年
- 黄娟华张羽虹何伟真刘炜培
- 关键词:女性不育宫颈感染解脲脲原体
- 婚前检查对预防地中海贫血的作用
- 1993年
-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试图在佛山市城区30万人口中,通过婚前进行有关地中海贫血的检查,筛查出地中海贫血高危婚配夫妇,对他们进行婚前咨询和产前诊断,达到减少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的目的。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 刘炜培冯少颜梁波陈琦媛张羽虹欧秀仪张履明李伟文金承炽周润甜邢铁华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婚前检查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电泳血细胞分析
-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少、弱精子不孕症81个周期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ICSI)治疗少子弱精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了 6 8对少弱精子不孕症夫妇 81个ICSI治疗周期。结果 6 8例患者 81周期共取卵 76 6个 ,MⅡ期卵母细胞共 6 74个 ,MⅡ期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 81.3% ,卵裂率 934% ,生化妊娠 32例 (周期生化妊娠率 39.5 % ) ,临床妊娠 2 8例 (周期临床妊娠率为 34.6 % )。结论 :ICSI应用于少弱精不孕症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黄娟华刘炜培张羽虹李颖嫦
- 关键词:不孕
- 2165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精液分析各参数在男性不育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2165例男性不育患者与58例已生育的正常健康体检男性的精液标本进行分析。结果不育组精液量、pH值、STR、LIN、WOB、MAD略低于生育组,而ALH、BCF略高于生育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生育组比较,不育组30min内完全液化者率、精子密度、A级精子率、B级精子率、精子活率、VCL、VSL、VAP均呈显著性降低(P<0·01),而畸形精子率、WBC+^++++者率、无精子症者率均呈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采用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多项参数分析,可为男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
- 黄娟华刘炜培张羽虹李颖嫦
- 关键词:男性不育精液分析
- HCG在缺乏LH峰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HCG对不孕症治疗中不出现LH峰的临床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 6 2例 ,88个超排卵治疗周期 ,进行阴道B超监测优势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 ,并同时测定尿LH和基础体温 ,对优势卵泡成熟 ,但未能出现预期LH峰的周期 ,注射HCG 1 0 0 0 0IU ,2 4h后进行IUI。结果 注射HCG后 4 8hB超显示有 71个周期 (85 .5 % )已经排卵 ,2 5个周期 (30 .1 % )成功怀孕。结论 HCG能弥补体内LH峰的不足 ,明显提高超排卵周期的排卵率和妊娠率。
- 李颖嫦刘炜培张羽虹王刚黄娟华
- 关键词:HCGLH排卵不孕症
- 小剂量多巴胺治疗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3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在治疗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73例,采用白蛋白治疗38例,小剂量多巴胺+白蛋白治疗35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红细胞压积和尿量恢复情况。结果小剂量多巴胺+白蛋白治疗组较单纯白蛋白治疗组的红细胞压积显著下降(P<0.01),尿量恢复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白蛋白对迅速缓解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疗效。
- 黄雪坤黄娟华张羽虹黄懿刘炜培李光仪
- 关键词: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小剂量多巴胺疗效分析缩短病程用药前
- 性分化异常患者的SRY基因分析
- 刘炜培张履明谭家驹张羽虹姚干曾溢滔
- 本研究对三例性分化异常患者进行SRY基因分析,发现一种在SRY调控基因序列-79nt位置上发生A→G点突变新类型,为临床上对性分化异常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并阐明性腺检查对诊断性分化异常的重要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性分化异常SRY基因分析
-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并发脑梗塞和腹腔内出血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刘霓刘炜培张羽虹黄娟华
- 关键词: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并发症脑梗塞腹腔内出血
- 妊娠早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的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56
- 2006年
- 目的研究妊娠早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变化情况,从而得到妊娠早期的血清HCG、P的参考值范围及变化曲线。方法对306例正常妊娠早期的妇女进行血清HCG、P动态监测,每周测定一次。结果正常妊娠早期孕妇血清HCG、P变化有一定规律性,在5-10w,HCG值的变化呈直线上升趋势,到达10w左右后逐渐缓慢下降;在孕12w前, P维持在一定水平,各个孕周的P平均值波动在46-15μg/L之间,各孕周间孕酮无显著差异。结论掌握了妊娠早期的血清HCG、P的参考值范围及变化曲线,对早期判断胚胎发育情况,为及早诊断异常妊娠提供客观依据。
- 刘霓刘炜培张羽虹黄娟华李颖嫦
- 关键词:妊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
- 宫腔内人工授精111例妊娠成功时机选择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最佳时机。方法:分析111例IUI成功妊娠并已分娩者的月经周期、基础 体温(BBT)、尿LH、阴道B超监测与宫颈评分。结果:当优势卵泡直径达18~22mm和子宫内膜厚度达9mm以上,尿LH呈弱阳性或阳性时,次日为IUI的最佳时机。IUI当天宫颈评分与妊娠率呈正相关性,宫颈评分对于选择IUI时机与估计妊娠机会有重要意义;月经周期和BBT作为IUI时机选择指标准确性低,但对下一周期的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结论:尿LH与阴道B超监测是IUI时机选择的重要指标,宫颈评分、月经周期和BBT对选择IUI时机有辅助作用。
- 黄娟华张羽虹刘炜培
- 关键词:人工授精妊娠不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