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绍宏

作品数:17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辩证法
  • 5篇证法
  • 5篇辩证
  • 4篇实践辩证法
  • 3篇思维
  • 2篇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辩...
  • 2篇矛盾辩证法
  • 2篇方法论
  • 1篇心智
  • 1篇形而上学
  • 1篇形态论
  • 1篇形象思维
  • 1篇语文
  • 1篇语文教学
  • 1篇语文课
  • 1篇语文课堂
  • 1篇语文课堂教学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基本问题

机构

  • 12篇怀化学院
  • 4篇怀化师范高等...
  • 1篇江苏省泗阳致...

作者

  • 17篇张绍宏
  • 1篇杨吉兴

传媒

  • 5篇怀化学院学报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求索
  • 2篇学术月刊
  • 2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学语文
  • 1篇怀化师专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学发展观:历史之谜的当代解答
2005年
对象化与异化的二律背反是历史之谜。消灭私有制是历史之谜的初步破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之谜的完全破解,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人类实践,是历史之谜的当代解答。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的人本主义,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辩证法。
张绍宏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本主义实践辩证法二律背反私有制
论中学人文课程内容的二元结构
2010年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两个最大子学科,人文科学着重研究"人",社会科学着重研究"人的世界",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具有"人与人的世界"的二元结构。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形成正确的人的观念,学习如何做人;二,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善处外部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学会生存和发展,学会融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因此,中学人文课程的内容同样具有"人与人的世界"的二元结构。按照"人与人的世界"的二元结构,中学人文课程设置可以这样构想:中学思想政治课名称改为"人生品德"课,以人学系列(含人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哲学等子学科)知识为其全部教学内容,而将现行《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人文世界知识剥离出去;设置"人文世界"课以替换试验区的《历史与社会》课,同时取消单科历史课与地理课,"人文世界"课的内容是全部人文世界学系列(含社会科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和人文自然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知识。
杨吉兴张绍宏
形象思维简论被引量:2
1999年
形象思维具有直感性、二维性、坦露性和可描述性,其思维形式是意象和典型,它要经历准备、发生、完成三个阶段,其基本思维规律是形象相似律、意象融合律、时空结合律和整体和谐律。
张绍宏
关键词:形象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控制浅议
2005年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许多老师为此做了不少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但不能让其“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学生思想的野马必须在教师的有效控制下去奔驰。语文教学是研究语文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的传输、存储、反馈、变换等问题,它是有目的地、有标准、有重点地进行的,而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
张绍宏
关键词:教学节奏语文教学教学模式创造性思维
三个世界与三种辩证法——兼论未来学的方法论被引量:3
2004年
人类文明的进步取决于对未知世界、本质世界、未来世界的认识与掌握。与三个世界相对应,辩证法有三种不同的形态:发现辩证法、再现辩证法、实践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未来学的方法论。在未来学的研究中,发现辩证法是具有引路作用的方法论,再现辩证法是具有保护性作用的方法论,实践辩证法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方法论。
张绍宏
关键词:实践辩证法未来学
矛盾辩证法的两种解读——马克思与列宁的辩证法之异同被引量:1
2011年
