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发病
  • 2篇发病危险
  • 2篇发病危险因素
  • 1篇地奈德
  • 1篇性行为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药物联合
  • 1篇药物联合治疗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肿瘤
  • 1篇自愿咨询
  • 1篇自愿咨询检测
  • 1篇噻托溴铵
  • 1篇稳定期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机构

  • 5篇武汉市黄陂区...
  • 5篇武汉市黄陂区...

作者

  • 5篇张红莉
  • 5篇邓卫中
  • 3篇张涛
  • 3篇董晓琴
  • 1篇宋文玲
  • 1篇宋文琳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5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与分析本市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具体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治患手足口病儿童86名与选取的86名对照儿童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有EV71感染、手足口病病例接触史、儿童饭前不洗手、咬手指、家长预防知识的欠缺,其中手足口病接触史、饭前不洗手、咬手指、家长预防知识欠缺4个因素有增加手足口病发病的风险。结论:为了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需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及卫生保健的意识,养成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加强对儿童密集场所的监督与管理等措施。
邓卫中张红莉董晓琴张涛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
胸腔积液9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胸腔积液患者中,恶性肿瘤居首位37例(39.8%),其次为结核性胸膜炎33例(35.5%)。恶性胸腔积液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CEA、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是恶性肿瘤和结核,病因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张红莉邓卫中宋文琳
关键词:胸腔积液肿瘤结核病因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有效治疗COPD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临床试验研究,以某二甲医院确诊的75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以及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方法治疗。试验时间为1个月,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作为主要检测指标,通过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研究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FEV1、FVC分别为(1.63±0.29)L、(3.14±0.37)L;B组为(1.79±0.35)L、(3.22±0.43)L;C组为(2.01±0.34)L、(3.62±0.50)L,且三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能够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效果较噻托溴铵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独用药疗效更好更可靠。
张红莉邓卫中宋文玲
关键词: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武汉市黄陂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
2014年
目的研究武汉市黄陂区2009—2012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发病危险因素,进而对本地区的麻疹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并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该地区的麻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武汉市黄陂区的麻疹发病率分别是0.75/10万、0.57/10万、0.48/10万、0.18/10万;2009~2012年期间,各个年龄组的发病人数分别为33例、17例、10例、3例、16例、4例,其中0~1岁年龄组的发病人数最多,0~25岁年龄组的发病人数为16例,也相对较高;卡方检验结果显示2009年和2012年年龄和疫苗接种史的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01)。结论在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后,麻疹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麻疹的发病危险因素为年龄和有无接种麻疹疫苗,因此为了实现消灭麻疹的行动,要做好麻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邓卫中张红莉董晓琴张涛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武汉市黄陂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2011~2013年武汉市黄陂区主动参与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人群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咨询原因和检测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基础参考资料和建议。方法利用我区2011~2013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81名咨询者中,男性占52.08%,20~50岁的中青年占76.97%,已婚有配偶人数占60.78%,初中及以下文化占59.76%;不安全性行为是首要咨询原因,占80.94%,其中非婚异性性行为占86.58%;996人接受HIV抗体检测,检测率92.14%,阳性6人,阳性率0.60%。结论不安全性行为是VCT的主要服务内容,应继续强化普及艾滋病基础知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扩大VCT工作的覆盖面。
邓卫中张红莉张涛董晓琴
关键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不安全性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