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涤云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更多>>
- 也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创作动因与诗旨
- <正>李白的传世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一诗, “擅奇古今”、“出鬼入神、惝恍莫测”;“气概挥斥,回飙掣电,且令人缥缈天际”,历来深为评家推崇和探究。延至今日,对于本诗的旨意及与此息息相关的创作动因,也...
- 张涤云
- 文献传递
- 论宋濂的诗学理论被引量:9
- 1997年
- 宋濂是明代著名的开国文臣、文坛领袖。本文对宋濂的诗学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论析,认为其诗论本乎《文心雕龙》。文章探讨了宋濂的论诗总纲、诗学本质论、诗歌创作论、诗歌风格论。
- 张涤云
- 关键词:明道宗经
- 关于当今诗词创作的几点芹见
- 2003年
- 当今传统诗词创作方兴未艾,出现了持续的"中华诗词热"。但尚有美中不足之处,主要有:在类型方面绝大部分集中在抒情诗和写景状物诗,而少有叙事诗和说理诗;在体制方面仅以律诗、绝句、词为基本样式,远不如古代诗歌体制的丰富;在诗歌的格律方面过于看重一字一句的标准格式,并仍以沿用脱离当今普通话语音的旧诗韵为尚。这些偏向不利于当今诗词创作的进一步繁荣,应予改进。
- 张涤云
- 关键词:诗词创作说理诗诗歌类型诗歌体制格律用韵
- 略论唐宋咏物诗的写法类型
- 2006年
- 中国咏物诗的写法类型大致有二:一类是无所寄托单纯咏物的;另一类是有所寄托体物寓意的。细分起来,前一类有偏于写形、偏于写神、形神兼备等三种写法;后一类则有托物拟人、缘物写情、借物论理等写法。唐宋时期的咏物诗,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咏物诗写法类型的基本特色。
- 张涤云
- 关键词:唐宋咏物诗
- 论柳永现象
- 2004年
- 柳永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长调的词人,第一位俚俗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突出而罕见的现象,可称为“柳永现象”。“柳永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词的发展进入了慢词长调繁盛的时代,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通俗文学与传统雅文学分庭抗礼的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大为壮大、职业文人开始出现的新时代。
- 张涤云
- 关键词:通俗文学
- 关于王安石使辽与使辽诗的考辨被引量:12
- 2006年
- 王安石使辽因史籍佚失而无明载,然其文集中确有不少散见于各卷的使辽诗;他又曾任送伴使,并有诗作。因此王安石的使辽与使辽诗便成为后人研读中的谜团。本文对此作了详尽的梳理与考论,得出王安石于嘉八年四月(仁宗逝世后)作为遣遗留物国信使使辽的结论;并对其文集中的使辽诗和伴送北朝人使诗分别按行程作了认知与考辨。
- 张涤云
- 关键词:考辨
- 关于辽诗和《辽诗话》被引量:2
- 1987年
- (一) 辽是我国古代契丹族在东北和北方地区建立的政权,几与五代、北宋相始终。它曾于十一、二世纪称雄于东亚,影响远至中亚和西欧。它的疆域十分辽阔,东至太平洋(包括库页岛),西达今苏联境内的额尔齐斯河和斋桑泊,北到贝加尔湖和外兴安岭(均在今苏联境内),南抵白沟河,雁门山与北宋邻境,“幅员万里”,“属国六十”(《辽史·地理志》)。以致在十一和十二世纪的穆斯林史书及其它著作中,将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或kathay)。而在中古英语、俄语和希腊语中,更把整个中国都称之为“契丹”。可见辽朝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曾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 蒋祖怡张涤云
- 关键词:契丹族北宋辽史辽代
- 也论《秋浦歌》的构思、主旨及有关语词的阐释──兼与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先生商榷
- 1997年
- 张涤云
- 关键词:《秋浦歌》日本汉学青铜镜社会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决定论
- 《载驰》三题
- 1986年
- (一)许穆夫人究竟是何人之女 《左传·闵二年》载:“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及狄人战于荥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及败,宋桓公逆诸河,宵济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许穆夫人赋《载驰》。”由此,已明确《载驰》作者为许穆夫人,
- 张涤云
- 关键词:许穆夫人宣姜
- 论中国诗歌的分类——对诗歌两分法的质疑
- 2003年
-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通行将诗歌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这种两分法有悖于我国三千年诗歌史的实际,有悖于分类学原理和传统分类法,也有悖于西方文学分类理论,是不全面、不科学的。从我国诗歌的内容性质及基本表达方式看,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写景状物(景物)诗四大类是比较适当的。
- 张涤云
- 关键词:诗歌分类说理诗