马克思的矛盾和谐辩证法与列宁的矛盾斗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两个历史形态,是马克思、列宁分别于19世纪和20世纪依据自己对黑格尔矛盾辩证法的不同解读构建的辩证法体系。马克思与列宁的辩证法虽然都属于矛盾辩证法,但由于马克思与列宁所处的时代及所属的文化传统不同,两种辩证法在理论视阈、矛盾结构、价值取向与发展观、解决矛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马克思的辩证法展示了辩证运动的"正、反、合"的逻辑进路,在19世纪发挥了动员世界无产阶级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的伟大历史作用,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头。列宁认为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表明其并没有封闭辩证法面向未来生活的大门;但由于开放性潜质与矛盾斗争的理论硬核互相冲突,使得列宁的辩证法缺失辩证法的"和合"元素,因而放大了对立面的斗争在矛盾运动中的作用,成为一种在理论上有偏颇但却极富实践精神的行动的辩证法,在20世纪为俄国及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克敌制胜的方法论武器,堪称"革命的代数学"。
张绍宏
关键词:矛盾辩证法
谋发展的逻辑——黑格尔“主观逻辑”新解
2015年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阐述理念以纯逻辑概念形式存在时,从最简单形式"存在"推演出复杂形式直至最高形式"绝对理念"的思辨逻辑,它由"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两部分构成。客观逻辑是运动的逻辑,必然性的逻辑,主要内容是阐述事物因自身矛盾而运动的理路,基本理论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和矛盾规律,主观逻辑是"谋发展的逻辑",自由的逻辑,主要内容是阐述主体确定预期目的并通过掌控客体的矛盾运动实现预期目的从而谋现实世界发展的理路,基本理论是矛盾和解发展观和系统发展方法论。黑格尔是神学唯心主义者,在他的主观逻辑中,谋发展的主体自然不是现实的人,而是"绝对理念"即哲学化了的神,但是,他在神学唯心主义的框架中却为人类谋现实世界的发展留足了空间,并且给出了谋发展的宝贵"逻辑",因此我们有理由把黑格尔的主观逻辑解读成一种谋现实世界发展的逻辑。
张绍宏
关键词:黑格尔主观逻辑
和谐辩证法:破解马克思辩证法之谜被引量:3
2010年
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论创造处于未完成状态,因此,马克思的辩证法成了一个学术之谜。破解马克思辩证法之谜,恢复马克思主义和谐辩证法的必由之路,只能是重新研读被忽视或被误读了的马克思的全部辩证法文本。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了和谐辩证法的理论纲领:"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马克思的和谐辩证法包括社会和谐辩证法与理论和谐辩证法。社会和谐辩证法表达了实践主体对社会和谐的价值诉求,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创立的和谐辩证法。理论和谐辩证法是科学探索活动与人文理论活动中思维主体克服思想进程中的逻辑矛盾实现理论和谐的辩证法,这是马克思在《博士论文》、《资本论》等论著中创立的和谐辩证法。社会和谐辩证法为人类创造未来世界提供科学的实践理念,理论和谐辩证法是人类发现未知世界、再现本质世界的思维工具。
张绍宏
关键词:和谐辩证法
拯救辩证法还是消解辩证法——与田海平、马英林二先生商榷
2007年
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提出要从黑格尔哲学的神秘形式中把"一切辩证法的基本形式"解救出来。一个半世纪后,田海平、马英林二先生在《拯救辩证法: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思想任务》一文中,重提"拯救辩证法"这一课题,对当代的辩证法研究是一个极大的推动。马克思的哲学研究,不仅有效地拯救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辩证法,而且卓有成效地创立了合理形态的辩证法。但是,田、马二先生却认为,马克思的工作只是拯救辩证法这一"漫长旅程的开端或开始",而更重要的任务乃是进一步从形而上学的思想谱系与现实运作中"拯救"辩证法,并且认为,这是"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思想任务"。不难看出,田、马二先生的"拯救辩证法"与马克思的"拯救辩证法"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的拯救辩证法,是剔除神秘主义的思辨形式,救出"一切辩证法的基本形式",其结果是救出了辩证法;而田、马二先生的拯救辩证法,则是只保留辩证法的批判本性,而否定辩证法的形而上的本体论意蕴,从而否定一切辩证法共同具有的"基本形式",其结果是消解了辩证法。
张绍宏
关键词: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形态与应用功能
2003年
我们有理由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分为三种具体形态 :一是否定既成知识、面向未知世界的发现辩证法 ,二是否定既成现象世界、面向本质世界的再现辩证法 ,三是否定既成现实、面向未来世界的实践辩证法。辩证法的这三种形态具有不同的应用功能 ,并且在适用范围、矛盾结构、解决矛盾的方式、基本规律和辩证运动进程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张绍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实践辩证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